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p和python_PLisp: 集成在Python中的LISP语言实现 (2)

["set", q("x"), 1] # 将"x"赋值为1。注意,q(expr)是['quote',expr]的简写。

['+', ["-", 3, 2], 5] # (3-2)+5

["print", q("Hello world!")] # 输出"Hello world!"

这一篇将补充更多的函数,以使得这一“语言”更加完整。

首先补充"setq"函数。因为赋值函数"set"大多数需要将第一个参数(变量名)"quote"起来,避免求值。因此我们让"setq"不要自动求变量名的值。

# 函数定义:

@call_by_name

def setq(context, key, value):

context[key]=_eval(context,value)

return value

# 用例:

["set", q("x"), 5]

["setq", "x", 5] # 和上一个表达式效果相同。

看到,与set不同,setq用@call_by_name标记要求按名传入;而在内部,将value求值。

LISP语言中,整个程序是一系列的表,被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求值。它也允许顺序结构。这里,我定义"begin"函数,作为“顺序结构”。

# 函数定义:

@call_by_name

def begin(context, *exprs):

rv = None

for expr in exprs:

rv = _eval(context, expr)

return rv

# 用例:

[“begin",

["set", q("x"), 3],

["set", q("y"), ["+", "x", 5]],

["print", y],

]

"begin"函数取任意多个参数。求值时,会按顺序求出每个参数的值,返回最后一个参数的值,其他参数返回值将被忽略。

有了这个"begin"函数,我们可以把整个程序写在一整个大list中。可以看出,“begin”这个单词只是“语法糖”的作用,让人有“程序开始”,或者“块开始”的感觉,类似Pascal语言那样。

现在我们通过“begin”拥有了一种流程控制:基本的“顺序结构”。我们已经有"if"函数做条件判断。但是,目前我们没有定义“关系表达式”,因此"if"也无用武之地。下面定义"=="和"

# 函数定义:

@dc("==") # 别名

def equal(context, expr1, expr2):

return expr1==expr2

@dc("

def less_than(context, expr1, expr2):

return expr1

# 用例:

[“print",

["if", ["==", ["+", 3, 5], 8],

"It is all right.",

"Hey!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wrong!"

]

]

由于LISP是一种函数式语言,实际应用中一般用递归而不是循环。因此这里暂时没有实现。但实现循环结构是很容易的。

"let"函数允许用户定义局部变量。如LISP语言: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