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集群工作原理_解析k8s中工作节点组件和集群通信原理


文章首发

解析k8s中工作节点组件和集群通信原理

本文会分析node节点的两个组件(kube-proxy和kubelet)同集群如何建立通信的过程。 这两个组件其实已经覆盖了从集群外(非POD形式)和集群进行通信的所有可能,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两个组件的特点: - kube-proxy:只是做client和集群进行通信 - kubelet:即作为客户端去监听和获取集群中的信息,又要作为服务端让集群获取这个node节点上的pod信息

前两部分我们会简单的科普一下SSL的过程和k8s中通过RBAC进行认证的内容,因为这两部分内容属于看懂后续两部分的基础,如果对这两部分内容比较熟悉的同学可以跳过。

为了增加阅读体验,我把有过多代码的放到另一个文件里面,文章中相应的部分通过链接的方式。

一、密不透风:SSL的过程

27b24c5406588da51c613729e8d9a1e2.png
SSL的过程

首先如果要想有一个CA机构签发的证书的话,会自己生成私钥,然后通过私钥证书签名请求(CSR)让CA去签名,这个证书签名中会包含服务端的一些信息(比如common name、organization等)还有公钥。

CA收到证书签名请求(CSR)之后,会生成一个证书,证书内容包括申请者的信息,CA的信息以及申请者公钥,然后会用CA的私钥进行加密,然后把证书给服务端。

当客户端想要和服务端进行SSL连接的时候要先要发个申请连接的请求。

然后服务端就会把通过CA签发的证书给客户端。

客户端用CA的证书去验证服务端的证书是否正确(一般CA证书会内置在操作系统中,这也是为什么第0步骤会用虚线表示)

客户端验证通过后会用证书中的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保证安全。

注: - 这里只是说的单向SSL过程,如果是双向的话客户端也要有自己的证书 - 验证证书通过后之后,客户端和服务端会协商一个对称加密进行通信,因为非对称加密太慢了。(因为对称加密的过程对本文没影响,所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找资料或者和我探讨交流) - 这里为了照顾大多数读者,没有细致的深入,比如CA怎么签发的服务端证书。考虑到本文主要讲k8s的,不是讲加密的,这里没有重点写出

附加几个生成密钥和查看的命令: - 生成私钥:openssl genrsa -out helios.key 1024 - 通过私钥生成公钥:openssl rsa -in helios.key -pubout -out helios.pem - 生成证书签名请求:openssl req -key helios.key -new -out helios.req - CA签发证书:openssl x509 -req -in helios.req -CA cacertificate.pem -CAkey caprivate.key -out helioscertificate.pem - 查看证书签名请求文件内容:openssl req -in helios.req -noout -text - 如果不想自己懒得尝试命令可以看看我的输出

二、各司其职:RBAC是什么

RBAC的本质就是给不同的用户不同的角色,角色代表的权限,是由k8s本身定义的,用户代表的访问集群的“人”。

所以要理解RBAC就要理解k8s中有几种用户,角色怎么控制权限,以及用户和角色之间如何绑定的,下面我们就来一个个的看。

2.1 k8s中的用户

在k8s中,用户从宏观上就可以分为两种,集群内的用户以及集群外的用户: - 集群内的用户:serviceAccount - 集群外的用户:User

集群外的user就是能通过HTTP请求体中拿到, 对于集群内的用户认证信息怎么拿到呢,我们来看个kube-system命名空间下面的coredns这个serviceAccount的定义,我们能看到它有一个secrets字段,这个字段的name字段就是指定的secrets的名字,也就是说如果某个POD声明使用了这个serviceAccount,就会把这个serviceAccount对应的secrets挂载到POD里面,这个secrets对应的定义在这里。在POD中挂载的目录为:/var/run/secrets/http://kubernetes.io/serviceaccount/,我们可以使用下面命令查看这个pod有没有访问某个api的权限:

kubectl  exec -ti centosb -n helios-ns bash
CA_CERT=/var/run/secrets/kubernetes.io/serviceaccount/ca.crt
TOKEN=$(cat /var/run/secrets/kubernetes.io/serviceaccount/token)
NAMESPACE=$(cat /var/run/secrets/kubernetes.io/serviceaccount/namespace)
curl --cacert $CA_CERT -H "Authorization: Bearer $TOKEN" "https://kubernetes.default.svc/api/v1/namespaces/$NAMESPACE/pods/"

在k8s中为了简化一系列用户有相同权限的操作,提出了Group的的概念,就是能给一个组的成员绑定角色,所以Group是个逻辑的概念,是对一组用户的抽象。这里我们先有个印象后面还会提及到。

2.2 RBAC中角色

角色就是一组权限的集合,我们可以看一下system:coredns这个角色的例子:yaml文件地址 对于system:coredns这个集群级用户来说,有对apiGroups为""下面endpoints、services、pod、namespaces的list和watch的权限。

2.3 RBAC的用法

k8s通过RBAC将权限的使用者和角色分离,提供四个新的资源,分为两组,分别为: - rolebindings/roles: 针对单个namespace下面的资源,比如说endpoints、services等 - clusterrolebindings/clusterroles: 除了针对rolebindings/roles的功能外,还有集群级别的资源,比如说namespace、pvc等

我们可以看一下system:coredns这个clusterrolebinding的yaml定义:yaml文件地址 上述的ClusterRoleBinding就是将kube-system下面的coredns用户(ServiceAccount)和system:coredns进行绑定使之有对应的权限。

现在对于RBAC的基本概念就解释完了,其实RBAC还是很容易理解的,这里提出两个问题供读者思考: - rolebindings能和clusterroles绑定么 - clusterrolebindings能和roles绑定么

三、抛砖引玉:kube-proxy和集群通信的过程

0a7ef245fe514656c3e69b19bc5c4a67.png

3.1 启动前需要的手动配置

  1. 创建证书签名请求kube-proxy-csr.json
  2. 通过ca的证书、私钥以及上一步的证书签名请求生成kube-proxy的私钥和证书
cfssl gencert -ca=/opt/k8s/work/ca.pem 
  -ca-key=/opt/k8s/work/ca-key.pem 
  -config=/opt/k8s/work/ca-config.json 
  -profile=kubernetes  kube-proxy-csr.json | cfssljson -bare kube-proxy
  1. 通过set-cluster设置集群信息(比如设置为kubernetes),放在kube-proxy.kubeconfig文件中(这个时候的kube-proxy.kubeconfig的内容:kube-proxy1.kubeconfig)
  2. 设置访问集群的用户为kube-proxy,放在kube-proxy.kubeconfig文件中(这个时候的kube-proxy.kubeconfig的内容:kube-proxy2.kubeconfig)
  3. 创建上下文(将第4步和第5部的进行绑定即,用kube-proxy去访问kubernetes集群),使用kube-proxy.kubeconfig文件中。(这个时候的kube-proxy.kubeconfig的内容:kube-proxy3.kubeconfig)
  4. 在kube-proxy的配置文件中,配置访问apiserver的客户端(clientConnection.kubeconfig)
  5. 使用第5步创建的上下文,这个时候的kube-proxy.kubeconfig文件内容为最终状态kube-proxy.kubeconfig

在集群中针对kube-proxy会有如下的RBAC规则:通过system:node-proxier这个CRB将用户system:kube-proxy和ClusterRole进行绑定.

3.2 启动之后

  1. kube-proxy通过启动前生成的kube-proxy.kubeconfig和apiserver通信
  2. apiserver通过内置的RBAC判断用户权限
  3. 认证和授权结束,可以通信

四、千呼万唤始出来:kubele和集群通信的过程

kubelet和kube-proxy的区别就是,kube-proxy仅仅是作为和集群通信的库户端,但是kubelet既要做客户端(和集群通信)又要做服务端(供apiserver收集pod的日志等)。

kube-proxy生成一份客户端证书之后在各个node上是能通用的。kubelet的服务端证书中必须能表示这个node的身份(所以在kubelet证书里面有节点相关的CN信息)。

kubelet和kube-proxy有一些不相同的地方就是kubelet代表的是一个node节点,所以他的证书要能唯一标识(证书中的CN字段system:nodes:http://172.27.xxx.xxx)。

为了避免手动为每个节点手动创建个证书,所以k8s的1.4版本中引入了bootstrap(Add proposal for kubelet TLS bootstrap),bootstrap的目标就是省去上述这么多手动搞证书的步骤,把这个过程内置在k8s里面,基于bootstrap的过程如下:

4.1 启动前的配置

3e2df70d4663b43e4474c2f651ec1999.png

4.1.1 生成token

因为最开始的kubelet是没有证书的,这时候就要通过一个唯一的token的去和api-server通信,这个token的权限是比较低的。

token的格式为[a-z0-9]{6}.[a-z0-9]{16}(例如abcdef.0123456789abcdef)token的格式分为两个部分tokenID和(.)secret - tokenID是public信息,比如是会作为用户名system:bootstrap: - secret只能给信任的第三用,作为认证信息 可以通过kubeadm来简化这个流程

# /opt/k8s/bin/kubeadm token create 
> --description helios-test 
> --groups system:bootstrappers:k8s01 
> --kubeconfig ~/.kube/config
379jgz.xc7l8qnzwrw10obr

4.1.2 创建secret

secrets有下面几种类型: - Opaque: 单纯的通过把base64去encode密码,安全性不高 - http://kubernetes.io/dockerconfigjson:用来存储私有docker registry的认证信息,详情见registry-secret-existing-credentials。 - kubernetes.io/service-account-token:用来存储注入给pod的认证信息 - bootstrap.kubernetes.io/token: 专门用于bootstrap的

secret的格式:bootstrap-token-secret-format 当然这个secret有几个要求: - 必须在kube-system的命名空间下 - 比如以bootstrap-token-开头 - secret的类型必须是bootstrap.kubernetes.io/token 我们来验证一下:

# kubectl get secrets -n kube-system | grep bootstrap-token-
bootstrap-token-379jgz                           bootstrap.kubernetes.io/token         7      4h12m

bootstrap-token-379jgz这个secret的内容为:bootstrap-token-secret 其中usage-bootstrap-*用于说明secret的目的: - usage-bootstrap-authentication:这个token能作为认证token

auth-extra-groups:为该token的扩展认证:

echo -n "c3lzdGVtOmJvb3RzdHJhcHBlcnM6azhzMDE=" | base64 --decode
system:bootstrappers:k8s01

4.1.3 设置RBAC规则

  • 授予kubelet创建CSR的权限: kubelet-bootstrap-crb、kubelet-bootstrap-cr
  • 授予过期轮换client证书的权限:node-client-cert-renewal
  • 授予过期轮换server证书的权限: node-server-cert-renewal

4.1.4 设置集群参数

kubectl config set-cluster kubernetes 
      --certificate-authority=/etc/kubernetes/cert/ca.pem 
      --embed-certs=true 
      --server=${KUBE_APISERVER} 
      --kubeconfig=kubelet-bootstrap-${node_name}.kubeconfig

4.1.5 根据第一步的token添加用户

kubectl config set-credentials kubelet-bootstrap 
      --token=${BOOTSTRAP_TOKEN} 
      --kubeconfig=kubelet-bootstrap-${node_name}.kubeconfig

4.1.6 设置上下文参数

kubectl config set-context default 
      --cluster=kubernetes 
      --user=kubelet-bootstrap 
      --kubeconfig=kubelet-bootstrap-${node_name}.kubeconfig

4.1.7 设置默认上下文

kubectl config use-context default --kubeconfig=kubelet-bootstrap-${node_name}.kubeconfig

4.1.8 配置各个组件参数

设置kubelet的启动参数:

bootstrap-kubeconfig=/etc/kubernetes/kubelet-bootstrap.kubeconfig

因为comtroller-manager负责签发证书,所有comtroller-manager的启动文件中要有CA的相关信息

cluster-signing-cert-file="/var/lib/kubernetes/ca.pem"

4.2 启动过程

56d9d8b49b97f2ad8b328b74f970f961.png

其实是先去找kubeconfg文件,如果找不到就会使用bootstrap-kubeconfig去开始bootstrsp的过程:

4.2.1 第一次CSR的过程(申请client证书)

  1. kubelet在node节点上生成clinet.key,然后把公钥和bootstrap-kubeconfig发送出去
  2. api-server对请求进行认证,通过后创建CSR
  • api-server从bootstrap-kubeconfig文件中提取出token。
  • kube-system的ns下,寻找bootstrap-token-的secret
  • 用户为system:bootstrappers:,因为属于system:bootstrappers组下面,有创建CSR的权限
  • 创建CSR
  1. controller-manager监听到了有CSR,并且这个用户有自动approve的权限,就颁发证书
  2. kubelet通过watch看到创建的CSR变为了issued状态,就通过拿CSR中status.certificate的字段,然后base64解码变为本地文件

第一次CSR之后,就已经在kubelet的启动参数的--kubeconfig=路径中生成了访问apiserver的kube-config文件,为kube-config 我们可以看看证书中,用户的名字(CN):

# cfssl certinfo -cert /etc/kubernetes/cert/kubelet-client-current.pem
{
  "subject": {
    "common_name": "system:node:k8s01",
    "organization": "system:nodes",
    "names": [
      "system:nodes",
      "system:node:k8s01"
    ]
  },
  ...
}

现在的用户就变为system:node:k8s01,组变为system:nodes了

4.2.2 第二次CSR的过程(申请server端证书)

  1. 用上述生成的kube-config文件去访问apiserver
  2. apiserver通过RBAC查看该用户是否有创建CSR的权限(crb为:node-client-cert-renewal, approve-node-server-renewal-csr都给绑了)
  3. 出于安全问题,因为这一步就相当于注册node的过程,所以要手动apporve
  4. 真正给颁发证书的还是controller-manager
  5. kubelet通过watch看到创建的CSR变为了issued状态,就通过拿CSR中status.certificate的字段,然后base64解码变为本地文件

文章讨论入口

如果您觉得有什么不理解,或者觉得文章有欠缺的地方,请您到这里提出。我会很感谢您的建议也会解答您的问题。

参考:

  • 【翻译】:Kubernetes TLS bootstrapping
  • Kubernetes TLS bootstrapping 那点事
  • 使用 Bootstrap Token 完成 TLS Bootstrapping
  • Serving Certificates, Authent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
  • authentication
  • Kubernetes API 安全机制详解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