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新版VDA6.5产品审核方案基于风险矩阵分析的结果?

问
为什么说新版VDA6.5产品审核方案基于风险矩阵分析的结果?
答

制作产品审核方案时,首先明确输入准则及突发事件,然后进行风险矩阵分析,最后确定哪些产品进行产品审核,明确审核目标、资源、及准则。
什么是产品审核,简单的说,就是站在客户的立场,以客户的眼光,判定产品的质量水平。以下的GIF图片来说明一下:
对比一下看:
新版VDA6.5-2020产品审核过程规定产品审核的流程:
-审核方案
-审核计划
-产品审核的实施
-审核报告
-启动审核后续活动
什么是审核方案呢?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标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审核方案不同于审核计划,通俗来讲就是对一个年度的产品审核进行规划,而审核计划是对一次的审核进行日程安排。具体详见《审核方案与审核计划到底有什么不同》。
在制定审核方案时首先输出审核准则,需要考虑下列基本输入准则,也可能有其他补充:
-顾客要求(已规定的),具体是图纸、技术规范、质量协议中;
-企业所认知的、作为顾客满意度重要组成部分的顾客期望(未规定的),产品审核就是站在客户的立场进行的,所以顾客满意度调查的结果是最重要的输入;
-内部规范,内部的质量标准与要求;
-内部与外部顾客投诉(如:早期失效、保修数据、现场数据),顾客的投诉一定要输入产品审核准则,如果产品审核计划中的质量特性缺少客户的投诉项目,是万万不可以的,那产品审核将失去意义;
-风险研究得到的认识(例如:FMEA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顾客满意度调查与测试报告的结果;
-以前产品审核的结论与措施;
-法律要求,或法律规定的检测;
-战略重要性,对组织的潜在风险。
此外,在策划中还需考虑到工厂的内部条件/突发事件,例如:
-机器、设备更换;
-人员更换、代理、班次;
-搬迁、供应商更换;
-难以识别/掩盖的偏差;
-产品的技术特性(复杂程度);
-产品变种;
-批次规模(大批量、小批量、手工生产);
-生产线(生产工艺的变更);
-没有能力的生产和测量过程。
将产品审核准则列入风险矩阵中确定产品审核的优先级。
审核方案的确定基于风险矩阵的结果,如图所示,坚向是产品系列,横向是风险评价因素,包括战略重要性、顾客投诉等,1分表示低风险、3分表示中度风险,9分表示高度风险。
评价分数越高,风险就越高,最后综合评价是否需要产品审核,但没有绝对的分值确定产品审核。
对所有输入准则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最终分数确定产品审核的优先顺序,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入其它的输入准则。
根据以上风险矩阵的结果,制作产品审核方案。
审核的产品是分层别的,从上到下进行展开,整车、系统、组件及零件。
根据审核准则,明确审核的目的,如满足产品耐久性工要求。审核的资源是具体的,根据审核目标配置相关的资源,如最后一项满足耐久性要求,所以要配置台架试验台。审核人员是有资质要求的,审核进度计划需要排定,审核准则是有针对性的。
根据以上的案例,可以按如下方法制定审核方案:
-对动力总成 1.6 TD 77kW 进行一次审核,其目的是按生产计划对其进行重新鉴定;
-在策划周期内,没有计划对动力总成 1.9 FDQI 进行审核;
-计划对其他产品进行审核。
-由输入准则导出的产品审核目标(例如:“内部空间质量感观检验”、“总成 XYZ 运转平稳性证明”等)应当作为制定审核计划、选择审核员、确定审核范围等的标准。
综上所述,鲜老师认为制作产品审核方案时,首先明确输入准则及突发事件,然后进行风险矩阵分析,最后确定哪些产品进行产品审核,明确审核目标、资源、及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