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buffer 长度有限制么_建筑结构 | 模型优化后用钢量增加,还会继续么?

“大多数玩家从被群体接受或者从对群体的归属感中得到快乐。然而,好的玩家从他应付游戏里各种局面的能力中得到快乐。”

—— 约翰.费思

95f451ad0a1f3a3d998cbf104153fcfd.png

△ “清水园” 项目实景/ © 默认建筑工作室摄影:张超 / 结构设计:大白 郑炜鋆

有朋友时常会咨询项目结构计算模型能有多少优化空间。

他们常常这么问:

每平米用钢量能优化多少公斤?

听到类似问题,都会告诉他们:

不能只盯着用钢量指标。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一个关键材料的价格变化,彻底改变了以用钢量为主要控制目标的结构模型优化方式。

这个关键材料就是:

商品混凝土。

有关注过混凝土价格的朋友们应该能发现,近几年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

2b947ed45bb688c15c97aed0f05d0df2.png

△ 全国混凝土价格指数(来源:中国水泥网)

从上图可以看到,指数在2016年7月来到95.18的低位,并一口气在2019年1月涨到160.12的高点。

截至目前,该指数仍为146.94,相对16年的低点上涨了50%以上。

f6f23a3a1131e0e6e6a4d92df326ec1a.png

△ 福建地区C30混凝土综合价(来源: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从绝对价格来讲,以常用的C30混凝土为例,福州地区的综合价目前接近500/m3,近两年的价格一直维持在高位。

正因如此,只考虑用钢量作为模型优化的唯一控制指标是不够的,可能会得到与整体优化目标相悖的结果。

焦柯, 吴桂广等在《高层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探讨》(建筑结构2016年11月上)一文中的案例,可以直观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案例:

外部案例

论文中的某百米品字形高层住宅,地下1层,地上32层,底层层高为4.5m,标准层层高3m,结构平面布置如下图:

0a79b1a6bb6bf012fac143c3e299bbf0.png

△ 结构平面布置图

案例设计指标如下: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二类,特征周期为0.35s;

50年一遇基本风压为0.30kN/㎡,地面粗糙度为B类。

作者通过修改抗侧力构件(剪力墙与梁)的截面尺寸和调整局部的结构布置,使得结构方案在小震下的层间位移角分别满足1/700、1/800、1/1000,1/1300和1 /1600的限值,并且汇总出不同限制条件下,上部结构的材料用量,如下表所示:

▽ 不同层间位移角限值下材料用量对比

398efb788e63e51e9be7ff3262302444.png

如果我们把层间位移角限值从1/1600控制到1/800的过程,理解成为结构模型的优化调整过程,大家的心态变化可能是这样的:

位移角从1/1600到1/1300的过程中,用钢量随调整而降低,与预期目标相符,心里美滋滋;

1/1300到1/1000就开始奇怪了,钢筋用量从506吨上升到518吨,

模型优化后用钢量反倒增加了。

继续优化至1/800,上部总用钢量竟然还在增长,已经超出模型在1/1600时的指标了,OMG!!

仔细观察构件指标的细分项可以发现,过程中楼板的钢筋用量没啥变化;剪力墙用钢量随调整过程而降低;倒是因为梁钢筋用量相对升高较多,才使得总体用钢量持续增加。

要是我们全程只盯着用钢量指标,这时候心里难免要犯嘀咕了:

模型还有继续优化下去的必要么?

答案是,很有必要!!

这是因为,当我们把混凝土用量纳入评价范围,就会发现:

模型优化全过程的混凝土用量一直在持续降低。

如同下表所展示的那样:

材料总造价亦逐渐降低,模型优化是有意义的。

▽ 不同层间位移角限值下总造价对比

b95c59ea007e71d54f9541ae03e5010a.png

注:混凝土造价按500元/m3;

钢筋造价按5000元/吨

所以大白认为,模型优化的主要观察指标应该是:

混凝土用量与钢筋用量。

可能有的读者会怀疑,论文中的案例是否仅是个案?能否有其他案例能加以印证?

让我们看大白碰到的这个实例:

工程实例

某市17+1层的高层剪力墙住宅,建筑总高度约53.1m,标准层层高2.95m,带两层地下室;

平面由同一单体(长度24.6m)镜像拼接而成,结构中部设抗震缝断开。

主要设计指标如下: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三类,特征周期为0.55s,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

50年一遇基本风压为0.40kN/㎡,地面粗糙度为B类。

读者疑问如下:

施工图已经完成,业主做过预算后觉得造价太高,要求设计院进行进一步优化,想让大白帮忙看下,模型的优化空间有多大?

当时恰逢春节放假,大白只能简单试算了一遍,并告知相应结果。

读者模型的标准层如下图所示:

3cd976abd733a9a18ade21988a1c6e8d.png

△ 读者标准层方案

模型双向的层间位移角均由地震工况控制,未考虑连梁刚度不折减模型的情况下,X向的层间最大位移角为1/1635;Y向的层间最大位移角为1/1428,双向结构刚度均有较大富余。

2944acac23079508dc40f8081df108e9.png

△ 读者方案X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4fd53e6885740dd8fb6e5f0ce8cc545e.png

△ 读者方案Y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建筑平面近似为矩形,模型前两阶振型信息和地震作用最大方向角指标暗示着结构平面布置不太合理,体系的抗侧效率发挥不完全。

f64edcf10bff01548da860843a327b13.png

△ 读者方案振型信息

删除了平面内的低效墙体,增大了部分开间的框架梁跨度,同时把局部墙体置换成框架柱,得到如下调整方案:

96266c6ceaf45c001d3fa4c69b4c2b74.png

△ 大白标准层方案

调整后,振型信息顺眼多了,地震作用最大方向仍超15度,需补充该角度下的地震作用验算。

ba629ebe08728c0ea776a02f68e03263.png

△ 大白方案振型信息

X向的层间最大位移角优化为1/1032;Y向优化至1/1255,刚度富余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33dc31bc7e20f0a782c5e477b064a0d9.png

△ 大白方案X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0293799fccec6c5c2b9f4a7b9e216c51.png

△ 大白方案Y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大白把两个方案的平面叠合在一起,以方便大家进行比对:

de225b487d10b6e57020b6596daa7665.png

△ 两个方案标准层对比图

填充处为已删除墙纸

对比优化前后的材料用量,混凝土用量有效降低了7%,但钢筋用量上升了4.7%,总造价优化了2.58万元,与论文中的指标变化规律是相近的。

533999717e43f7b7ea1a3019ca0651be.png

细分抗侧力构件的用钢量指标,墙柱用钢量的优化伴随着梁钢筋用量增加,从而导致整体用钢量上升,印证了论文中材料用量指标的可靠性。

e88d8bb42883cf635c514512072b2e2d.png

由于仅是试算一遍,个别位置的布置方案还不太合理,且模型仍有进一步的优化空间,大白建议后续调整从以下两个方向入手:

1、若考虑连梁刚度不折减模型的指标结果,双向刚度仍有一定富余,可进一步优化结构布置;

2、两单体合并不设抗震缝,可以有效提高X向抗侧刚度。


内容来源:构思结构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