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与数据挖掘 上机实验_《数据挖掘导论》实验课——实验三、数据挖掘之决策树...

实验三、数据挖掘之决策树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掌握决策树的原理,

2. 熟练掌握决策树的生成方法与过程

二、实验工具

1. anaconda

2. sklearn

3. pydotplus

三、实验简介

决策树是一个非参数的监督式学习方法,主要用于分类和回归。算法的目标是通过推断数据特征,学习决策规则从而创建一个预测目标变量的模型。

四、实验内容

1. 自己创建至少2个向量,每个向量至少1个属性和1个类标号,根据向量生成决策树,并利用该决策树进行预测。如:

from sklearn import tree x = [[0, 0], [1, 1]] y = [0, 1] clf = tree.decisiontreeclassifier() clf = clf.fit(x, y) clf.predict([[2., 2.]]) clf.predict_proba([[2., 2.]]) #计算属于每个类的概率

要求根据要求随机生成数据,并构建决策树,并举例预测。

2. 对鸢尾花数据构建决策树,

(1) 调用数据的方法如下: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iris = load_iris()# 从sklearn 数据集中获取鸢尾花数据。

(2) 利用sklearn中的决策树方法对鸢尾花数据建立决策树

(3) 为了能够直观看到建好的决策树,安装 pydotplus, 方法如下:

pip install pydotplus

pydotplus使用方法

import pydotplus #引入pydotplus

dot_data = tree.export_graphviz(clf, out_file=none)

graph = pydotplus.graph_from_dot_data(dot_data)

graph.write_pdf("iris.pdf")#将图写成pdf文件

代码展示

决策树效果pdf

(4)(选做) 不使用sklearn中的决策树方法,自己编写决策树构建程序(建议用python语言),并对鸢尾花数据构建决策树。

五、实验总结(写出本次实验的收获,遇到的问题等)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python中构建决策树的函数方法,并用鸢尾花数据集的可视化看到了生成的决策树效果图。困难在于不太理解决策时具体的构建过程,经过多次试验,自动构建的决策树和自己预测的规律结果是保持一致的,这说明了决策树的实用性。下一步应该学习理解自己构建出决策树。

希望与广大网友互动??

点此进行留言吧!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