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这里是BIMBOX。
欢迎来到我们的「BIM软件江湖」系列,我们希望把市面上那些你没听说过的软件告诉你,听说过的软件也帮你分析分析,让你知道哪些事能用哪些工具来完成。
今天我们聊的是一款很多做机电BIM的人熟悉又陌生的软件。说熟悉,是因为群里经常听到有人提起,说陌生,又有不少人只知道个大概,却不了解详细的功能。这个软件就是MagiCAD。

MagiCAD是由芬兰普罗格曼公司开发的,后来这家公司被广联达全资收购。那时候它只有风水电几个辅助设计的模块,后来国内的开发团队在原有软件的基础上,又开发了支吊架、管线综合、二维出图、机电算量几个模块,有上百个功能。
官方设立了用户反馈渠道,很多功能都是来自施工一线的需求,开发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目前已经更新到2021版本。如果你对MagiCAD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年前,今天的内容也许能给你带来一些新东西。
简单来说,MagiCAD是一款基于Revit二次开发出来,专注于机电专业设计和施工的BIM软件。
大家在做机电BIM项目的时候,按照由浅到深的顺序,会做以下这些事情:
➤ 展示三维模型
➤ 调管综、出施工图
➤ 绘制型钢支吊架或综合支吊架
➤ 机电专业算量
➤ 机电构件预制
➤ 系统校核计算
➤ 模型信息录入
MagiCAD主要就是围绕着这些工作展开的研发,归类一下就是对应机电工程师BIM工作的四个主要场景,分别是模型的建立、机电深化设计、支吊架设计、模型提量。

在广联达收购MagiCAD之前,它自带了风水电专业的建模功能,还附赠了通用功能模块和原理图模块,按钮很多,归纳起来主要的用途有以下这么几个方向:
➤ 云端构件库:给风、水、电专业提供专门的专业机电产品库,包含外形和技术参数,同时技术参数也是支持系统复核计算数据的来源。
➤ 管线绘制和连接:为设计师绘制管道和连接管道提供一些便利功能,比如标准连接、移动复制分支、智能移动管道、垂直交叉等。
➤ 系统校核计算:给正向设计的设计师用的功能,比如通过风速计算驱动风管管径,进行压力计算、噪声计算等。
➤ 管线分段编码:主要在机电预制和信息应用方面使用。管线分段与编码是针对预制和预制构件的编号;而模型信息完善主要是EXCEL批量处理信息,可以把运维、商务、施工过程中的信息批量添加到模型里。

上面的模块不是今天的重点,下面的机电深化模块和支吊架模块,是收购之后根据国内标准和工作流程深度定制开发的,咱们回到机电工程师几个最高频的业务场景里,看看大家平时怎样进行工作,使用MagiCAD又是怎样工作。
1 机电深化业务
在做机电深化设计的时候,逃不开的是六个主要的环节:先是分专业机电建模,再做碰撞检查,查出问题后进行管综调整,然后和土建专业联动开设洞口、添加套管,再进行机电安装净高分析,最后出图指导施工。

一般大家用BIM实现这个流程,主要是用Revit把管线布置好,用Navisworks做管线碰撞,到了后续几个步骤,就只能手工操作了,尤其是预留孔洞和出图,效率很低。
MagiCAD机电深化模块的全部功能,主要是围绕着这六个环节来展开。
碰撞检查
碰撞检查功能很多软件都有,常规的软硬碰撞检查、碰撞点反查定位、导出检查报告都有做,就不展开说了。
MagiCAD的碰撞检查有一个亮点,就是可以开启实时碰撞。不少人正式做碰撞之前会先肉眼过一遍。开启实时碰撞选项之后,相当于打开一个肉眼检查辅助功能,可以在绘制管道的过程中,实时显示管道之间、管道与土建是否碰撞,碰撞点交汇处会用颜色做一个三维填充。
实时碰撞会随模型自动更新,比如墙上开了洞、管道翻了弯就不显示了。这个功能也可以和预留预埋、高程调整、管线交叉等功能组合起来使用。

调整管线
这部分功能主要是提高工程师调整管线的效率,这项工作也是最耗时间的。针对这个工作的插件不少,我们聊聊它比较突出的亮点。
比如管线升降功能,如果用Revit原生功能来调整,只能手动打断,手动连接;市面上有一些插件也是需要先把管道给打断,调整管道高度,再用插件做自动连接。
MagiCAD做到了不需要打断,直接调整升降的功能,而且管道即使降到原来的标高以下,也不会弹出「反向连接」的错误。对于有多根支管的主管道进行调整的时候,效率会提高不少。

对于支管,也支持多选管道,批量参数升降。

调管线最常干的事就是翻弯了。MagiCAD 2021版本针对高度偏移、单点翻弯、两点翻弯等功能做了比较大的提升,可以选中翻弯的参照对象,设定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躲避距离,调整连接角度后会根据算法自动实现翻弯。

工程师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设置了一个翻弯高度,结果翻上去发现高度不够,还要撤销回来重新调。
针对这个痛点,软件提供了一个「自动调整高度」的选项,你可以设置一个自定义的高度区间,比如50~500mm,软件会自动在这个范围里把翻弯调整到没有碰撞。

利用竖向对齐和水平间距的功能,也能批量把管道在竖向和横向安排在正确的位置。

我们测试的时候发现,在最新的MagiCAD 2021 版本中,还增加了碰撞报警功能,如果管线在调整过程中和其他对象发生了碰撞,软件会提示用户继续还是撤销操作,在碰撞检查之前就预先避免二次碰撞。

有些专业管道有放坡的要求,MagiCAD也做了这个功能,可以和土建专业发生关联,勾选「智能放坡」选项,可以设置管道和梁板之间的距离,避免管道在放坡的过程中和土建打架。

此外还有管线的连接、打断、排水管倒角等功能,咱们就不展开细说了。
预留预埋方案
早期的机电BIM主要是在本专业内部减少错误,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应用是机电专业和土建专业结合,通过机电BIM模型反过来给土建模型做深化,比如开洞、预留方案等,这些已经成了机电专业BIM实打实产生价值的点。
不过如果靠纯手工开洞、出图,效率真的是跟不上,甚至不少项目就因为跟不上工期和变更干脆不做了。
软件原来有墙体开洞的功能,新发布的MagiCAD 2021版本里,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了基于中国规则的自动开洞套管功能,使用频率也比较高。
你可以设置开洞和套管规则,筛选自动生成洞口和套管的范围。设置好之后,软件会根据你选定的范围自动在土建模型上开洞,并放置好套管。

为了指导施工,洞口出图也是比较耗时间的工作,很多现场做完机电深化,没人愿意出大量的墙洞图和套管表格,主要是因为效率太低。
MagiCAD预留孔洞图的功能就是专门针对这件事来设计的。只要设置好标注的样式和避让规则,MagiCAD可以全自动生成洞口、套管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平面孔洞图能自动标注洞口的尺寸位置,最新的MagiCAD 2021版本,只需要点击一次,就可以实现标注的自动避让,很大程度节省了孔洞图的标注时间。

如果项目里已经生成了套管,就可以一键自动生成对应墙体的洞口和套管立面图,洞口的尺寸标注和定位也是自动生成的。

布置完成之后,可以自动提取套管统计表,套管的类型、公称直径、穿管尺寸等等都自动生成计算。这个比较适合现场的对比审查工作,检查哪些洞口开得有问题。

机电专业做BIM,现场变更频繁是最大的痛点,每次变更所有图都要重新出一遍,确实很难受,软件通过自动化能实现的事,就可以解放工程师的时间,去做那些更有意义的事。
净高分析
净高分析也是越来越多项目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在管线安装之前,解决管道吃吊顶标高的问题,分析做好了能省去后期大量的麻烦。
这件事用Revit原生功能也可以做,不过需要自己加参数,做过滤器,比较难搞。目前也有插件可以做净高分析,不过很多插件只能基于房间和空间来做分析,这一点MagiCAD也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在实际项目里,光有基于房间的净高分析还是不够,因为很多项目土建翻模的模型因为精度太差没法建立房间,或者像地下车库这种大开敞空间需要分区分析的,就会比较麻烦。
于是,MagiCAD又进一步开发了更细致的净高分析功能,你可以手动划出任意一片区域来做分析。
另外,传统基于房间和空间的分析结果,在一个房间区域里只会反馈一个数值,但具体净高问题出现在什么位置并不知道,你可以使用网格化的净高检查,在一片区域里找到真正影响净高的具体位置。

你还可以进入一个具体的空间范围,输入一个区域的净高期望值,软件会把不符合净高的具体构件高亮显示出来,不仅支持基于楼层标高的检查,也可以做基于升板和降板的土建构件检查。

二维出图
管综调整好,出一份图纸给施工用是必须的步骤,传统的做法是用平面图来表示管道。目前MagiCAD可以对全专业实现自动标注,新版本中可以实现风管、水管和桥架平面图的自动标注、自动定位和自动避让,这又能进一步节省时间了。

光是平面图还不够,多专业管综平面图所有管道叠在一起看不清楚,这时候就需要对一些截面出管道剖面图。
一个项目动辄就需要几十上百个剖面要生成,让工程师一张一张去剖切、标注就太费事了。
MagiCAD的二维出图自动化模块可以帮助提高这项工作的效率,它可以自动出管道剖面图、支架剖面图,选中多个剖面,设置好标注类型样式,就可以批量生成做好尺寸标注和专业标记的剖面图,也可以自动生成局部三维视图。

如果你出图希望能标准化一些,用出图模板预设好线型、颜色等参数,也可以使用软件提供的模板配置,按照国标图集的规范要求出更标准的图纸。
2 支吊架业务
现在需要做管道支吊架深化设计的项目越来越多,尤其是空间比较狭窄、管道又特别密集的项目。传统的做法是设计师自己建族,一点点在项目里拼装,支架比较复杂的时候,做起来就很费劲了。又因为支吊架属于钢结构构件,它的校核计算对机电工程师来说也是一个很高的门槛。
这个模块让你能从支吊架的布置安装,到安全校核,再到统计出量和装配图纸,最后辅助现场打点安装,进行一个完整的流程。

支吊架布置
MagiCAD提供了一个产品模型库,支持抗震支吊架、室内管道支吊架、电缆桥架、风管支吊架等相关国标图集中的标准族库,以及喜利得、慧鱼、双龙盛等12个支吊架厂家的第三方库。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生成单杆吊架、单层或多层门式支架、多吊杆支架等等规格型号的支吊架。

实际操作就是选中相应的按钮,选择单根或多根管道,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选择相应的支架样式,再调整型材尺寸等参数,支架就自动生成了,管道对应的管卡尺寸会自动生成,管道直径发生变化时管卡也会跟着变化。

因为涉及到的支架族类型非常多,所以软件后台做了一个自动筛选的机制,当你选择单管支吊架时,会过滤掉多层支吊架族;同样,当你选中水管再点击支吊架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里只会显示适应水管的支吊架型号。

软件在自适应方面做得很出色,比如当你复制一个支架到拐弯的管道,支架也会跟着扭转;复制到楼板变标高的地方,也会自适应改变生根点的位置。

在批量布置支吊架的时候,可以设置支架间距和阵列数量,如果勾选了跨管件阵列,同样能顺着管道拐弯的方向自适应排布,自动识别楼板高度改变生根点。

对于抗震支吊架需要的斜撑组件,也可以向已有支架上任意添加,斜撑会自动识别安装位置和生根点,不需要手动对齐。

MagiCAD支吊架功能的一个亮点是布置综合支吊架,这种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而不仅仅是三横两竖的门式支吊架。比如图中的这个支架,因为空间原因,横杆都要生根在侧墙上。

所以实际上绘制综合支吊架的时候,就需要构件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你可以选中一副已有的支架,在上面任意添加组件,组装出任意形式的支吊架来。

选中相应的支吊架组件,可以设置吊杆和管道的距离,就可以自动生成吊杆,后续管道移动,竖杆也会保持这个间距做相应的调整。

对于还需要调整的模型,你可以勾选支吊架模型自动更新,这样管道发生移动的时候,所有配套支吊架也会跟随自动调整。你也可以关闭自动更新,在需要的时候手动更新支吊架。

为了节省计算资源,MagiCAD默认绘制的支吊架是低精度的,很多细小的零件会略去不显示,如果你需要更详细地展示支吊架,软件也提供了支架精细化功能,把已经绘制的支吊架批量替换成高精度的模型。

支吊架校核计算
目前行业里绘制支吊架,安全验算是一个痛点。完善的计算一方面可以保证支架的结构安全,一方面也能通过替换过度安全的构件来提升经济性。不过支架相关的计算规范很多、计算步骤复杂,都让很多工程师对这项工作望而却步。
对于型钢支吊架,MagiCAD的校核计算做得比较好,主要也是因为相应的计算规范比较完善。
目前软件的计算依据是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选中一副支架,点击校核支吊架,在弹出的窗口中,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和地震荷载都可以自动计算,针对每一个竖杆和横杆计算拉弯强度、抗剪强度、挠度等项目,也会对生根点的受力情况进行复核。
校核计算也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支吊架优选,计算结果可以实时显示材料利用率百分比,不满足要求的换大一号的型材,过于安全的换小一号型材,也可以让软件根据受力情况自动优选。

MagiCAD 2021版本,加入了云端支架计算功能,功能更专业了一些,多了膨胀螺栓、焊缝和生根钢板的计算。

计算完成之后,会生成一份完整的计算书,提交给设计师作为留底。

不过,对于品牌商提供的支吊架,目前还不支持计算校核功能。支吊架厂商的计算书目前还都把持在每家厂商的手里,计算标准目前国内也没有相对完善的规范,这一点更多的不是技术原因,而是商业上的原因。

支吊架材料清单
支架绘制和计算完成后,比较重要的一步是出清单,这样才可以真正指导采购和现场安装。
用MagiCAD制作的支吊架,可以自动生成所有支吊架的清单,每一种支架型号会自动生成一个缩略图,再对每种零件做长度和数量的统计,方便现场施工下料。

如果需要统计整个项目的型钢总用量,也可以不按支架型号区分,直接生成一张型材用量总表。

加工图纸和安装点
最后一步,就是给项目中所有支吊架出一份加工详图。你可以在出图设置里修改出图的支架对象、涉及的管线专业,也可以选择断面图、侧视图和轴测图等形式。

软件会把项目中建立的所有支架批量导出为DXF图纸,自动生成带编号的总图,以及每一套支架带材料表的详细图纸。

对于现场使用全站仪定位打点的项目,软件也能自动生成所有生根点锚栓的打点位置坐标,把坐标信息输入到全站仪里,就可以实现自动定位打点,不需要工人再一个个点手工放样,对现场安装的效率提升还是很明显的。
因为前面说到的所有自动布置、验算、出量出图都有一套内置的参数来支持算法,所以目前MagiCAD不支持用户自己建立族库。
好了,关于MagiCAD软件的介绍,咱们今天就聊到这里,总体来说,国内团队开发的机电深化和支吊架两个模块做得还是比较领先的,看了前面每一个功能的介绍跟传统做法的对比,希望你能对这款软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对于使用Revit做机电项目比较多、对原生功能不满意的团队,值得为提高效率试试看。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