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内 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83~84页。
教 材 分 析


《认识周长》是“空间与图形”知识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同时也将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奠定基础。周长概念不仅局限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也包含所有平面图形的周长。教材特别强调学习内容的现实背景,先引导学生认识实物表面的周长,然后从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过渡到认识规则图形周长,并让学生动手探索一般图形的周长,进一步感受周长的实际含义,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求规则图形的周长做准备。
学 情 分 析


“周长”一词,学生从字面上也能知晓大致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不少关于周长的情形。在学习《周长》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也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还储备了测量线段长度的知识。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对周长的概念虽不能完整表述,但基于直观的认识周长几乎不存在困难,那么本节课应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对“周长”数学概念层面两个核心词“一周”“长度”的本质理解上,通过观察、操作、对比、思辨等学习活动,深化对周长概念的理解,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丰富对周长的“形”与“数”的感知,理解并内化周长的概念。
2. 在画、围、量、算等活动中理解周长概念本质,掌握测量周长的方法,了解“变与不变”、“化曲为直”等基本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周长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周长概念的本质理解。
教 学 准 备


课件,直尺、软尺,细铁丝,棉线,各种图形。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一笔画”活动,初步感知“一周”。
(课件出示课本插图:数学书,钟面,树叶)
师:玩过一笔画的游戏吗?请看老师用一笔画出的小鸟。你也像这样一笔画出下面这些物体的大概形状吗?比一比看谁画的又快又好。
(一名学生上台展示)
师:你是怎么画的?(学生说出自己画了图形的一周)(起点在哪里?终点在哪里?画了图形的----一周。)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画了这些图形轮廓的一周。(板书:一周)
二、探究
(一)描述周长,明确周长的概念。
深入理解“一周”的含义,揭示“封闭图形”的概念。
师:(出示一根电线)这是一根直的电线,咱们可以用尺子量出它的----(长度)。现在我要用它围出一颗爱心。
(上面的部分折弯一点)问:现在围好了吗?(没有)怎么样才算围好呢?(首位相连或连起来)
师:(围成爱心)说的太好了,数学上把像爱心这样首尾相连在一起的图形称之为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
师:(课件出示)下面这些图形是封闭图形吗?请用手势判断。
1.揭示“周长”的概念。
师:(出示爱心)咱们再一起观察这颗爱心,谁来指一指它的一周?
师:对,这就是爱心的一周。咱们的电线能量出长度,那么用电线围成的爱心呢?(也能量出长度),它一周的长度,在数学上就叫周长。(板书:周长)
师:爱心的周长指什么?我们用数学语言怎么说?(爱心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咱们手边都有一根电线,请你用它围出一个不一样的封闭图形,并和同桌像这样用语言描述它的周长。
师:咱们来欣赏一下这些美丽的封闭图形吧。(请两名学生说出图形的周长)
生:三角形的周长是......
师:你认为围出的图形周长是50厘米的举起来。(学生举起图形,点两名学生回答)你围出的封闭图形周长是多少?形状不一样,怎么围出的周长都是50厘米?
生:因为铁丝的长度都是50厘米,围出图形的周长都是50厘米。
师:理解的多好啊!因为我们用的都是同样长的电线,不管围成什么形状,它一周的长度都是50厘米。
师:请把你围的封闭图形都举起来。(选两个形状相近的图形)他们所围出的图形有什么不一样?
生:一个大些,一个小些。
师:怎么会出现一个大一个小呢?
生:因为他们的铁丝不是一样长的。
师:是的,铁丝长度不同,所围出的封闭图形的周长就不同。
师:那下面的这些图形,他们也有周长吗?请你用彩笔描出它们的周长。
(出示: )学生动笔描周长,三名学生上黑板描。
师:你们描出的周长和他们一样吗?太棒了。
师:(去掉黑板上的图形)咱们认识了这么多图形的周长,说说你对周长是怎么理解的?(小结并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感知生活中的周长的应用。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表面有周长,在你的身边找找看。
生1:黑板框四条边的总长就是黑板框的周长。
生2:桌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师:我们身体上也有呢。
学生指“腰围”“头围”“胸围”等。
师:对,腰一周的长度就是腰的周长,也就是腰围。大家目测一下,觉得腰围比我细的请起立。
师:这么多,我不信都比我细,咱们来量量看。测量腰围时我们要用到软尺,软尺的两面都有刻度,通常用有小格的这一面,一格就是1厘米,谁来帮我量量?(学生演示,教师适时指导)
师:你们想知道自己的腰围吗?互相量一量腰围。(时间:1分30秒)看哪一组量的又快又准。
师:你们三位的腰围分别是多少?
师:(收好软尺)青少年健康中心的数据显示:年龄7-10岁的孩子,腰围在55-75之间都是标准的。其实我们身上除了腰围,还经常测量头围、胸围,课下请同学们自己建立一个健康小档案,查查资料看看是否健康。(课件出示小档案)
(二)测量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
1. 测量活动。
师:生活中像这样测量周长的例子很多(出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两个图形,还有直尺,细绳,请你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快速准确的量出图形的周长,数据记录在学习卡上。同桌两人一组开始测量。
2.汇报展示。
(1)直线图形的测量方法。
师:同学们都各尽所能,想办法测出了这些图形的周长,谁来汇报一下?
生1:量三角形的周长,就是把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都量出来,然后再加起来。
师: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就是?(三角形三条边的总长度)
生2:量长方形的周长,就是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都量出来,然后再加起来。
师: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是?(长方形四条边的总长度)
师:那如果是八边形呢?一百边形呢?
师:理解的真好!不管是多少边形,所有边的总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生3:正方形的周长只需要测量一条边。
师:这么大胆?四条边只量一条就可以?为什么?
生:因为四条边都一样长,用一条边的长度乘4就可以了。
师:真聪明,利用了正方形的特点,用一条边的长度乘4就得出了正方形四条边的总长度,你真不简单啊!
(2)曲线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师:(出示圆形)谁来汇报这个图形周长是多少?你是怎么量出来的?
生1:这个图形不能直接用直尺量出长度,我用绳子沿着它的边线围了一圈,再把绳子拉直,用直尺量出绳子的长度,绳子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生2:我把这个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测量出了他的周长。
师: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短短的时间,不但知道了什么是周长,还发现了用多种不同方法测量不同物体或图形的周长。(课件出示不同的测量方法。)
(方法总结拓展到任意多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三、巩固
玩转周长,巩固周长概念的本质。
生活中我们运用周长知识解决问题的地方可多了,咱们来个智力大比拼,怎么样?
1.判断:辨周长
师:哪幅图测量的是周长?说说理由。
(学生观察,说出两幅图测量的本质。量树桩的高度是一条线段的长度,只有封闭图形有周长。)
2.选择:猜周长。
(课件出示长方形,给出长2米的数据)下面长方形的周长是多?
A.2米 B.4米 C.6米
师:只有一个数据,能选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吗?同桌互相交流。
生:C,第一个肯定不对,2米只是一条边的长度,4米也不对,只是两条边的长度。周长应该是4条边长度的和,肯定大于4米。
师:讲的真好!周长真的是6米。注意看,图形开始变了(课件演示长方形中间增加一条线),现在长方形的周长又是多少?
生:7米或8米。6米,周长是一周的长度,中间的这条线不属于一周,不能加。
师:我们用手指来描描一周。
师:如果里面再增加一些线,周长会变吗?
生:不会,周长是图形一周的长度,与里面的线没有关系。
(理解周长的概念的本质。)
3.拼图:算周长。
师:这个正方形一条边的长度是1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师:如果用两个同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又是多少?
学生观察,比较,在练习本上描一描,算一算。
师:是的,图形拼在一起,周长并不是简单的加一加哦。我们再看。(课件出示)
师: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会是什么结果?
A.①号长 B.②号长 C.一样长
学生可能回答:
1:①号长。
2:一样长,都是8厘米。
师:看来,周长要我们关注的是它的一周边线,不能被它里面的线、它拼的个数干扰。
(增加干扰,进一步突出周长概念的本质。突出面的大小与周长无关。)
四、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有关周长的知识,知道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你知道最早计算出地球周长的是谁吗?
师:这个人就是古希腊的埃拉托斯尼,2000多年前,他就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推算出地球的周长大约为4万千米,这与实际地球周长(40076千米)相差无几。关于周长的知识还有很多等着我们去探索呢!
(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