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1.图略
2.(1)2厘米 2厘米 2厘米 2+2+2=6(厘米)
(2)3厘米 2厘米 3厘米 2厘米 2+3+2+3=10(厘米)
3.(1)2+2+2+2=8(厘米)
答:正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2)1+3+1+3=8(厘米)
答: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教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材第39~42页的内容。
1.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3.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1.理解周长的含义。
2.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形状不同的叶子,细线,水彩笔,三角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6个。
量一量,想一想,填一填。

1.认识周长。
(1)出示书签的图片。
同学们能画出每张书签的边线吗?
同学们,沿着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
(2)打开教材39页,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
求周长就要先测量出各边的长度。
(3)教材第39页“试一试”。出示树叶。
一只小蚂蚁想围着这片树叶爬一圈,你知道它应该怎样爬吗?请你在叶子上画出来。
你知道自己画的这条线的长是多少吗?你是怎样测量的?要注意什么?
小组探索完成,然后汇报。
(4)练习。
①教材第40页“想想做做”第1题。
分小组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②教材第40页“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在小组里交流。
讲评学生的计算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③教材第40页“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组完成,全班交流。
讲评学生的计算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长方形的周长。
(1)出示教材第41页例3。
教师出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动脑筋想一想,再试着算一算。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生1:把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求出周长。
28+15+28+15=86(米)
生2:长方形对边相等,可以用两个长加上两个宽求周长。
28+28+15+15=86(米)
生3:长方形对边相等,分别算出两个长和宽,再相加求出周长。
28×2=56(米)15×2=30(米)56+30=86(米)
生4:长方形对边相等,先算出一组长和宽的和,再乘2求出周长。
28+15=43(米)43×2=86(米)
(3)讲评算法。
你喜欢哪种方法?说说理由。
在小组里说说长方形周长可以怎样计算。
(4)教材第42页“想想做做”第1题的第一、二幅图。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正方形的周长。
(1)教材第42页“试一试”。动脑筋想一想,试着算一算,可以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方法。
生1:25+25+25+25=100(厘米)
生2:25×4=100(厘米)
(3)讲评算法。
你喜欢哪种方法?说说理由。
在小组里说一说正方形周长可以怎样计算。
(4)教材第42页“想想做做”第1题的第三幅图。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本公众号免费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不妥,请与小编联系处理(微信号:chqyy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