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中科学计数法以及近似数的问题。


把一个数改写成a×10ⁿ(1≤a<10)的形式叫做科学计数法。这里要注意a的大小。


把-1250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1.25×10⁶读作:一点二五乘十的六次幂的相反数,不能读作负一点二五乘十的六次幂,因为a是必须是正数。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5)³ ×40000。
错误答案:-500×10⁴。
-125×40000不能先把40000表示为4×10⁴,然后把-125和4相乘。
正确做法是先得-125×40000=-5000000,然后用科学计数法表示-5000000为-5×10⁶,读作:五乘十的六次方的相反数。


在a×10ⁿ(1≤a<10)中a这个数从左起第一个一直到最后一个都是有效数字。
5.010×10⁴有效数字是4个,分别是5、0、1、0。
-1.2500×10⁶的有效数字是5个,分别是1、2、5、0、0。
整数的有效数字是从左起第一个一直数到最后那个,小数的有效数字是从左起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开始数到最后一个。


5.010×10⁴精确到( )位。
很多孩子的答案是“千分位”,这是不对的。在判断一个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的精确度时,我们要看a的最后一位在原数中所在的位置。首先,我们把5.010×10⁴还原得到50100,这时我们看到a的最后一位在原数中位于十位,因此5.010×10⁴精确到十位。
1.2345×10⁶精确到( )位。
首先把这个数还原得到1234500,a的最后一位是5,5在百位,因此1.2345×10⁶精确到百位。
同样的道理,13.58亿精确到的是百万位而不是百分位。


把1243578保留4个有效数字取近似数。
错误答案:1243。很多孩子知道这是错的,但是不知道正确的应该怎么写,这种题目教材上没有重点讲。
正确做法:第一步把原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第二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a保留4个有效数字。1243578=1.243578×10⁶,保留4个有效数字即保留到“3”,那就看“5”,这里是进,因此结果为1.244×10⁶。
把1243456精确到千位。
很多孩子把这题跟小学知识“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搞混淆了。如果你给出的答案是1243000那就错了,因为1243000这个数精确到的是个位。
正确的做法,先把原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1.243456×10⁶,然后看千位“3”后面是“4”要舍掉,因此为1.243×10⁶。
好,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阅读,再见!
习题
七年级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练习40道!抽空打印练一练!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初一(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数轴、绝对值培优拔高练习题1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