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底开始,国内讨论SD-WAN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相信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大家对“SD-WAN是什么”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SD-WAN是怎么实现的”,估计大部分同学还是没有摸到任何的路数。写这篇文章,就把SD-WAN这层技术的面纱给揭开,争取帮大家从60分的“及格线”提高到85分的“准优秀线”。
全文纯文字无配图,需要一定的传统网络与SDN基础,适合于Networking Geek阅读。
文章太长,考虑到阅读体验,将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此为上篇,阅读时间在30分钟左右。
一、引言
这两年SD-WAN在业界可谓是众星捧月,在一些文章的过度包装下,非常容易让人形成一个错误的观念——SD-WAN是一种全新的方案。实际上,SD-WAN并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虽然有一些吸睛的新特征,但它仍然是根植在很多传统的传统企业级WAN技术之上的,主要包括路由、VPN、安全、WAAS等等,在下文对于SD-WAN的技术介绍中,会反复地提到这些传统技术,读者最好对相关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至于SD,实际上SD-WAN并不能单纯地被划归到SDN的范畴下,它集成了WhiteBox/SDN/NFV/Cloud等多种新型手段,属于一揽子的解决方案。
硅谷从2011-2012年开始做SD-WAN,到现在也有6、7年了。最开始,SD-WAN在技术方案上是纯Overlay的,网络的连接和增值服务都在企业边缘完成,因此完全是OTT ISP的。大概从2016年开始,SP的角色开始被引入SD-WAN方案中,思路上两点主要的变化在于,网络连接上要考虑对接SP的Underlay,增值服务方面要考虑对接SP的TeleCloud。对于这两种思路,国外的一些说法分别称为“SD-WAN 1.0”和“SD-WAN 2.0”,实际上这两种方案并不是单纯的升级关系,准确地说,“SD-WAN 1.0”是“Enterprise Oriented”,而“SD-WAN 2.0”是“SP Oriented”,后面就用“Enterprise Oriented SD-WAN”和“SP Oriented SD-WAN”来指代这两种思路。
实际上,当SP的角色被引入SD-WAN后,SD-WAN在概念上似乎有了很多令人遐想的空间,是不是在广域网上做SDN就都能叫做SD-WAN呢?这个问题,从技术层面来讨论是很困难的,因为SD-WAN的名字确实是起得太大了。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SD-WAN的出发点是对企业级的WAN进行增强,如果有哪家SP用SDN做了或改造了一个Backbone,但是这个WAN并不直接面向企业提供服务,那么严格来说它就不应该被纳入到SD-WAN的范畴中。当然,把一个SD-WAN方案跑在一个用SDN做的Backbone上也是没问题的,但这两者不宜混为一谈,更别谈有一些Backbone其实就没做SDN,只是靠着轻载来保证质量了。
搞清楚了SD-WAN是什么,下面就进入正题,来聊聊“Enterprise Oriented”和“SP Oriented”的SD-WAN分别都是怎么做的。上篇的主题是“Enterprise Oriented SD-WAN”,过两天的下篇再来聊“SP Oriented SD-WAN”
上篇导读
首先,将从产品的设计层面进行介绍,包括产品的软硬件架构、功能特色与市场定位。
然后,将全面地对Enterprise Oriented SD-WAN的关键技术及主体实现进行介绍,包括:
1、ZTP(零接触部署)是怎么实现的?
2、Underlay是怎么打通的?
3、Overlay是怎么打通的?
4、组播和服务链是怎么实现的?
5、混合云是怎么实现的?
6、公网的访问是如何实现的?
7、面向应用的处理是怎么实现的?
8、WAN线路的监测是怎么实现的?
9、多条WAN线路间的协同是怎么实现的?
10、WAN优化是怎么实现的?
11、安全是怎么实现的?
12、高可用是怎么实现的?
13、其他关键技术与功能最后,结束对Enterprise Oriented SD-WAN的介绍,衔接SP Oriented SD-WAN部分。
二、Enterprise Oriented SD-WAN
这种思路是对传统的IPSec方案的延伸,在企业各个站点边缘的CPE间建立隧道(如果入云的话就在云里放一个Software CPE),无论是走Internet或MPLS或其他的WAN线路,只是传输质量有所区别的管道而已,企业的组网完全OTT在SP的网络之上。从物理上来看,CPE可放在企业的总部/数据中心/分支/服务网点,也可以在IDC/公有云的机房,而从组网上来看,无论是P2P/Hub & Spoke/Full Mesh/Partial Mesh,各站点间逻辑上都是一跳可达。
那么SD-WAN给这种方案带来了什么提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