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同步策略

1.Zset

redis的中的Zset底层是一个跳表,Skip list是一个“概率型”的数据结构,可以在很多应用场景中替代平衡树。Skip list算法与平衡树相比,有相似的渐进期望时间边界,但是它更简单,更快,使用更少的空间。

Skip list是一个分层结构多级链表,最下层是原始的链表,每个层级都是下一个层级的“高速跑道”。

假设:zset中存X个节点

跳表的高度: h = logX;

跳表的每一层中放着数据索引:

第一级索引个数为:X/2;
第二级索引个数为:X/4;
···
第h级索引个数为:X/2^h;

某个i层的元素,出现在i+1层的概率p是固定的,例如常取p=1/2或p=1/4;
平均来讲,每个元素出现在1/(1-p)个链表中;
最高的元素,例如head通常采用Int.MIN_VALUE作为的最小值,会出现在每一层链表中;

跳表特性

查询 和 增加 删除的算法难度都是logN。其实是二分法的一种实现。跳表在插入和删除的时候,要注意。

  插入时:跳表通过“随机函数”来维护前面的“高效性”,具体的操作是:往跳表中插入数据a时,通过随机函数生成一个随机数h,a插入单链表的同时,在第1级到第h级中也同时插入索引a。随机函数不是乱选的,要能保证索引的大小及跳表的平衡性,防止它退化成单链表的窘境。跳表的实现有点复杂,所以在此不再赘述。

  删除时:删除时,不仅仅要删除单链表,而且还要删除索引。

2.Pipeline(管道)

  Redis 的 pipeline(管道)功能在命令行中没有,但 redis 是支持 pipeline 的,而且在各个语言版的 client 中都有相应的实现。 由于网络开销延迟,就算 redis server 端有很强的处理能力,也会由于收到的 client 消息少,而造成吞吐量小。当 client 使用 pipelining 发送命令时,redis server 必须将部分请求放到队列中(使用内存),执行完毕后一次性发送结果;如果发送的命令很多的话,建议对返回的结果加标签,当然这也会增加使用的内存;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