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知乎老鱼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大家好,鉴于最近很多小伙伴不断在后台私信我问我关于水槽选哪家,尺寸如何选,台上台下盆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搞得老鱼都不好意思拖更啦,所以今天就着重来聊一下台上台下盆如何选择,还有台上台下盆之间的差异点。
首先,先给大家看两个经典款式的方形双槽:


差异一、造型设计的差异:
首先,从视觉观感上来说,台下盆的一体性更强,也更加隐蔽,而且相同的水槽尺寸下,台下盆得益于取消了台控、龙头的安装面板,整体的容积是要更加地大;
而台上盆发造型由于多出了水边,造型更加地突出,相比于不锈钢水槽的台上盆,石槽由于其厚实的水边,看起来更加地有力量感,造型方面也可以更加地多样化,例如水槽面板上的R角可以做得非常精细,使得水槽的线条感更加地优美;
差异二、水槽的安装性差异:
有过装修经验的兄弟一定会知道,在装修的时候,台下盆往往是比台上盆要更难安装,首先,厨房台面的开孔尺寸必须跟水槽的内径(如下图)一致,偏差基本不能超过±2mm,而且转角的大小也需要与水槽本身匹配,否则......

又或者是......

所以台下盆的安装难度确确实实是要比台上盆要高出许多;
相比之下,台上盆则没有此类的担忧,直接台上盆的外形尺寸长宽减去20mm就是开孔的尺寸,在把水槽放置妥当后用玻璃胶进行封边即可,非常的简单,所以装修师傅在进行水槽推荐时一般会优先推荐台上盆而不是台下盆的原因,说到这大家也应该明白了;
差异三、通用性适配
眼力好的小伙伴应该能够发现,其实台上盆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台上盆由于自带台控、龙头安装孔与面板,所以并不需要在我们的台面上面钻孔,相反,收治于制造工艺以及结构,龙头一般只能安装在我们的台面上,倘若以后想更换台上盆,那么你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台面孔发呆了;

当然,我们始终是要带着辩证的眼光来看问题,台上盆就一定是好的了吗?这个时候又要引用我最喜欢的电影头文字D里面的一句台词:“咁又未必~”;
差异四、台上台下盆的工艺差异
石英石水槽的成型工艺,其实就是树脂成型工艺,而大家都知道,树脂成型是往往伴随着收缩,树脂收缩程度以及好坏往往决定了定型后水槽整体的尺寸精度以及平面精度,树脂收缩时不可控但又有规律可循,所以,正是这个特性决定了台上盆,或者说是推荐以台上盆形式安装的石英石水槽的一个难以避免的工艺问题,那就是水板变形;
市面上一般的台上盆水边都有30至35mm;龙头孔面板处甚至有80mm的一个宽度,这些大平面往往都是目前石英石水槽的工艺难点,所以水槽在出厂的时候会将水边的背面精加工一刀,以保证安装时的平整度;

但是正面的产品外观面则会随着树脂的收缩而发生变形,严重的还会发生下图所标示的下榻:

所以大家这里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宽水边(30mm以上)的石英石水槽适合做台上盆而,窄水边(25mm以内)的水槽一般适用于做台下盆:

无非还是从产品的工艺角度以及消费者的使用角度来考虑,所以在这里我非常不赞同天猫上面一些品牌所宣称一盆多用这样的石槽销售观念,石英石水槽作为一个拥有着高技术门槛的工业产品,不单是材料成型方面的工艺,还是产品造型设计的工艺,其实都是有着一门学问在里面。
关于台上盆与台下盆如何选择的答案,相信很多小伙伴们心里都有谱了,老鱼在这边用简单几句话总结一下:
1)台面不宽(≤600mm)的小伙伴,台上盆是你唯一的选择,多使用石英石水槽的花式表配件增加容积率利用率,而且在选择龙头款式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可抽拉款式,你会回来感谢我的;
2)台面宽度正常(600mm~650mm)的小伙伴,台下盆以及台下盆的选择主要就是看个人喜好了,我这边推荐如果台面用的是比较漂亮而且耐用的,如杜邦石、赛丽石等,那么水槽大可以选择相同相近色系的台下石英石水槽,这样搭配起来会更加的和谐;但是如果台面只是一般的人造石,那么一款漂亮的台上石英石水槽则会成为你在家庭聚会时厨房里面吸引闺蜜好友的最大亮点~
3)台面超级宽(≥650mm)的壕,我个人推荐采用大尺寸的台下石英石水槽,因为这样你的水槽的容积会进一步扩大,当你把一大家人的碗筷、煮饭用的锅全部丢进去都还有大半盈余的时候,你会感动发自内心深处的满足。
呼,码字不易,这期的石英石水槽产品设计与人机工程学浅析终于讲完了,下一期,如无意外的话老鱼将会为大家带来德国系水槽与意大利系的水槽设计语言上的差异,也给大家说一说德国铂浪高与意大利品牌艾乐琪背后的一些故事,喜欢想了解的老铁们欢迎点赞关注走一波~
同时也欢迎老铁们私信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