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系统概述
1.1 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1.1.1 电子印章行业现状
随着数字政府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快速推进,电子印章成为数字化信任链条中核心环节。当前全国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对电子签章需求不断增长,但系统互联互通和安全保障仍是业界痛点。
1.1.2 四川省面临的主要挑战与机遇
四川省区域广阔、经济发展多样,但电子印章系统标准不统一、政企互认难度大,亟需统一的省级平台以支撑跨域、跨层级的印章应用场景。
1.2 建设目标与原则
1.2.1 建设目标
构建“一平台、全覆盖”的省级电子印章公共服务平台,打通政务、企业、个人三类用户印章互认互验,采用国密与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提供标准化API,支持各类系统快速接入,确保电子文件法律效力,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1.2.2 建设原则
统一性:遵循国家标准规范,保障兼容与互联互通
安全性: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满足高等级安全要求
便捷性:优化用户操作,提升使用体验
开放性:标准化接口与SDK,支持多种应用场景
可扩展性:微服务化架构,支持弹性扩展与二次开发
2. 系统架构设计
2.1 系统总体架构
2.1.1 逻辑架构
系统采用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服务支撑层、应用服务层与用户访问层五层架构,确保职责分离与灵活扩展。
2.1.2 技术架构
前端基于Vue.js响应式设计,后端采用Spring Cloud微服务与Docker容器化部署;数据层使用MongoDB与Redis,安全层集成SM2/SM3/SM4算法和数字证书,区块链层基于Hyperledger Fabric实现操作存证。
2.1.3 网络架构
部署在省级政务云平台,主数据中心与备数据中心双活热备,异地灾备中心定期备份。安全设备包括防火墙、WAF、IDS/IPS及堡垒机等。
2.2 子系统划分
2.2.1 政府侧电子印章子系统
包括印章全生命周期管理、权限与流程管理、审计与监控等功能。
2.2.2 企业侧电子印章子系统
提供企业身份认证、印章申请、签章服务、印章管理与验证服务。
2.2.3 个人电子印章子系统
支持个人实名认证、签名章申请、日常签章与管理。
2.2.4 公共支撑平台
包含统一身份认证、印章存储与检索、签章引擎、安全审计与监控中心。
3. 核心模块功能设计
3.1 身份认证管理模块
3.1.1 认证方式
系统支持多种认证方式,包括:
账号密码:用户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结合强密码策略和锁定机制保障账户安全。
短信验证:向用户预留手机发送验证码,实现动态口令登录。
数字证书:支持USBKey和软证书,结合国密算法完成自动化数字证书认证。
生物特征识别:集成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技术,使用深度学习模型提高识别准确率。
3.1.2 多因素认证与协议支持
多因素认证:支持二次验证组合,例如密码+短信、密码+人脸,实现风险自适应认证。
认证协议:兼容OAuth2.0、OpenID Connect和SAML2.0,便于与各类政务和企业应用对接。
3.2 印章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块
3.2.1 印章申请与制作
申请流程:用户通过系统提交新领、变更、补发、挂失/解挂、吊销等申请;集成多级审核流程,审批节点可自定义。
印模生成:基于实物印章标准制作高清电子印模,自动校验印章文字和外观一致性。
数字证书绑定:与CA机构系统对接,完成印章与数字证书的绑定和备案。
印章生成:采用SM2算法对印章信息加密生成电子印章文件,并存储至印章库。
3.2.2 印章使用与签章
单文件签章:支持PDF、OFD、JPG、PNG等格式文档的电子签章。
批量签章:提供可配置的批量自动签章功能,结合队列系统保障高并发签章能力。
骑缝章:实现骑缝签章,保证文档完整性。
手写签名:支持领导或授权人通过手写板或移动端进行电子手写签名。
3.2.3 授权与权限管理
角色管理:定义系统管理员、印章管理员、使用人员、审计人员等角色。
权限控制:基于RBAC与ABAC模型混合,实现功能、数据、时间和操作维度的细粒度权限控制。
审批流程:内置流程引擎,可配置多级审批、并行审批或串行审批。
授权记录:所有申请、审批和授权操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