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定 教授 计算机,编译原理|精品课程|华东师范大学

历史沿革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从 1979 年秋季第一次招生本科生起就将《编译原理》课程定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最初,由 王西靖 教授请中科院软件所的 曹东启 教授来我校为数学和物理专业 77、78 级的本科生开设《编译程序构造》课程起至今已经有 30 个年头了。最初几年由 王西靖 教授主讲,教材就采用由 曹东启 教授翻译的、 David Gries 所著《数字计算机的编译程序构造》。 80 年代中期, 徐国定 教授从美国进修回国后就由 徐 老师主讲《编译原理》课程, 1989年 徐国定、杨宗源 编著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编译程序构造》的教科书,以后的十多年的教学主要就采用此书作为教材。九十年代初,由 杨宗源 教授主讲《编译原理》的课程至今,先后采用过 侯文永 教授编著的《编译原理》 和 胡伦俊 教授编著的《编译原理》教科书作为课程的教材。 2002 年 徐国定 教授编著了由清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编译原理》的教科书, 2003 年 杨宗源 教授编著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编译原理习题精选分析与解答》的教学参考书。 在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生开设《编译原理》课程的同时,我们为继续教育学院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编译课程,黄海涛、窦亮、谢瑾奎、石东昱 等老师主讲了课程。

在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已经成为一个很好的传统。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形式语言、自动机理论与编译的关系,注重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和运行时存储管理等难点的讲解。同时给出一个精简的高级语言要求学生完成编译程序的设计和实现。从 2004 年起,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我们将原来在一学期同时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编译原理》课程拆分成在 第六学期先讲授理论知识,第七学期专门开设了《编译原理实践》课程,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和实现一个小而完整的编译器。

正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改进,始终将目标定在国内外先进的地位上,近年来,《编译原理》的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在学生评教中处于前列。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