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LC控制系统中,特殊功能模块一般作为PLC的扩展单元使用,模块的控制与检测需要通过PLC的程序进行。
为了能够方便地实现PLC对特殊功能模块的控制,并减少应用指令的条数,统一应用指令的格式,在三菱PLC的特殊功能模块中设置了专门用于PLC与模块间进行信息交换的缓冲存储器(Buffer Memory,简称BFM)。缓冲存储器数据中包括了模块控制信号位、模块参数等控制条件,以及模块的工作状态信息、运算与处理结果、出错信息等内容。
PLC对模块的控制,只需要通过PLC的数据输出(TO)指令在模块缓冲存储器的对应控制数据位中写入控制信息即可。同样PLC对模块的状态检测,也只需要通过PLC的数据阅读(FROM)指令读出对应的模块缓冲存储器数据即可。
因此,对于所有的特殊功能模块,PLC的编程事实上只是不断利用PLC的TO与FROM指令对模块缓冲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而已。为此,正确使用PLC的TO与FROM指令,是特殊功能模块编程的前提条件。
一、特殊功能模块的位置编号
当多个特殊模块与PLC相连时,PLC对模块进行的读/写操作必须正确区分是对哪一个模块进行操作。这就产生了区分不同模块的位置编号。
当多个模块相连时,PLC特殊模块位置编号是这样确定的:从基本单元最近的模块算起,由近到远分别是0#,1#,2#,…,7#特殊模块编号,如下图所示。
但当其中如果含有扩展单元时,扩展模块不算入编号,特殊模块编号则跳过扩展单元,仍由近到远从0#编起,如图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