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lipse中图片大小用什么单位_传统葬礼中的哭丧棒用什么材质的好

传统葬礼中的哭丧棒,也叫哀杖、孝棒、孝子棍等,哭丧棒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史上最早关于哭丧棒的记载,源于《左传·襄公十七年》:“晏子居晏桓子之丧,粗衰,斩,苴絰带,杖,菅屦,食粥,居倚庐,寝苫枕草。”关于哭丧棒材质的选择,明·程登吉在《幼学琼林·卷三·疾病死丧》中云:“父之节在外,故杖取乎竹;母之节在内,故杖取乎桐。”足见古人对哭丧棒材质选择的讲究。那么现代人葬礼上的哭丧棒,究竟用什么材质的好呢?接下来一起看一下。

bfee47bec3f8f545d9331d683897b8eb.png

在中国农村的许多地方,仍然保留着传统土葬的习俗。那些盛行土葬的地区,葬礼上自然少不了哭丧棒。当地人对哭丧棒材质的选择,多会根据传统习俗而定。有的用竹竿、有的用桐杆、有的用柳杆,当然还有用带根高粱杆的。那么竹竿、桐杆、柳杆、带根高粱杆都有哪些寓意呢?

3f122af939f7e52e8f8378f325b66c73.png

依照传统葬礼习俗,葬礼上的每一件用品,都有其特定的寓意和文化内涵,诸如竹竿、桐杆的相同之处是:有节、中空。儿孙用竹竿、桐杆做哭丧棒,一方面表示逝者有“节”,品格高尚;另一方面表示逝者一生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用带根的高粱杆做哭丧棒,不仅表示逝者有“节”,还有落叶归根的寓意,此外,带根的高粱杆在农村比较多,便于丧家就地取材。儿孙用柳木做哭丧棒,一方面因为“柳”与“留”谐音,有表缅怀、挽留的寓意;另一方面沿袭古代“柳”送别的寓意,宋代著名词人柳永在《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描述,意在表达送别时难以割舍的情怀。

216b83de4cdc17db124670e1636f51a2.png

上述四种哭丧棒材质,究竟用哪一种好呢?想准确回答这个问题,着实有一定难度,毕竟各地丧俗不同,哭丧棒取材条件也不相同,断然说某种材质的好,是不严谨也不科学的。我们还是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依当地习俗选择合适的材质为好,诸如南方人多用竹竿、桐杆做哭丧棒,而北方人则多用柳杆及带根的高粱杆做哭丧棒。无论选用何种材质做哭丧棒,儿孙们敬重逝者、传承孝道、寄托哀思、亲情难舍的初衷是一样的。

231d84537e3e50ba98c4a86cd12e6949.png

如果说按照当地习俗确定材质,而丧家却没有该材质又该怎么办呢?依照传统葬俗,如果没有用于做哭丧棒的材质,丧家通常要去村里有材质的人家去砍,等砍够所需的材质后,还要付给人家些钱,寓意是儿孙拿钱买来的,老人可以放心使用。不但用别人家哭丧棒材料要给钱,就是用邻居家的铁锹挖墓穴同样也要给钱,钱给的多少无所谓,但是一定要给,因为老人已经走了,不能欠生者的人情债或经济债了,那样逝者在阴间会不得安生的,这跟很多地方“买水”的葬俗大概是一个道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