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三个领域_单频光纤激光技术在激光遥感、激光通信及冷原子物理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应用浅析...

光纤激光技术,作为固体激光技术的重要补充,近年来在众多科研和工业制造领域已充分展示其独特的应用优势和广泛应用前景。“单频光纤激光”,简单从字面上解读,“单频”即要求光辐射频谱纯净,噪声低,相干性好。可以通过激光线宽、相对强度/相位/频率噪声谱、光谱边模抑制比、扫描干涉波形、长程干涉计量等测量表征手段来衡量指标。“光纤”,即激光器内部采用全光纤链路熔接,光束传输不依赖传统自由空间光学器件,无需光路调整结构。

科研领域激光系统工程化应用,除了以单频性能为代表的常规光学技术指标需求,对系统长期可靠性、免维护性、环境干扰脱敏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科研领域常用的单频光纤激光系统,可采用“主振荡器+功率放大(MOPA)”形式,前端一般由单频低噪种子源激光器产生单频窄线宽低噪连续光源,光调制器件(如光纤耦合声光调制器、电光强度/相位/IQ调制器、半导体光放大器等)可以进行附加的光信号幅频相调制、脉冲斩波等,后端一般采用级联多个光纤放大级,实现功率/能量的提升。这种MOPA形式,使激光的波长/频率、脉冲参数(重复频率、脉冲宽度、波形)、功率/能量等参数控制相互独立,操控灵活。激光器内部各种功能器件之间连接全部采用光纤柔性熔接,对振动、湿度、温度、噪声等环境干扰因素不敏感,免维护,辅之以适当的宽温可靠性、功耗集约、结构强化设计,可适应机载、长途搬运、外场等复杂工况环境应用。

以下结合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近5年来承担的较为典型的相关工程化项目产品案例,浅析单频光纤激光技术在若干前沿科技领域的工程化应用。

e9ca460f052cf0a82292170f2484aab6.png

案例1: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用宽温工作1.5um单频脉冲光纤激光器。系统基于相干差拍探测原理,主要面向中长程(>5km)测风应用,单频种子源线宽一般在10kHz量级或更窄,以保证足够的相干长度。脉冲重频一般10kHz量级,脉宽范围一般几百ns,单脉冲能量最高~300uJ左右(对应重频10kHz、脉宽500ns)。调制器件一般选用光纤耦合声光调制器,既实现脉冲斩波,同时移频量也确定了相干差拍中频(IF)。具体声光驱动频率由设计风速测量范围确定,典型值80±40MHz,具体选型时可以考虑以下因素。相干探测带宽一般<300MHz居多,声光射频驱动器的谐波过高会带来潜在异常频谱干扰,除了选用谐波抑制比高、关断比高的射频驱动器外,可适当提高载频,使探测带宽内谐波频率成分尽可能少。实际应用中,常用2个声光调制器(AOM)级联,同步触发,脉宽、相对延迟可调,前一个AOM用于脉冲成形,后一个AOM进一步提高脉冲动态消光比,抑制光放大过程引入的底噪。两个声光调制器移频方向可以一致,也可以正负移频组合。多级光纤放大器设计上,长脉冲饱和放大过程中的波形畸变(脉宽>放大器渡越时间,脉冲时域动态增益引起)和背向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效应,是面临的主要问题。前者可以通过AOM脉冲成形时波形编辑预补偿、级间增益合理分配来弥补,后者除了尽量减少传能光纤长度外,增益光纤施加适当纵向应力/温度梯度有显著提升SBS效应阈值的效果。同时采用大模场增益光纤,增加模场面积,辅之以合适的盘绕直径,增大高阶横模损耗,可降低高峰功下横模干涉效应的影响。-40℃~+50℃的宽温应用要求,需要工程设计上对温敏器件(比如光电探测器的暗电流噪声温度相关,调制器件、激光二极管等长期工作寿命考虑)做局部保护,优化整机内部关键控温点或模块的温度反馈控制,同时需保障高/低温极限下系统峰值功耗不宜过高。

c61ed21fa65a76922f14b190bd8bfc9a.png

案例2:空间激光通信用1550nm连续波高功率单频窄线宽光纤放大器。本项目针对窄线宽(线宽<5kHz)、低功率(10mW左右)高速调制种子源光信号进行连续放大,终端输出功率20W左右。为控制输出光束质量和模式,没有使用大模场(LMA,纤芯直径>15um)增益光纤。MOPA形式的功率放大级,泵浦波长为940nm,反向泵浦。相较于976nm,增益光纤包层泵浦吸收虽然减弱,光纤长度增加,但单位长度热负载分布更合理。对1.5um波段高功率单频放大器,一般采用铒镱共掺光纤作为放大介质,1um波段放大自发辐射(ASE)可通过优化光纤长度、波分复用器件析出,同时注意光纤器件熔点的熔接质量控制,防止高增益下光纤链路内的自激振荡。多级放大器功率提升过程引入的噪声,除了放大级间熔接带通滤波器、隔离器外,利用饱和放大器自身频率响应特性抑制特定频段噪声,合理分配增益,改善泵浦电子学噪声,在线主动光功率反馈控制,都能有效提升整体性能。采用上述方式,主功率放大级的泵浦转换效率优于40%,光功率稳定性优于0.6%(RMS,100小时,20W),相对强度噪声(RIN)没有明显恶化。

案例3:原子冷却用全光纤链路780nm和1064nm单频保偏光纤激光器。780nm激光器主要作为铷87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实验所需冷却光(Cooling)、重泵浦光(Repump)、探测光(Probe)光源,参考频率锁定在原子吸收谱超精细分裂峰处(87Rb D2线,谱线自然线宽<10MHz,连续锁定时间优于24小时,失锁可自恢复),可扫频、跳频,各路激光可独立快速关断。区别于通行的780nm外腔半导体种子源+锥形放大器(TA)形式,全光纤链路采用“基频1560nm→光纤放大→倍频780nm”方案,利用1.5um光通信波段各种有源、无源功能器件成熟可靠的优势。不同功能激光束的频率控制在基频1560nm波段实现,宽带光电探测器结合光学锁相反馈环路控制,可完成多路激光间GHz以上量级偏置频率锁定、频点跳变、小范围扫频等功能。稳频方式可采用饱和吸收或调制转移谱,单频半导体DFB激光器(线宽百kHz量级)的驱动电流、温度作为PID反馈控制参量,对外界振动敏感性低,工作点长期稳定,系统鲁棒性较好。不同功能光束的实时开关操控,可选用合适的具备高关断比开关性能光电器件(电光强度调制器、声光调制器、半导体光放大器、光开关等),和光纤放大器泵浦电流联动控制的方式。前者高速、高关断比、低损伤阈值,后者慢速、低关断比、高损伤阈值,程控时序设计上,需注意避免光纤放大器输入阈值监测异常或保护失效烧坏放大器。输出光功率起伏的短期稳定性(@1s),通过输出端在线耦合分光监测,快速光功率反馈环路控制实现。实测输出光功率近1W@780nm,关断比优于75dB(@1560nm)、关断时间<150us(探测光约10us),光功率起伏<1% (RMS,2小时),偏振消光比优于20dB。1064nm激光器可作为大失谐光偶极势阱光源,设计要求多路分束基础上,势阱深度可大动态范围绝热操控。整机设计思路上,仍采用MOPA形式提升单路输出功率,光场幅度的大动态范围模拟控制通过声光调制器驱动射频功率(电光强度调制器亦可,损伤阈值较低)、光纤放大器泵浦电流的联动控制来实现。输出光幅度控制、光纤放大器输入保护时序设计上,同780nm激光器一样,不再赘述。实测输出单路光功率>5W(原则上可以更高),光谱边模抑制比优于50dB,光功率波动优于1.0×10-4@1s(<1%,RMS @ 1小时),偏振消光比优于20dB。光场幅度模拟控制动态范围优于60dB,绝热变化总时长10s左右,可自定义控制曲线(外部触发延迟不超过1ms)。上述激光器设计思路既可应用于常规实验室级超冷原子物理实验平台,更适合可靠性和集成度要求高的应用场合,如基于量子干涉效应的地面或机载可搬运冷原子重力仪、原子钟等。

以上工程化激光系统项目应用案例,利用1um、1.5um波段单频光纤激光技术,辅之以激光频率/相位控制(稳频、锁相)、幅度控制(光脉冲整形、幅度模拟控制、在线实时光功率反馈控制)等技术手段,结合工程化机电可靠性设计,可实现不同科研领域、应用场景、设计目标的多功能系统需求,体现了单频光纤激光技术在前沿科技领域应用的高度灵活性、可靠性、扩展性。

作者简介:钱勇,中科大博士,现就职于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先进全固态中心。固态中心光纤组“五虎将”之首,多年来致力于单频光纤技术方面的研发及应用。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