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信号越界怎么回事_心电信号产生

心电信号产生

当心肌细胞受到一定强度刺激时,将发生一系列的细胞内、外离子流动,产生膜电位变

化,称为动作电位,即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过程。分为去极化的

0

相和复极化的

1

2

3

相,

4

相为静息期。

0

(去极化期)

心肌细胞受刺激时钠通道开放,

细胞膜对

Na+

的通透性急骤升高,

使细胞外液中的大量

Na+

渗入细胞内,膜内电位从静息状态的

-90mV

迅速上升到

+30mV

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即

0

相,

0

相非常短暂,

仅点

1-2ms

这种极化状态

的消除称为除极(

depolarization

)

。相当于心电图

QRS

波群的前半。

波形产生

1

相(早期快速复极相)

:心肌细胞经过除极后,又逐渐恢复负电位称为复极,动作

电位到达顶峰后,立即开始复极,在复极开始到达零电位形成

1

相。因为此时

Na+

的内流已锐减,细胞膜对

K+

Cl-

的通透性增大,引起

K+

的外流和

Cl-

的内流,其

K+

外流是主要的,使膜内电痊快速自

+20mV

下降至

0

线形成

1

相。约占

10ms

相当心电图

QRS

波群的后半部。

2

相(平台期)

:为缓慢复极化阶段。表现为膜内电位下降速度大减,停滞于接近零

电位的等电位状态,形成平台。此期持续时间较长,约占

100

150ms

,在膜电位低

55

40mV

时,膜上的钙通道激活,使细胞外

Ca2+

缓慢内流,同时又有少量

K+

外流,致使膜内电位保持在零电位附近不变。相当于心电图的

S-T

段。

3

(快速复极末相)

此期复极过程加速,

膜内电位较快下降至原来的膜电位水平,

主要由于膜对

K+

的通透性大大增高,

细胞外

K+

浓度较低促使

K+

快速外流。

相当心

电图的

T

流。

4

相(静息相)

:通过细胞膜上的钠

-

钾泵活动加强,使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得到

恢复至静息状态水平。相当于心电图

T

波的等电位线。

4

相的开始相当于复极过程完毕,心室舒张期由此开始。

波形产生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