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防灾减灾思维导图_体系化地理教学资源关于洪涝灾害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进入夏季以来,一直面临各种洪涝灾害。据应急管理部通报,截至7月22日,进入主汛期以来,我国洪涝灾害已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27省(区、市)4552.3万人次受灾,142人死亡失踪,3.5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1160.5亿元。初中地理八年级教材中有一章专门向学生教授自然灾害知识,今天我们用体系化教学资源好好讲解关于洪涝灾害的相关知识内容。【课程引入】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2种,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地理地图】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

7f2eae112b69dff5b4546b5e7894c011.png

【知识解析】气象灾害思维导图

39dd2c1e3588014c4d80f9a7c890d96b.png

气象灾害: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洪涝灾害就是气象灾害的一种。 【知识解析】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思维导图

a0a7be4277f3d353b966458b91c1ffa2.png

洪涝灾害: 因连续性的降水和短 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的灾害。【知识讲解】自然灾害 洪涝可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和风暴洪水等。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和溃坝洪水。影响最大、最常见的洪涝是河流洪水,尤其是流域内长时间暴雨造成河流水位居高不下而引发堤坝决口,对地区发展损害最大,甚至会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知识解析】防灾减灾微课洪涝的防治措施

从整个流域上、中、下游、山区、平原、丘陵、洼地全面规划和治理,做到河库相通,塘堰相连,大、中、小水利工程结合起来,化水患为水利。此外,还需注意如下具体措施:

(一)实行深沟、高畦耕作,可迅速排除畦面积水,降低地下水位,雨涝发生时,雨水及时排出。

(二)洪涝发生前,如作物接近成熟,应组织力量及时抢收,以免洪涝损失。

(三)洪涝灾害发生过程中,要利用退水清洗沉积在植株表面的泥沙,同时要扶正植株,让其正常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尽快恢复生长。

(四)洪涝灾害过后,必须迅速疏通沟渠,尽快排涝去渍。还要及时中耕、松土、培土、施肥、喷药防虫治病,加强田间管理。如农田中大部分植株已死亡,则应根据当地农业气候条件,特别是生长季节的热量条件,及时改种其它适当的作物,以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五)旱地怕涝作物要采取联片种植,做到排灌分家,避免水田和旱田用水相互矛盾。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