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刚毕业两年的土木从业者,从接触BIM建模软件到做漫游再到后期处理,做视频也有一年了,相比较专业的大佬我做的还是很粗糙,但还是想把自己做视频的方法做下总结。以后再做提升。

视频制作流程图
以下说明均以隧道工程超前大管棚三级可视化技术交底视频为例。
1、编制三级技术交底:参照国家、交通运输部、河北省现行规范、标准及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现场实际等编制三级施工技术交底。三级交底主要阐述钻孔的顺序,隔孔的要求,钻孔角度深度,注浆的压力和时间控制等要点。
2、编制脚本: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根据三级施工技术交底编写脚本,语言通俗易懂、思路清晰准确、注意事项齐全。脚本的组成结构为设计说明、施工准备、工艺流程、质量验收标准、安全注意事项、文明施工六大部分组成。设计说明主要介绍超前大管棚的设计理念、参数。并明确交底以具体哪一种设计参数为例进行的工艺模拟。施工准备:介绍内外业准备工作,含特种工人持证上岗,作业工人岗前培训,施工场地三通一平,机械、设备、物资准备,风水电检查等内容。工艺流程作为重点,它是整个工序的体现,一定要具体细致。质量验收标准:明确该分项工程完工后需达到的验收标准。安全注意事项:需要针对性的,充分考虑作业环境、机械设备、作业人员等因素。文明施工:要根据实际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3、数据收集:根据脚本所写内容,从两阶段施工设计图纸中,收集管棚尺寸,钻孔尺寸,钻孔间距,套拱厚度。从施工方案中收集施工所需机械设施,材料类型。收集施工所需要的具体的工艺流程。为以后的建模和动画制作打基础。
4、模型建立:BIM建模软件采用的的是Autodesk的Revit2018软件,以下简称Revit。根据脚本以及前期的数据收集,我们在Revit里建立“大管棚可视化交底”项目模型。在项目里我们首先进行大的施工场地的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利用“场地布置”“新建内部构件”等选项进行场地的布置,要求和现场一致,保证交底的准确性。然后根据大管棚的尺寸,所需机械的类别,点击新建“公制常规模型”的选项,通过里面的“放样”“融合”“拉伸”“旋转”等命令,将所需要的族建立出来。并通过“载入到项目”选项将模型导入到项目里,并按照图纸的布置合理的将模型进行组装,来完成整体模型的建立。

BIM软件建立模型
5、动画制作:动画制作采用的BIM软件为Fuzor 2018,以下简称Fuzor。在Revit里通过“Fuzor Plugin”选项,将模型导入进入Fuzor软件里。首先在Fuzor里将所建模型的材质根据现实情况,点击组,利用贴图的方式对模型赋予材质。点击“Time/Weather”选项进行日光调节,时间调整为“六月”“12点”天气调整为晴天。然后通过“Content Library”,类型“建设”选项放置施工所需人员,机械,保证动画能能够完美还原现场。接着利用“4D Simulation”选项,根据脚本中的工艺流程,添加部件进入4D模拟中,并添加生长或拆除时间和动画效果。最后用“Fly Through”“建造阶段”命令将施工模拟动画导出。

模型渲染
6、后期渲染:后期制作软件采用adobe公司的Premiere PRO 2018,以下简称PR。PHOTOSHOP软件,以下简称PS。配音工具为“讯飞配音”。先用讯飞配音软件将脚本内容转换成语音。然后将动画制作出的视频,讯飞配音产生的语音分类导入到PR中。在PR中进行剪辑,合并,最后将PS制作的字幕,标注文件导入到PR中,通过导出选项完成视频的制作。

后期处理
(2)技术效果
利用BIM技术的建模,动画制作功能,再加上后期声音,文字,标注的渲染使传统的文字交底变得生动形象。大管棚的孔深,角度设置,注浆的时间、压力等这些文字性的描述,变成了直观现实的动画。有利于操作工人理解交底的工艺流程,安全注意事项,质量控制措施等,从而更好完成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