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 风险评价,MATLAB在小净距隧道塌方风险模糊层次分析评价中的应用

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510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Qingdao,Shandong 266510一、引言城市地铁大规模兴建的同时,浅埋隧道施工成为现今隧道建设的主要施工形式。浅埋隧道是指埋深较浅,围岩级别较差的暗挖隧道,塌方就是围岩失稳破坏的一种模式,浅埋隧道内部围岩较为破碎,更易于发生围岩失稳的情况,造成塌方。国内学者对隧道塌方风险的评价做了许多研究,如周建昆等[1]利用事故树理论,结合因素分析,编制了岩石公路隧道塌方分析事故树,对其进行了定性分析;王燕等[2]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钻爆法施工的隧道塌方风险进行了定性分析。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及计算过程层次分析法(AHP)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运筹学T.L.Saaty教授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目前,国内学者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各行各业进行分析,如黄建文等[3]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针对边坡稳定性的复杂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徐兵兵等[4]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南苕溪临安段水质时空变化规律;李永锋等[5]把可用性分为外观可用性、感知可用性和绩效可用性,提出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产品可用性评价方法,并以手机为例进行研究;徐杨等[6]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煤矿安全进行综合评价。但对浅埋隧道的塌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较少,笔者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小净距浅埋隧道塌方事故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造成塌方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二、小净距隧道塌方机理小净距隧道是指平行双线隧道间的中间岩柱厚度小于规范建议值的特殊隧道布置形式,一般指隧道两洞净间距小于1.5倍洞净的双线隧道。浅埋小净距隧道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压作用,两隧道内侧垂直压力均大于外侧,内侧侧压力则小于外侧,隧道净距越小,内外侧压力差值越大,偏压越显著。[7]浅埋条件下,隧道内外侧压差越大,洞内围岩越易出现变形失稳现象,严重时会导致塌方事故。故对此类隧道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时,除引起一般隧道塌方的常规原因之外,还应当特别注意隧道施工时的开挖工序、支护安排时间、循环进尺以及整体工序衔接等一系列影响小净距隧道岩柱稳定的因素。根据塌方机理可知,塌方是和剥落相类似的现象,只不过是塌方的规模以及造成的影响相比于剥落是较大的。那么就不难分析出造成塌方的原因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主要是不良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所造成的因素,这其中包括穿越不良地质的构造带、围岩强度低而造成的形变量大、不良地形地貌以及围岩岩体中地下水赋存量等等。而主观方面的原因则是由于人为地设计欠妥、施工不当而导致本可以避免的塌方意外发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三、实例应用通过对朝阳山隧道进行综合分析,根据隧道塌方的特点与性质,从地质、地形客观角度和人为设计、施工的主观角度分别对隧道塌方因素可能性进行评估。(一)塌方风险指标评价体系构建本文结合塌方机理,对造成小净距浅埋隧道塌方的因素进行分析,其影响目标层U的因素集为不良地质与水文构造、不利地形和地貌、设计欠妥、施工不当4大因素,记为U1、U2、U3、U4,作为准则层,从中再分出19个详细因素(u11~u47),作为评价体系的子准则层,如图1。对应因素层次划分图,将上述因素详细内容进行U—塌方,U1—不良地质与水文构造,U2—不利地形、地貌,U3—设计欠妥,U4—施工不当,u11—隧道地下水丰富,u12—通过断层节理,结构松散,围岩内部颗粒胶结差,u13—围岩层构造多变,软硬岩交叉区域岩性骤变,u14—褶曲地带存在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