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庞,奋斗在知足与知不足之间――我与我的导师计算机学院马培军教授二三事...

导师简介:

马培军: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空间计算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副院长(兼职),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融合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空间计算、信息融合、色彩匹配、图像处理及智能控制等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

作者简介:

杜勇: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空间计算实验室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图像处理。

哈工大报讯(杜  勇)初夏的哈尔滨,华灯初上的时候有一种独特的美感,空气中飘动着丁香花淡淡的芬芳,不寒的春风轻轻的拂过面庞,一抹夕阳染红了天边的云彩……然而,今天的我,却无暇沉醉于此,公交车里赶着去医院的我心情起起落落。忽然,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马老师,我的导师马培军教授,在这个压抑了无数说不清的纠结情绪的时刻,恍然间,一股暖流给予我面对生活、战胜困难的力量。

2006年对我而言是一个特别的年份,这一年,我的人生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悠哉状态步入了承担更多家庭责任的“二人世界”;这一年,离开了家乡7年的我,从工大深圳研究生分院回到了我寒冷却可爱的家乡哈尔滨;这一年,我成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空间计算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马培军教授的博士研究生,结识了这个和蔼可亲、治学严谨、个性豁达、必然会影响我一生的、可敬的人。

初初接触马老师的我是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作为自学士起就读于哈工大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对于治学严谨的他虽未有深入接触,但却早有耳闻。传说中的他是一个对待工作和研究一丝不苟的人,自忖学业未有所成、研究能力并不突出的我是深恐于会有辱师门而被导师厌弃的。然而,三年来的相处,我深深的敬服于我的导师马培军教授,是他在科学研究艰难的前进道路上引领着我一步一个脚印的一路走来,是他在我人生充满迷雾的旅程中成为一盏穿透雾霭的明灯。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是首屈一指的,因此,对于一个工大计算机学子而言,从课题的选择到试验的设计、再到论文的写作每一步都马虎不得。原本就涉及到专业研究方向转变的我,在课题的选择之初就遇到了问题。在马老师锐意进取的作风下,实验室正在经历研究方向不断拓宽的转变过程。这是一个对于每一个实验室师生都有着重大影响的艰难的转变过程。我的课题方向也在反复的论证中重新修订了,修订后的研究方向实验室是没有基础的。“怎么办?我能行吗?”我疑虑着,在心中反反复复地问自己。“***,马老师出差回来了,要见你。”听到同学转达的消息,我又有点高兴,又不禁有点担心。当我走进马老师的办公室,我的心骤然揪紧了,马老师的脸是那么凝重,不同于以往和蔼的一贯作风。“***,我今天想和你谈一下你的课题方向,你的方向是实验室没有基础的,我不知道你自己怎么想,我想应该说是机会与风险同在的……”像是听到了我的心声,马老师开门见山地谈起了我的课题方向。这个课题方向有什么优点,有什么机会,这个课题方向有什么问题,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面对困难可以采取什么样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怎么样去寻找研究的途径。不同于我自己泛泛担忧,马老师的话,既说出了我内心深处的疑惑,又充满了理性的光辉。结合专业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平时并不健谈的马老师侃侃而谈,像是春风吹散了冬日山谷中的阴霾。走出马老师的办公室,忽然间想起平时和同学开玩笑常说的一句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句平日里感觉有点俗的话,那个日子里第一次在我的生命中散发出深有所感的温暖。从此,当我遇到研究的困难,我会第一时间想起他,找到他,烦扰他本以十分繁忙的研究生活。不厌其烦的他,总是在第一时间里送上他最专业、最真诚的建议和评价,“学术研究是艰辛的,关于成败,我们想不了太多,想好方向、找准途径,去努力吧。”马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平实无华的话语,在多少个深夜里激励我咬紧牙关坚持、再坚持……

第二年,我投出的稿件第一次被某学术会议收录了,该会议是本专业方向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会议。然而,要收录,会务费用2800元,我先是一阵兴奋,继而犹豫了。我母亲多年来身体欠佳早已病居在家,家中只有父亲一份稳定却不丰厚的收入,加之多年来供我读书,家中实无多少积蓄。而我自己的小家呢?博士生的补助紧紧够我自己糊口,养家的重担结婚来一直压在妻子年轻而瘦弱的肩膀上。2800元,这个很多人看来可以接受的数字,在我看来却似乎有着不可承受之重。“算了,以后向不收费的投稿吧。”我对自己说。正在此时,马老师又一次找到了我。“***,我听说你的文章被****通知收录了。要去开会,实验室的报告你要提前安排好。”“我,我不去了,我想下次投别的吧……”听到马老师的话,我支吾着。“为什么?这个会好不容易在中国开一次,以前都是在美国开的,你不知道吗?这是专业领域级别不错的会议了,为什么不去?”我沉默着,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向他说,说了不就等于向实验室要钱么,这么大的数字,别的同学都没有过先例,我不想从自己这里开始,实验室的同学几乎都是在做自己的课题方向,实验室的经费都是老师们自己项目的呀。“你,不会是因为费用吧?你家里的情况我多少知道一些,就怕你想不开。去吧,实验室帮你解决,实在不行,我个人给你解决,别想钱了,做学问的人,被人说总想着钱的事怎么行?”他微笑着拿我打趣,我却一时间有点语塞,每个导师都会为学生想得这么细致么?整日忙于学术的他怎么竟然能够想到我的经济条件?“去吧,需要的话,我个人给你拿路费。”我不想哽咽,觉得会有点假,但我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只能用力的点点头,也开玩笑的对他说:“路费不用了,我自己的小金库拿出来刚好。”“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马老师曾经发给我们每个人的一句警句,有时候我真想说,做马老师的学生,我知足。

人生中,阴云总会时而不时的笼罩着我们的生活。那天,噩耗传来,我的岳父急性心肌梗死住院了,看着差一点天人永隔的老人气息恹恹的昏睡在病床上,看着岳母和妻子终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我僵直、机械地奔忙着,觉得心头沉重有万钧的重量却无法宣泄。我知道自己应该更坚强,但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来支撑自己。想着同学们都在日以继夜的忙碌着课题,而我却不得不在重病监护室中盯着输液器,能感受到自己必须要尽的义务是如此的沉重,也能感受到内心深处自己对于课题研究停滞的担忧。“马老师,我想请一段时间的假,我……”想到马老师一贯严格的治学要求,我有点担心,他能理解么?“什么?这么严重?你这段时间不用来实验室了,好好照顾家人吧,人生不要留下遗憾。课题可以回来抓紧时间赶上,病是不等人的。家里钱的方面有没有问题,要不要实验室,或者我个人帮忙,需要的话尽管说。重病监护室我过去方便吗?……”一声声的话语丝丝地抽去我胸中万钧的压力。“马老师,不用了,这里不让进人,很感谢您……”没让我说完,他急急地打断我,“你自己也要注意身体,自己先不能倒下,家里人需要你!”面对这样的老师,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象父亲如兄长般的关怀支撑我自觉濒临崩溃的心灵。

每当深夜回家时经过他的办公楼下,看到他办公室窗帘后透出的灯光,那微弱的光线常常可以穿越黑暗陪伴我踏上回家的路。夕阳下,生活平实的马老师每天走出食堂后保持着散步的习惯,偶尔从后面赶上来,走在他柔和的影子里,似乎可以感觉到自己在学术的探索中正是跟在他的身后亦步亦趋。

马老师,您窗口的灯光告诉我您对做事、做学问的知不足与不知足,您食堂里夕阳下柔和的身影告诉我您对做人的知足。可是您知道么?作为您的学生,我是知足的……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