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生产3位数的流水号_Java互联网架构-彻底征服BAT面试从全局ID开始

本文探讨了多种生成全局唯一ID的方法,包括数据库自增序列、UUID、Redis原子操作和Twitter的Snowflake算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如数据库序列的性能低、UUID的长度问题、Redis的依赖性和Snowflake的高效有序性。通过对比,有助于选择适合特定业务场景的ID生成策略。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欢迎关注头条号:java小马哥

周一至周日早九点半!下午三点半!精品技术文章准时送上!!!

精品学习资料获取通道,参见文末

c4e7dc2e5c0291e3b01358c5e980feb7.png

常见的生成全局唯一id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分布式系统中全局唯一id是我们经常用到的,生成全局id方法由很多,我们选择的时候也比较纠结。每种方式都有各自的使用场景,如果我们熟悉各种方式及优缺点,使用的时候才会更方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常见的生成全局唯一id的方法

本文主要讨论

常见的生成全局唯一id有哪些?

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1. 使用数据库自动增长序列实现

使用数据库的自动增长来实现,算是常见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数据库内部可以确保生成id的唯一性。

优点:

1)实现简单

2)id是有序的,对于有排序需求的比较有利

缺点:

1)依赖于数据库数据插入,性能比较低

2)对数据库有依赖,每种数据库可能实现不一样,数据库切换时候,涉及到代码的修改,不利于扩展

2. 使用UUID实现

也是比较常见的解决方案,uuid全球唯一。

优点:

1)代码简单

2)性能比较好

3)对其他无依赖,方便扩展

缺点:

1)uuid是一段很长的字符,没有排序的,无法保证按顺序递增

2)uuid比较长,存储在数据库中占用的空间也比较大,不利于检索和排序

3)生成的数据比较长,数据量大的情况下,对传输效率也会有影响

3. 使用redis实现

我们可以使用redis的原子操作** INCRINCRBY**来实现,redis性能也比较高,若单机存在性能瓶颈,无法满足业务需求,可以采用集群的方式来实现。

多个集群之间增加步长来避免生成id重复的问题,如有5台redis:

第1台生成:1、6、11、16

第2台生成:2、7、12、17

第3台生成:3、8、13、18

第4台生成:4、9、14、19

第5台生成:5、10、15、20

redis重启的时候,数据可能会丢失,可以在生成的id前面加上一个时间戳来做到唯一性。

优点:

1)性能比较高

2)生成的数据是有序的,对排序业务有利

缺点:

1)依赖于redis,需要系统引进redis组件,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4. 使用Twitter的snowflake算法实现

这个是twitter的一个全局唯一id生成器,结果是一个long型的ID。其核心思想是:使用41bit作为毫秒数,10bit作为机器的ID(5个bit是数据中心,5个bit的机器ID),12bit作为毫秒内的流水号(意味着每个节点在每毫秒可以产生 4096 个 ID),最后还有一个符号位,永远是0。具体实现的代码可以参看https://github.com/twitter/snowflake

直接上代码:

package com.yjd.comm.util;/**

* Created by pc on 2017/8/16 0016.

*/

/**

* Twitter_Snowflake

* SnowFlake的结构如下(每部分用-分开):

* 0 -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 - 00000 - 00000 - 000000000000

* 1位标识,由于long基本类型在Java中是带符号的,最高位是符号位,正数是0,负数是1,所以id一般是正数,最高位是0

* 41位时间截(毫秒级),注意,41位时间截不是存储当前时间的时间截,而是存储时间截的差值(当前时间截 - 开始时间截)

* 得到的值),这里的的开始时间截,一般是我们的id生成器开始使用的时间,由我们程序来指定的(如下下面程序IdWorker类的startTime属性)。41位的时间截,可以使用69年,年T = (1L << 41) / (1000L * 60 * 60 * 24 * 365) = 69

* 10位的数据机器位,可以部署在1024个节点,包括5位datacenterId和5位workerId

* 12位序列,毫秒内的计数,12位的计数顺序号支持每个节点每毫秒(同一机器,同一时间截)产生4096个ID序号

* 加起来刚好64位,为一个Long型。

* SnowFlake的优点是,整体上按照时间自增排序,并且整个分布式系统内不会产生ID碰撞(由数据中心ID和机器ID作区分),并且效率较高,经测试,SnowFlake每秒能够产生26万ID左右。

*/

public class SnowflakeIdWorker {

// ==============================Fields===========================================

/**

* 开始时间截 (2015-01-01)

*/

private final long twepoch = 1420041600000L;

/**

* 机器id所占的位数

*/

private final long workerIdBits = 5L;

/**

* 数据标识id所占的位数

*/

private final long datacenterIdBits = 5L;

/**

* 支持的最大机器id,结果是31 (这个移位算法可以很快的计算出几位二进制数所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

*/

private final long maxWorkerId = -1L ^ (-1L << workerIdBits);

/**

* 支持的最大数据标识id,结果是31

*/

private final long maxDatacenterId = -1L ^ (-1L << datacenterIdBits);

/**

* 序列在id中占的位数

*/

private final long sequenceBits = 12L;

/**

* 机器ID向左移12位

*/

private final long workerIdShift = sequenceBits;

/**

* 数据标识id向左移17位(12+5)

*/

private final long datacenterIdShift = sequenceBits + workerIdBits;

/**

* 时间截向左移22位(5+5+12)

*/

private final long timestampLeftShift = sequenceBits + workerIdBits + datacenterIdBits;

/**

* 生成序列的掩码,这里为4095 (0b111111111111=0xfff=4095)

*/

private final long sequenceMask = -1L ^ (-1L << sequenceBits);

/**

* 工作机器ID(0~31)

*/

private long workerId;

/**

* 数据中心ID(0~31)

*/

private long datacenterId;

/**

* 毫秒内序列(0~4095)

*/

private long sequence = 0L;

/**

* 上次生成ID的时间截

*/

private long lastTimestamp = -1L;

//==============================Constructors=====================================

/**

* 构造函数

*

* @param workerId 工作ID (0~31)

* @param datacenterId 数据中心ID (0~31)

*/

public SnowflakeIdWorker(long workerId, long datacenterId) {

if (workerId > maxWorkerId || workerId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String.format("worker Id can't be greater than %d or less than 0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