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青创校园IP属于青创联公益创投服务之一,旨在孵化高校新媒体,对源于校园及面向校园的原创文章进行发布及推广,打造高校创新创业活动的窗口。
文 | Ye.icon
编辑 | 晓彤
前不久,字节跳动正式推出“醒图”——一款功能强大的全能修图APP,它不仅满足了女生日常的修图需求,还上线了针对男性的男生妆容等特色功能。截至5月1日,醒图仅在华为应用市场的下载量就突破了210万大关,软件评分达到了4.4分,可以说是好评如潮。

纵观美颜类APP市场,前有老牌的美图秀秀、B612、Faceu激萌等,近年又涌现了無他相机,黄油相机、轻颜相机等新起之秀。终于在今年,字节跳动这一大厂也推出了属于自己的美颜类APP,力图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

自古“变美”就是人们的一大目标,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自身外貌的高追求也越来越狂热。其背后所代表的“颜值经济”产业也为众多投资人所追捧,相关的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那么,美颜类APP作为“颜值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有多大魅力让厂商和用户对其趋之若鹜呢?

随着手机摄像头技术的不断升级,该怎么拍照,该用什么软件拍照,成为了用户日常烦恼的问题。不过我相信,绝大部分的用户在考虑“该用什么拍照”的选项里,是绝对不存在使用手机原摄像头这个“毁灭性”答案的。
有网友调侃道:“用原相机自拍,照亮你的丑。该有的痘印还是会有,该泛的油光一直都在。”可见手机原相机在用户中的口碑远没有美颜类软件那么好。
从人类历史上首次搭载11万像素摄像头的夏普J-SH04,到现在甚至已经可以“上天”拍地球的小米10,手机的相机模组可谓是越做越大,所配备的摄像头也越来越高级,主摄、广角、微距、潜望式长焦等镜头的搭载满足了用户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既然手机的摄像组件已经如此优秀,为何用户们在拍照时仍然愿意选择美颜类APP呢?据2020年無他相机APP的调研显示,用户使用最多的功能就是人像美颜、贴纸以及滤镜。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
如果说手机硬件的升级让用户更加愿意使用手机拍照,而众多软件开发者对摄像的调教优化则可以一步到位,让我们更容易拍出好看、高级的照片。美颜类APP中的许多功能,省去了繁琐的图片美化等步骤,让用户零门槛就可以拍摄出高质量照片,也满足了人们对照片处理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
而如今,人脸识别、AI图像处理、AR等技术的应用为拍照类APP带来了更多的创新玩法。用户使用美颜类APP不仅仅可以拍照片,还可以制作动图、为视频添加特效、制作真人专属表情等。也正是层出不穷的玩法让用户乐于拍照,享受拍照。
究其原因,却离不开“社交”二字,难道不是评论区中的点赞和褒扬给美颜类APP用户带来的正反馈,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美颜类APP的用户粘性?

随着网恋“翻车”、网骗犯罪等事件频发,越来越多人对于一些使用美颜软件加工的照片产生了抵触心理,在一些社交网络平台上,甚至有一些极端的用户对使用美颜过的照片大肆嘲讽谩骂。这让人不禁想问,“美颜社交”真的可以让人们之间更加亲近吗?
以前,想要拍出一张美美的照片,首先得化妆、选景、在photoshop上仔细修饰编辑照片,最后冲洗出来,为它选个风格相配的相框装。而现在,一款美颜类APP就可以轻松搞定以上画面相关的步骤。精致的猪猪女孩、文艺男孩,发布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的照片,永远都是先经过美颜类APP进行调色才敢亮相;每一次视频、直播出镜,都需要反复调试美颜的各个参数,力求360度无死角。越来越多网友都调侃自己“活在美颜相机与滤镜里”。
对很多年轻人而言,微博、朋友圈、抖音等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展现自己的重要阵地,而一张美美的照片,则可以极大地提升他人对于自己的第一印象,也有很多人因此在网络上聊得火热,甚至进行一场你侬我侬的网恋。近几年来网恋奔现“翻车”事件比比皆是,甚至闹到法庭上纠缠不休,可是依然有很多人对活在虚伪里的网恋趋之若鹜,美颜社交的威力可见一斑。
去年引爆网络的“乔碧萝殿下”事件将过度美颜这种行为推上了风口浪尖。“乔碧萝殿下”原是斗鱼主播,直播时通常用卡通图像挡住脸,并以甜美的声音和网友聊天。但是在7月25日,直播时出现事故,之前一直用来挡脸的表情包突然消失,无滤镜无美颜的真实相貌曝光,“萝莉变大妈”的场景走红网络。自8月1日起,这位主播被多个直播平台封禁。
乔碧萝在鱼吧发布照片(左)
直播曝光照片(右)
修图可不止是“乔碧萝殿下”的专利,有些男生也会将自己的照片修成帅哥猛男。前段时间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秀腹肌、露锁骨的视频爆火,殊不知这些身材同样是可以通过修图实现的。

值得庆幸的是,身处“美颜社交”中的大多数人都秉承着“适度的美颜无可厚非,过度P图就真的过分了”的理念,醒悟原来深度美颜会把毛孔都磨去,人脸显得多么“塑料感”,于是学会小心翼翼的维持着自拍美颜与还原真实之间的平衡,力求在追求颜值的同时还保持自然。在这样的社交理念下,大家不仅能够拍得漂亮,也可以拍得真实,实现了鱼与熊掌兼得,可以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颜值。

围绕着“颜值”这一核心诉求,美颜类APP自2018年起,月活跃用户规模均在3.5亿以上,笔者身边的很多朋友,拍照也从来都离不开“美颜相机”。在“美颜相机”的背后,所折射出的“颜值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有一句话可以深刻体现出“颜值经济”的核心理念:颜值即正义。与前几年相比,现在的人们对于 “颜值”的追求愈发迫切,围绕美颜、美妆、美容这三大板块的“颜值经济”已然快速崛起,其超千亿级别的市场规模、市场潜力已初露峥嵘。

(图片来源:搜狐)
在“颜值经济”的市场中,年轻女性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尤其是在近几年直播、短视频的持续火热,人们对于“变美”的诉求也愈发强烈。
在当下互联网时代,“颜值经济”已经慢慢拥有属于自己的经济“生态圈”——从05年开始进入资本视线的医美、健身等传统产业,到15年后的娱乐圈“小鲜肉”和美颜类APP,再到2019年前后突然爆红的“三坑”和李佳琦为代表的有关个护美妆的电商带货,无不体现着“颜值经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图片来源:网易)
有研究报告指出,截止至2019年12月,美颜拍摄类APP月活跃用户数达到近3亿,APP渗透率为20.3%,整体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此外,从与美食外卖、在线旅游、健身运动等其他类APP年平均月活跃用户规模对比来看,美颜类APP年平均月活跃用户数明显更高为2.4亿,可见美颜拍摄类APP整体用户流量庞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AI、AR、5G等新兴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几乎都能够将各类有关 “颜值经济”的产业进行关联,这衍生出的市场空间与行业潜能足以颠覆现有的行业格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围绕“颜值经济”的产业竞争将会长期持续下去。这里面不仅包含了女性传统的医美、美颜、个护等内容,还会包含男性健身、护肤等新兴板块的崛起。
“颜值经济”庞大的用户基数、巨大的市场潜能和不断扩张的市场空间使得这块蛋糕不仅甜得离谱,而且蛋糕越做越大。但是蛋糕总有被瓜分完的一天,那么最终会是谁大快朵颐,会是字节跳动吗?
纵观美颜类APP发展这几年,经历了从刻板调色到个性定制、从单纯自拍到玩转特效、从重度美化到自然清新的演化过程。但是始终不变的是,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美颜产品的使用门槛,也使得人们越来越愿意使用美颜软件美化照片。
在“颜值即正义”理念大行其道的今天,大家都说“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交友还是求职相亲,颜值高的人往往可以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仿佛颜值高就有拥有特权,就可以让自己的人生路变得比较顺畅一些。

于是有人为了整容四处求医,有人为了减肥节食催吐,有人为了时尚大笔挥霍,有人依靠美颜拍出了不真实的自己。但是当一个个千篇一律的“网红脸”一次次的出现在我们眼前时,让人不禁想问,这些人真的变美了吗?
在过去想要变美,不仅要保养皮肤、锻炼身材,更要内外兼修。现在,只要有美颜相机,用不了几秒钟,就能变美变帅,美颜类软件自然炙手可热。
然而,这种依靠美颜的美来得容易,但是这些照片就像泡沫,一戳就破,而美颜的快速崛起已经让一部分用户开始厌恶这种脆弱的美丽。在笔者看来,自然、硬朗、真实的美更能打动人,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健身,靠锻炼让自己看起来更健美,而不是靠美颜功能。

“全民美颜时代”只是“颜值经济”的畸形产物。过度使用美颜只会给他人造成网络和现实的落差感。
或许,美颜的初衷为了加强照片美感,跳过繁琐的PS过程方便用户对照片进行修饰。但是现在,人们对它的过度使用已经不能称为修饰了,称其为换脸也不过分。当美颜后虚假的形象成为你人际交往的窗口,你的现实又何去何从?人总不能一直生活在照片里,而人的眼睛也没有美颜功能,最终还是要面对现实。
真正的“颜值经济”应该是回归本真,引导用户内外兼修,而不是依靠技术让用户沉浸在虚假的美中。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更应该做真实的自己,依靠自己本真的魅力去吸引他人,这才是真正的“美”。
- END -
关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