Zookeeper集群搭建

1 Zookeeper概述

1.1 概述

Zookeeper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的,为分布式应用提供协调服务的Apache项目。

Zookeeper从设计模式角度来理解:是一个基于观察者模式设计的分布式服务管理框架,它负责存储和管理大家都关心的数据,然后接受观察者的注册,一旦这些数据的状态发生变化,Zookeeper就将负责通知已经在Zookeeper上注册的那些观察者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实现集群中类似Master/Slave管理模式

Zookeeper=文件系统+通知机制

1.2 特点

1)Zookeeper:一个领导者(leader),多个跟随者(follower)组成的集群。

2)Leader负责进行投票的发起和决议,更新系统状态

3)Follower用于接收客户请求并向客户端返回结果,在选举Leader过程中参与投票

4)集群中只要有半数以上节点存活,Zookeeper集群就能正常服务。

5)全局数据一致:每个server保存一份相同的数据副本,client无论连接到哪个server,数据都是一致的。

6)更新请求顺序进行,来自同一个client的更新请求按其发送顺序依次执行。

7)数据更新原子性,一次数据更新要么成功,要么失败。

8)实时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client能读到最新数据。

1.3 数据结构

ZooKeeper数据模型的结构与Unix文件系统很类似,整体上可以看作是一棵树,每个节点称做一个ZNode。

 很显然zookeeper集群自身维护了一套数据结构。这个存储结构是一个树形结构,其上的每一个节点,我们称之为"znode",每一个znode默认能够存储1MB的数据,每个ZNode都可以通过其路径唯一标识,如下图

                                         

1.4 应用场景

提供的服务包括:分布式消息同步和协调机制、服务器节点动态上下线、统一配置管理、负载均衡、集群管理等

2 Zookeeper安装

2.1 下载地址

官网首页:https://zookeeper.apache.org/

2.2 本地模式安装部署

1.安装前准备

(1)安装jdk

(2)通过filezilla工具拷贝zookeeper到到linux系统下

(3)解压到指定目录-

[caimh@master-node software]$ tar -zxvf zookeeper-3.4.13.tar.gz -C /opt/module/

2.配置修改

将/opt/module/zookeeper-3.4.13/conf这个路径下的zoo_sample.cfg修改为zoo.cfg;

       进入zoo.cfg文件:vim zoo.cfg

       修改dataDir路径为:dataDir=/opt/module/zookeeper-3.4.13/zkdata

       在/opt/module/zookeeper-3.4.13/这个目录上创建zkdata文件夹

[caimh@master-node conf]$ pwd
/opt/module/zookeeper-3.4.13/conf
[caimh@master-node conf]$ mv zoo_sample.cfg zoo.cfg
[caimh@master-node conf]$ vim zoo.cfg 
 11 # example sakes.
 12 dataDir=/opt/module/zookeeper-3.4.13/zkdata
[caimh@master-node zookeeper-3.4.13]$ mkdir zkdata

3.操作zookeeper

(1)启动zookeeper

[caimh@master-node zookeeper-3.4.13]$ bin/zkServer.sh start

(2)查看进程是否启动

[caimh@master-node zookeeper-3.4.13]$ jps
1411 QuorumPeerMain
1434 Jps

(3)查看状态:

[caimh@master-node zookeeper-3.4.13]$ bin/zkServer.sh status
ZooKeeper JMX enabled by default
Using config: /opt/module/zookeeper-3.4.13/bin/../conf/zoo.cfg
Mode: standalone

(4)启动客户端:

[caimh@master-node zookeeper-3.4.13]$ bin/zkCli.sh

(5)退出客户端: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0] quit

(6)停止zookeeper

[caimh@master-node zookeeper-3.4.13]$ bin/zkServer.sh stop

2.3 分布式安装部署

1.集群规划

在master-node、slave-node1和slave-node2三个节点上部署Zookeeper。

2.配置zoo.cfg文件

(1)具体配置

在2.2的基础上,zoo.cfg文件增加如下配置

#######################cluster##########################

server.2=master-node:2888:3888
server.3=slave-node1:2888:3888
server.4=slave-node2:2888:3888

(2)配置参数解读

server.A=B:C:D。

A是一个数字,表示这个是第几号服务器;

B是这个服务器的ip地址或者主机名;

C是这个服务器与集群中的Leader服务器交换信息的端口;

D是万一集群中的Leader服务器挂了,需要一个端口来重新进行选举,选出一个新的Leader,而这个端口就是用来执行选举时服务器相互通信的端口。

集群模式下配置一个文件myid,这个文件在dataDir目录下,这个文件里面有一个数据就是A的值,Zookeeper启动时读取此文件,拿到里面的数据与zoo.cfg里面的配置信息比较从而判断到底是哪个server

3.集群操作

(1)在/opt/module/zookeeper-3.4.13/zkdata目录下创建一个myid的文件

touch myid

添加myid文件,注意一定要在linux里面创建,在notepad++里面很可能乱码

(2)编辑myid文件

vi myid, 在文件中添加与server对应的编号:如2

[caimh@master-node zkdata]$ ll
总用量 12
-rw-rw-r--. 1 caimh caimh    2 9月  23 16:02 myid
drwxrwxr-x. 2 caimh caimh 4096 9月  25 02:27 version-2
-rw-rw-r--. 1 caimh caimh    4 9月  25 02:25 zookeeper_server.pid
[caimh@master-node zkdata]$ vim myid
2

(3)拷贝配置好的zookeeper到其他机器上(集群分发)

[caimh@master-node module]$ xsync /opt/module/zookeeper-3.4.13/

   并分别修改myid文件中内容为3、4

集群分发脚本配置参考:https://blog.csdn.net/weixin_38023225/article/details/101210975

(4)分别启动zookeeper(可以写脚本群起)

参考:https://blog.csdn.net/weixin_38023225/article/details/101210975

在/home/caimh/bin目录下创建群起脚本zk-cluster.sh

修改群起脚本的执行权限  chmod 777 zk-cluster.sh

#在脚本/etc/profile中定义的变量,在当前登陆的shell进程中source /etc/profile时,脚本中定义的变量也会进入当前登陆的进程
#!/bin/bash
case $1 in
  "start"){
    echo "start zkServer..."
    for i in server01 server02 server03
    do
      echo -----------------------------------启动 $i zkServer--------------------------------------------
      ssh $i "source /etc/profile;/opt/module/zookeeper-3.4.10/bin/zkServer.sh start"
    done
  };;
  "stop"){
    echo "stop zkServer..."
    for i in server01 server02 server03
    do
      echo -----------------------------------关闭 $i zkServer--------------------------------------------
      ssh $i "source /etc/profile;/opt/module/zookeeper-3.4.10/bin/zkServer.sh stop"
    done
  
  }
esac

启动zk集群:zk-cluster.sh start

(5)查看状态

参考上面2.2

2.4 配置参数解读

解读zoo.cfg 文件中参数含义

1.tickTime:通信心跳数,Zookeeper服务器心跳时间,单位毫秒

Zookeeper使用的基本时间,服务器之间或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维持心跳的时间间隔,也就是每个tickTime时间就会发送一个心跳,时间单位为毫秒。

它用于心跳机制,并且设置最小的session超时时间为两倍心跳时间。(session的最小超时时间是2*tickTime)

2.initLimit:LF初始通信时限

集群中的follower跟随者服务器(F)leader领导者服务器(L)之间初始连接时能容忍的最多心跳数(tickTime的数量),用它来限定集群中的Zookeeper服务器连接到Leader的时限。

投票选举新leader的初始化时间

Follower在启动过程中,会从Leader同步所有最新数据,然后确定自己能够对外服务的起始状态。

Leader允许FinitLimit时间内完成这个工作。

3.syncLimit:LF同步通信时限

集群中LeaderFollower之间的最大响应时间单位,假如响应超过syncLimit * tickTime

Leader认为Follwer死掉,从服务器列表中删除Follwer

在运行过程中,Leader负责与ZK集群中所有机器进行通信,例如通过一些心跳检测机制,来检测机器的存活状态。

如果L发出心跳包在syncLimit之后,还没有从F那收到响应,那么就认为这个F已经不在线了。

4.dataDir:数据文件目录+数据持久化路径

保存内存数据库快照信息的位置如果没有其他说明,更新的事务日志也保存到数据库。

5.clientPort:客户端连接端口

监听客户端连接的端口

3 Zookeeper内部原理

3.1 选举机制

1)半数机制(Paxos 协议):集群中半数以上机器存活,集群可用。所以zookeeper适合装在奇数台机器上。

2)Zookeeper虽然在配置文件中并没有指定masterslave但是,zookeeper工作时,是有一个节点为leader,其他则为follower,Leader是通过内部的选举机制临时产生的

3)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整个选举的过程。

假设有五台服务器组成的zookeeper集群,它们的id从1-5,同时它们都是最新启动的,也就是没有历史数据,在存放数据量这一点上,都是一样的。假设这些服务器依序启动,来看看会发生什么

(1)服务器1启动,此时只有它一台服务器启动了,它发出去的报没有任何响应,所以它的选举状态一直是LOOKING状态。

(2)服务器2启动,它与最开始启动的服务器1进行通信,互相交换自己的选举结果,由于两者都没有历史数据,所以id值较大的服务器2胜出,但是由于没有达到超过半数以上的服务器都同意选举它(这个例子中的半数以上是3),所以服务器1、2还是继续保持LOOKING状态。

(3)服务器3启动,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服务器3成为服务器1、2、3中的老大,而与上面不同的是,此时有三台服务器选举了它,所以它成为了这次选举的leader。

(4)服务器4启动,根据前面的分析,理论上服务器4应该是服务器1、2、3、4中最大的,但是由于前面已经有半数以上的服务器选举了服务器3,所以它只能接收当小弟的命了。

(5)服务器5启动,同4一样当小弟。

3.2 节点类型

1.Znode有两种类型

短暂(ephemeral):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断开连接后,创建的节点自己删除

持久(persistent):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断开连接后,创建的节点不删除

2.Znode有四种形式的目录节点(默认是persistent )

(1)持久化目录节点(PERSISTENT)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依旧存在

(2)持久化顺序编号目录节点(PERSISTENT_SEQUENTIAL)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依旧存在,只是Zookeeper给该节点名称进行顺序编号

(3)临时目录节点(EPHEMERAL)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被删除

(4)临时顺序编号目录节点(EPHEMERAL_SEQUENTIAL)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被删除,只是Zookeeper给该节点名称进行顺序编号

3.创建znode时设置顺序标识,znode名称后会附加一个值,顺序号是一个单调递增的计数器,由父节点维护

4.在分布式系统中,顺序号可以被用于为所有的事件进行全局排序,这样客户端可以通过顺序号推断事件的顺序

3.3 监听器原理

1.监听原理详解

1)首先要有一个main()线程

2)在main线程中创建Zookeeper客户端,这时就会创建两个线程,一个负责网络连接通信(connet),一个负责监听(listener)。

3)通过connect线程将注册的监听事件发送给Zookeeper。

4)在Zookeeper的注册监听器列表中将注册的监听事件添加到列表中。

5)Zookeeper监听到有数据或路径变化,就会将这个消息发送给listener线程。

6)listener线程内部调用了process()方法。

2.常见的监听

(1)监听节点数据的变化:

       get path [watch]

(2)监听子节点增减的变化

       ls path [watch]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