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燎原系列—第4期】高考网络护考如何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回忆起高考,相信读者都有许多记忆犹新的故事。改变人生轨迹的那几天,似乎总有一股魔力,让人难以忘怀。

小星采访了几位身边的同学。

“想当年我高考填志愿,是先填志愿再出分,哪有现在这么方便,出分数之后直接网上填报?”

“我就记得那次进考场,监考老师都拿着金属探测仪检测,我带着手表都不行。”

“当时我们考场有个人作弊,后来有人举报,查视频抓到了...也是挺大胆的。”

“查分那天,鼓足勇气打开网页,结果网卡了半天,过了好久才查到。”

同学们的回答也勾起了小星的思绪。确实,作为一场“成人礼”,高考无疑是一场最公平的检验。这就意味着从出题、印刷、到押运试卷、考试进行,再到考场发放试卷,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无法保证高考的公平性。每年高考期间都会有很多硬核的科技,从备考、开考、甚至查分数的全过程,支撑着各个环节的顺利举行,确保高考运行在阳光下。

接下来小星给大家简要梳理一下在高考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到的技术。

高考前,如果遇到学校停课,保障考生安心复习备考是最大的难题。通过远程教育、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等创新型教育模式实现线上教学,助力考生高效备考。

高考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主要集中在人、卷、场,因此高科技在高考中的应用主要也集中在身份验证、考卷保护和考场视频这三个方面。

想替考?没门儿!考生在高考前统一录入人脸识别身份信息,并在考试当天通过“刷脸”识别考生身份进入考场。想打考卷的主意?哈哈想多了。试卷从印刷厂到保密室保存,最终进入考场,全程进行GPS定位和移动视频控制,接触试卷之前也需要经过人脸识别精准验证身份。在保密室到考场的路程中装有360度无死角视频,保障试卷运输全程取证留痕。在考场搞小动作?这个就更不用提了。在每个环节,高清视频摄像头可谓是随处可见,任何考场内外的异常行为都能够捕捉和识别,要知道你在考试的时候,并不是只有教室里的监考老师在盯着你。

小星想要补充的是,考场内的画面还将被同时上传至总控室,甚至是智能考务平台,被更多的人查阅.....是不是再也不会觉得自己只是简简单单在考场考个试了哈哈。其实也正是这些科技手段,维护了高考的公平性,保障高考能够顺利进行。

高考后,需要进行数十万考生的每门科目试卷的统一阅卷工作,需要将考生的分数数据上传至考务平台,成绩公布时供考生查阅,通过网上阅卷系统和考务云平台,保障高考阅卷的公平顺利,维护考试分数的安全性。

然而,在这些看得见的科技背后,是看不见的科技手段的支撑。这些高科技背后的一个重要支撑,就是网络,如果离开了高质量网络,以上工作可能根本无法运行。考生可能面对的是卡顿延迟的在线课堂,识别器捕捉的人脸数据无法上传,视频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也无法上传至总控制室进行审视.....高考的高科技保障,需要网络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而高质量网络也是保障每年的千万考生在近万个考场里安心考试的底气。

通信网络在高考过程的应用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小星给大家按照时间顺序简要梳理了下。

难题1:如何满足在线课堂的接入性能和体验?

在线课堂教学用的是什么网络呢?

答案是:教育专网。

教育专网是充分利用国家公共通信资源,由国家主干网、省市教育网和学校校园网组成。实现网络地址、域名和用户的统一管理的专用网络。“教育是关键、需求是驱动、网络是支撑”,在考前的在线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VR教学等新型的教学方式,对网络的带宽和时延的要求都比较高,通常情况下,远程教育的带宽 >400Mbps/ 教室、VR课堂带宽 >50Mbps/ 学生,时延 <20ms,如何加速教育信息共享,解决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是重点。

这里小星就要提到SRv6和网络切片技术。基于SRv6的节点灵活连接能力,打通教育网,实现一网通达、业务快速上线、教育资源高效共享、多区域教育云连接;基于网络切片技术实现网络资源的灵活分配和高价值业务保障,独享的网络资源给临近高考的师生提供了高质量教学的保障。特殊时期,多亏有了高质量网络,才能停课不停学,让各位考生能够气定神闲、充满信心地走上考场。

难题2:这么多的考场,如何实现组网和运维?

成千上万的考场分布在全省的不同地区,最远的考场,距离省指挥中心甚至会有数百公里的距离,部分偏远地区的考场信息化建设硬件措施条件落后,难以支持考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在这种环境之下,需要实现全省考务的统一管理,确保所有考场和试卷保密室都能够可视、可管、可控,网络部署需要覆盖至每个考点和考场着实是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如果各个考点、市和区县独立建网,则是孤立的普教城域网,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并且,采用这种组网技术,每张网络都需要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在考试期间进行运维管理,以防止突发情况的发生,这是低效且耗费成本的。高考的网络部署的建设周期要求时间紧张,网络需要在短时间内部署完毕,实现信息点线路的快速开通,并且相关业务可以就近接入,快速上线。除此以外,像高考这种大型考试,因为内容涉及一定的密级,一般也不会使用公共互联网,而是教育专网。

因而,打造纵向贯通,横向互联的教育专网,显得尤为重要。各个考点内的校园网集中建设,出口上收城域网,通过教育专网打通城域教育云和省级教育云。其中一些关键业务,通过SRv6技术规划最优路径,实现各级考点以及机构单位之间的快速灵活联接。

教育专网和教育云可以实现接入节点的规模覆盖。在紧张的高考准备期间,仅用25天就可以完成上百个信息点线路的高效开通,满足各个接入点灵活接入的需求。

难题3:高清视频录像,如何保证大带宽低时延不卡顿?

视频录像是保障高考公平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视频录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只能实时观看,到现在可以回放调取,甚至实时智能分析,技术演进带来了很多便利。

高清画质是高考视频录像的趋势,网络视频的图像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保持画质,不会随着距离的变长而降低,也能够实现远程调取,时间管理和智能分析。

视频的清晰度越高,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也就越高。在高考中,考点的数量众多,每个考场都有2个甚至以上的摄像头,近万个考场中的摄像头同时进行长时间的高清拍摄工作,对网络带宽、可靠性、丢包率的要求可想而知。具体讲来,小型的考点和考试办,需要实现100M带宽的接入,而大型的考点和考试院需要实现200M带宽的接入。

试卷押运车的4路高清摄像头,需要有30M带宽的接入保障。视频录像的一些智能分析功能,也需要将大量数据信息回传给数据中心,这些数据往往需要多部门共享,因此庞大的数据流涌入,给网络带宽带来的挑战也是难以想象的。如果网络支持不到位,很容易出现多路录像画面卡顿,考试过程中画面不同步等问题。为了保障考试期间的端到端传输,在建设高考专网的时候,也会考虑带宽问题,承载网接入层10GE组环,核心汇聚100GE组网,满足各个考点多路高清视频传送的需求。除了扩大物理带宽,还可以使用SRv6等技术,实现智能选路,进行多链路负载均衡,保证链路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带宽E2E可视,当带宽无法满足使用时,自动提升带宽,实现带宽的秒级调整。

高清摄像头捕捉到的考场内的视频拍摄数据需要回传至控制中心。如果网络质量不佳,可能会出现画面卡顿,拍摄过程中画面不同步等问题。如果网络有问题,再高端的摄像头,也无济于事,就好像是性能优良的跑车,行走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跑车的性能优势根本无法发挥出来。在教育专网内,可能也会有多种不同的业务,如何保证高优先级业务的需求呢?在高考专网内,可以通过切片技术,提供考务和考点视频等重点业务的SLA保障。独享带宽,不同的业务拥有不同的SLA,优先保证带宽要求大,时延低的业务,并且与互联网隔离开,保证数据的安全性,让考场的视频录像数据能够实时、顺利上传至指挥控制中心,进行调阅。同时,还可以使用IFIT技术实现真实业务检测,实时可视,智能定位、排障和预测网络中的问题,实现分钟级故障解决。

难题4:你的考试分数,真的安全吗?

每年高考,有一路乘风破浪点燃梦想的学子,也有“孜孜不倦扰乱人心”的骗子。每年都会有所谓“黑客改分”这种类似的帖子翻新,宣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登录到高考成绩系统内,“篡改高考分数”。小星想说,传了这么久了,这些谣言换汤不换药,还是歇歇吧!显而易见,此类自称可以修改高考分数的帖子纯属骗局。高考网络对安全的要求极高,那么大家是不是会疑问,考试数据的安全性到底如何保障的呢?

首先,高考的网上阅卷并非在广义的互联网上进行,而是采用单独的局域网阅卷,与外界进行完全的物理隔离,并且网上阅卷的所有痕迹都会进行实时数据保存,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其次,在成绩发布前,都会做原始数据存档和数据异地备份。通过网络公布之后,考试院会对网上信息进行录像匹配。

不过,各个地市的考试院数据中心与省考试院中通过人工或者互联网连接,数据在传输过程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能具有丢失的风险。

那么,分数存放在本地一定安全吗?有时候,“把所有东西放在自己家里不一定安全”。事实上,也曾经发生过教育机构进行机房整体装修改造时险些引发安全事故的案例。如果让“云“来扮演银行的角色管理设备,灾备数据,能够实现比自身本地管理更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云平台有单独的安全防控,可以比本地更好的抵御黑客攻击,教育上云是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措施。

通过建设考务数据、视频录像数据整合的一站式统一考务平台。保障考点——市考试院——省考试院之间的数据安全传输。通过云专线将数据统一上传到平台,保障传输的安全性和私密性。采用云专线平台,也可以满足全身几十万考生查询分数时能够顺畅无卡顿,在第一时间知晓自己的高考成绩。

以智能IP网络为基础,将云网运营、云网运维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并且支撑网随云动,实现“云+网+安全”一体化的业务网服务能力。传统的IP网络在最初是为信息传输设计的,目的是提供“尽力而为”的连接服务,并不是以云计算的大流量,低时延传输为目标。而采用云网融合的方式,实现云计算、网络架构和云网服务的相互定制化适配,打造云网一体的新型架构,并且采用智能化技术实现考试网络运维管理的进化,让高考网络变得更加安全可控,也让教育行业的数字化升级获得了新的契机。

总结

这场大型考试顺利举行的背后,离不开各行各业奉献者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当然更离不开坚守在各地辛勤付出的通信人,他们同样也在经历又一次大考。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