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内核

  • 内核是什么?


    内核是操作系统的内部核心程序,它向外部提供了对计算机设备的核心管理调用

    我们将操作系统的代码分成2部分。内核所在的地址空间称作内核空间,而在内核以外的统称为外部管理程序,它们大部分是对外围设备的管理和界面操作。外部管理程序与用户进程所占据的地址空间称为外部空间。通常,一个程序会跨越两个空间。当执行到内核空间的一段代码时,我们称程序处于内核态,而当程序执行到外部空间代码时,我们称程序处于用户态
 


  • 单一内核、微内核、linux


  • 单一内核

    单一内核(monolithic kernel)是当时操作系统的主流,操作系统中所有的系统相关功能都被封装在内核中,它们与外部程序处于不同的内存地址空间中,并通过各种方式(在Intel IA-32体系中采用386保护模式)防止外部程序直接访问内核结构。程序只有通过一套称作系统调用(system call)的界面访问内核结构。

  • 微内核

    微内核结构中,操作系统的内核只需要提供最基本、最核心的一部分操作(比如创建和删除任务、内存管理、中断管理等)即可,而其他的管理程序(如文件系统、网络协议栈等)则尽可能的放在内核之外。这些外部程序可以独立运行,并对外部用户程序提供操作系统服务,服务之间使用进程间通信机制(IPC)进行交互,只在需要内核的协助时,才通过一套接口对内核发出调用请求。
    微内核系统的优点: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它使得操作系统内部结构简单清晰;程序代码的维护非常之方便

    微内核系统的不足:微内核系统由于核心态只实现了最基本的系统操作,这样内核以外的外部程序之间由于独立运行使得系统难以进行良好的整体优化。另外,进程间互相通信的开销也比单一内核系统要大许多。

    从整体上看,在当前的硬件条件下,微内核在效率上的损失小于其在结构上获得的收益,故而选取微内核成为操作系统的一大潮流。

  • linux

    Linux是单一内核体系,但是它与传统的单一内核UNIX操作系统不同。在普通的单一内核系统中,所有的内核代码都是被静态编译联入的,而在Linux中,可以动态装入和卸载内核中的部分代码。Linux将这些代码段称为模块。(module),并对模块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在Linux中,可以在需要时自动装入和卸载模块。
    Linux不支持用户态线程。在用户态中,Linux认为线程就是共享上下文(Context)的进程。Linux通过LWP(light weight thread)的机制来实现用户态线程的概念。通过系统调用clone()创建新的线程。
    Linux的内核为非抢占式的。即,Linux不能通过改变优先权来影响内核当前的执行流程。因此,Linux在实现实时操作时就有问题。Linux并不是一个“硬”实时操作系统。
   在Linux内核中,包括了进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定时器(timer)、中断管理(interrupt management)、内存管理(memory management)、模块管理(module management)、虚拟文件系统接口(VFS layer)、文件系统(file system)、设备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进程间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网络管理(network management)、系统启动(system init)等操作系统功能的实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