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情三农注意到,有一段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博士后,如今在重点大学任教,名为王福重的教授在视频节目的一段对话,最近在网络上火了起来。
其中视频中的主要观点就是
中国农民一身蛮力,对国家没有作用
甚至表示要“消灭”农民
对此,
亿万中国怒了!
说农民“一身蛮力,对国家没用”的人,用郭德纲的话说就是,如果不是国家管着,这样的人早就被打死了。
而且说出如此“大逆不道忘恩负义”话语的人,也值得被枪毙五分钟的。

中国农民贡献,无可替代
因为不管是历史演变过程还是现实经历都告诉我们,中国的农民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中的作用可谓是不可比拟,无可替代。
没有农民种地,城里人吃啥?要知道,中国的粮食消费之所以毫无后顾之忧,都是几亿农民的功劳。
没有农民进城盖房,城里人住啥?没日没夜奋战在建筑工地的一线工人不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老百姓?
没有农民进城做生意,城里人生活啥?不管是街边的早点摊位,还是日夜不息的外卖快递小哥,不都是农村来的?
吃滴穿滴用滴都没了,你还臭美啥?




中国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民贡献
但凡了解一下中国近现代史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以及城镇发展变化都应该知道,曾经的9亿农民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过多么巨大的牺牲。即便是在当前,我国的工业化程度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但是7亿农民依旧在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中国7亿农民中,有大约3亿是农民工,常年或者长期在城镇务工,为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城镇化建设,以及服务行业的繁荣作出巨大贡献。
另外我国农村还有4亿留守人员,其中有不少是我国农业以及粮食种植生产的主力军。中国每年高达6.5亿吨的粮食产量都是由他们汗水换来。
诚然,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化肥产量,供应量以及施用量的增加,对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机械化水平的完善以及农技水平的提升也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但是评判农民功绩时不要犯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毛病。
中国农民理应享受发展成果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观,历史是由人民来创造的!
而中国亿万的劳动大众是我国人民群众的最主要构成部分。
自始至终,新中国的发展壮大过程中,都不能没有农民,而到了现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一定成就,需要让全社会来分享建设成果与果实的时候,也不能够忘了农民。
如今的中国高铁网络遍布神州大地,农民工也好,种地农民也罢有资格也有条件来享受。
如今的物质精神生活供给历史最佳,7亿农民也能够享受到与城镇居民一样的物质以及精神文化追求。
笔者注意到,网络上有人用曹丞相的一句经典名言送给王教授——
见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