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自公众号code小生,关注每日干货及时送达
近来,谷歌在安卓系统中推出了一项新功能——“维修模式”,这是一项为用户隐私安全着想的重大升级。
维修模式的核心在于,它允许手机在维修过程中运行一个干净、数据为空的临时系统,保证了用户的个人数据不被维修人员接触。
Google Pixel系列手机成为此功能的首批受益者。目前,配备了Android 14系统的Google Pixel 8和Pixel 8 Pro已经开始支持这一模式,未来还将拓展至Pixel 5a等更多型号。
不过,谷歌并非此功能的首创者。事实上,许多安卓手机厂商已经提前实现了类似功能。此次,谷歌将这一实用功能整合到了Android原生版本中。
为了顺利运行维修模式,用户需要保证手机至少有2GB的可用存储空间。这是因为谷歌通过创建一个全新的Android系统分区来启动维修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维修人员被限制访问任何用户的私人数据,甚至在这个临时的Android系统中,对某些核心功能的使用也受到了限制,比如Google Play和消息等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维修人员需要进行系统测试并重置手机,重置的仅限于维修模式。用户在主系统中的数据将保持不变。
修复模式在操作上类似于虚拟机。大部分更改都不会影响到主系统,但有一个例外:如果维修人员在修复模式下更新了系统,那么这一新版本也将应用于主系统。
同时,谷歌还建议用户在送修手机前备份所有数据,因为某些维修操作可能涉及到存储器的更换或整个设备的重置,这可能导致主系统数据丢失。
进一步了解修复模式后,我们发现它还包含一些细节设置。例如,进入修复模式时,用户需要设定一个临时密码,供维修人员使用。这个密码类似于访客模式的入口,提供了一个无实际数据、类似出厂设置的环境。退出修复模式则需要用户的正常模式密码。此外,临时密码即使在重启后也不会丢失,确保维修过程中的连续性。
这一模式使用的是动态系统更新(DSU)机制,结合原系统生成一套虚假的用户资料,以此模拟手机恢复出厂设置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