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的Binder机制

1:Binder机制是什么
在Android启动的时候,Zygote进程孵化出第一个子进程叫SystemServer,
而在这个进程中,很多系统提供的服务,比如ActivityManagerSerivce, PowerManagerService等,都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条线程上运行。

而很多APP,基于安全的考虑,在安装到系统中的时候,都会被分配一个独特的UID,运行在一个单独的进程中。

基于Linux的用户安全机制,它们是没有办法直接访问到上述系统服务的。

但是在实际中,App很多时候是需要跟这些系统服务进行通信的,也就是要进行进程间通信。

而Binder机制则是Android系统实现进程间通信(IPC)的机制之一。

2: Binder机制的组成(分别运行在不同的进程当中)

1)Server------------------------------------------------------------------------------------------提供服务的

2)Client------------------------------------------------------------------------------------------获取服务

3)ServiceManager----------------------------------------------------------------------------------帮助系统去维护众多的Service列表,本身就是一个进程

如何成为ServiceManager:
在Android启动ServiceManager进程的时候

1)首先打开“/dev/binder”设备文件,映射内存

2)利用BINDER_SET_CONTEXT_MGR命令,令自己成为上下文管理者,其实也就是成为ServiceManager。

3)进入一个无限循环,等待Client的请求到来。

通过Binder驱动,通过命令”BINDER_SET_CONTEXT_MGR”,让某个进程成为ServiceManager

4)Binder驱动----------------------------------------------------------------------------------------通过一个叫”/dev/binder”的文件在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来回搬数据

因为Server, Client和ServiceManager是运行在用户空间,不同的进程,彼此是不能互相访问的。
那么在不同的进程间,要进行数据的传递,只有通过内核空间来传递数据,
只有Binder驱动是工作在内核空间中的。负责Binder节点的建立,负责Binder在进程间的传递,负责对Binder引用的计数管理,在不同进程间传输数据包等底层操作。
整个进程间通信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通过 open(), mmap()和 ioctl()等文件操作,在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中进进出出,来实现的。

3: ServiceManager进程与Binder驱动

ServiceManager进程启动的时候,此时它还不是ServiceManager,但当它打开了/dev/binder文件,将BINDER_SET_CONTEXT_MGR命令传给Binder驱动的时候,
而只要它是第一个发送这个命令的,它就是ServiceManager了。

Binder驱动接收到该命令后,就会为ServiceManager在内核空间中创建一个节点(binder_node)即 binder_context_mgr_node

这也是ServiceManager的Binder实体。而这个节点所在的进程,就是ServiceManager。

Binder驱动定义ServiceManager的句柄为0。

4:每个服务与Binder驱动

每一个提供服务的Server都会通过Binder驱动,将自身给注册到ServiceManager中,方便众多想获取服务的Client可以去ServiceManager找到自己。

Server们会将自身作为一个对象,封装在数据包中,将这些数据复制到内核空间中,由Binder驱动访问。

而Binder驱动读取数据包的时候,如果发现其中有Binder实体,类似ServiceManager那样的服务提供商,那么也会为对应的Binder实体创建对应的Binder节点(BinderNode)。

这些节点位于Server所属的进程内。

Server们通过和Binder驱动通信,Binder驱动做了如下两件事:

1)在内核空间中创建隶属于Server们的进程的Binder节点

2)驱动为这些Binder节点分配一个大于0的句柄,将这些句柄和名字发送给ServiceManager。

5: Client们是怎么和Binder驱动通信的呢?

Client得知道要跟谁通信,它们知道一个名字。所以,

1)它们就会把想要获取服务的名字,加上一个句柄为 0 的值,封装为一个数据包,打开Binder设备文件,将这个数据发送给Binder驱动。

2)Binder驱动接收到句柄为0,就会将这数据包扔给ServiceManager。

3)ServiceManager接收到这个数据包,就会分析,发现是要找某个名字的服务,于是就找找找,然后将对应服务的句柄发送回来(某大于0的句柄)。

4)驱动再将这个句柄发回给Client。

5)Client获取句柄之后,就会再加上想要的服务,还有这个句柄,再发送给Binder驱动,Binder驱动就会找到对应的句柄,然后进行数据的获取与传递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Go语言(也称为Golang)是由Google开发的一种静态强类型、编译型的编程语言。它旨在成为一门简单、高效、安全和并发的编程语言,特别适用于构建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分布式系统。以下是Go语言的一些主要特点和优势: 简洁性:Go语言的语法简单直观,易于学习和使用。它避免了复杂的语法特性,如继承、重载等,转而采用组合和接口来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扩展。 高性能:Go语言具有出色的性能,可以媲美C和C++。它使用静态类型系统和编译型语言的优势,能够生成高效的机器码。 并发性:Go语言内置了对并发的支持,通过轻量级的goroutine和channel机制,可以轻松实现并发编程。这使得Go语言在构建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分布式系统时具有天然的优势。 安全性:Go语言具有强大的类型系统和内存管理机制,能够减少运行时错误和内存泄漏等问题。它还支持编译时检查,可以在编译阶段就发现潜在的问题。 标准库:Go语言的标准库非常丰富,包含了大量的实用功能和工具,如网络编程、文件操作、加密解密等。这使得开发者可以更加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而无需花费太多时间在底层功能的实现上。 跨平台:Go语言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平台,包括Windows、Linux、macOS等。它使用统一的构建系统(如Go Modules),可以轻松地跨平台编译和运行代码。 开源和社区支持:Go语言是开源的,具有庞大的社区支持和丰富的资源。开发者可以通过社区获取帮助、分享经验和学习资料。 总之,Go语言是一种简单、高效、安全、并发的编程语言,特别适用于构建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分布式系统。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易于学习和使用的编程语言,并且需要处理大量的并发请求和数据,那么Go语言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