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欣赏一首歌。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我们今天就来说一下邮件慢…… 过去写邮件真的很慢。我说的不是电子邮件(E-Mail),是真的邮件(Mail)。小时候,一年只写几次信,每次都会很认真,即便免不了的流水帐,也会字斟句酌。贴邮票那是神圣的一刻,颇有仪式感。为了省邮费,往老家的信,有时候几个人凑一块寄出去。
接着,就是漫长的等待了。
最近了解到一款 App,叫做 Slowly,目标是复刻这个 “从前慢” 的体验…… 虽然如今发一条消息,都可以实时到达,这款 App 会故意把邮件在服务器存一段时间,再送给收件人。存储的时间,会根据两个人的地理位置来决定…… 所以,一封发到欧洲的信,可能要一周后才到。就算对方立马回复,收到回信也是两个星期之后了。
老思高度怀疑,人类的记忆力是否还可以支持以星期为单位的通讯……
那今天就来一起快速(????)看一下这款 App。
迎面而来的就是个人中心了。每款社交软件,都必须要有一个个人中心。
用三个月的时间,交了 7 个朋友。
其中,3 个是注册 App 的时候,系统推荐 match 的。这三个人里面,只有一个台湾朋友回信,问及了香港街头状况。三言两语寒暄了一下,后来没有再书信往来。接下来的三个是主动发过来,看上去也是新手,可能填写了兴趣后,被系统 match 了。其中,交往最深的那个,在一个月内,书信往来各两次,每封信大概 200 Byte 左右…… 另外两个,主动发信给我,我回复一次后,就没再收到信息。看来大家也都是性子急啊…… 第 7 个比较有趣,大概是用俄语发过来的,于是我没有回…… 记得注册的时候有填写适用语言的,这个 match 比较费解。
以上,便是 3 个月交到的 7 个朋友。
再来看看首页。很冷清。
这是添加好友的界面。如果知道对方 ID,可以直接添加,或者就要用兴趣匹配。
说两点试用体验。
首先,Slowly 这款 App,真的很慢。除了服务器会故意耽搁邮件的投递外,通过手机写邮件也很慢。还好,有 MAC 和 iOS 在手,直接电脑写,开蓝牙贴到 App 就可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想起了用 iPad pro 刷微信朋友圈的岁月。
第二,没有推送感觉很不适应。不知道这款 App 真实的活跃度如何。如今,要抢夺用户的注意力,非得靠推送不可。想想一个人有超过 5 款 App 是每天都会主动打开的吗?感觉 Slowly 应该没有推送,但是也有可能是推给我但被淹没了…… 我想,从产品定位也不应该有推送吧!如果突然收到一个提醒 “有人10天前寄了一封信给你”,似乎也很奇怪。如果再隔三差五地推一条,“嘿,有一封 20 天之前的信还没回呢”,那就更诡异了。
看过核心功能,再来看看周边。
这里有个捏脸的功能。不太会用。
还有集邮的功能,是一个成就体系。
虽然 App 不温不火,不过感觉有人可以做个小程序试试。毕竟微信是每天都会主动打开的 Mother App,解决了通知问题后,估计也有人愿意尝尝新鲜吧…… (毕竟地铁上 1 个小时,也够写很多封信了)。
那 Slowly 就介绍到这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试试。
说实在,这份开箱报告也是不容易,准备了快三个月。因为它真的慢。要是不多等一下,也不知道是笔友们不活跃呢,还是真的邮件在路上。也许,这就是过去大家发邮件的心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