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效应维尔德常数_法拉第旋光效应实验讲义.doc

该实验报告详细介绍了法拉第旋光效应,旨在理解磁光效应现象,验证法拉第-费尔德定律,并探讨与自然旋光的区别。实验中使用了LED光源、偏振片等设备,通过测量磁致旋光角来计算维尔德常数。报告还涉及量子理论解释法拉第效应,并提供了数据处理步骤和维尔德常数的计算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实验报告

题目: 法拉第旋光效应

姓 名 翟浩淋

学 院 理学院

专 业 应用物理学

班 级 2013214103

学 号 2013212819

班内序号 06

2015年 10 月 4 日

【实验目的】

1.了解磁光效应现象和法拉第效应的机理 。

2.测量磁致旋光角,验证法拉第—费尔德定律θ=VBL 。

3.法拉第效应与自然旋光的区别 。

4.了解磁光调制原理 。

【实验仪器】

LED发光二极管(或白光光源和滤光片),偏振片,透镜,直流励磁电源,导轨,偏振片,集成霍尔援建,5V稳压电源等。

【实验原理】

介质因外加磁场而改变其光学性质的现象称之为磁光效应。其中,光通过处于磁场中的物质时偏振面发生旋转的效应较为重要,我们称这种偏振面的磁致旋转效应为法拉第效应。它与克尔效应一起揭示了光的电磁本质,是光的电磁理论的实验基础。法拉第在寻找磁与光现象的联系时首先发现了线偏振光在通过处于磁场当中的各向同性介质时其偏振面发生旋转的现象。在磁场不是非常强时,偏振面的旋转角度 与介质的长度及磁感应强度在光的传播方向上的分量B成正比

(1)

比例系数V成为维尔德(Verdet)常数,它取决于光的波长和色散关系,一般物质的维尔德常数比较小,表1给出了几种材料的维尔德常数V。

法拉第效应与自然旋光不同。在法拉第效应中对于给定的物质,光矢量的旋转方向只由磁场的方向决定,而与光的传播方向无关,即当光线经样品物质往返一周时,旋光角将倍增。

线偏振光可看作两个相反偏振量σ+和σ –的圆偏振光的相干叠加,从原子物理知识可知,磁场将使原子中的振荡电荷产生旋进运动,旋进的频率等于拉莫尔频率,即 L =,这里e和m分别为振荡粒子的电荷和质量,B为磁场强度。线偏振光的σ+和σ –分量有不同的旋进频率,分别为 和,相应的折射率n+和n-,相速度v+和v- 都不同,而在光学行为中是等效的,偏振面旋转角由下述等式得到,旋转角由光通过的材料长度决定,即

(2)

上式中,c为光速,为入射光的频率,上式的推导较为简单,是建立在经典电磁理论的基础之上。

由量子理论知道,介质中原子的轨道电子磁矩

μ= - (3)μ·B=·B= (4)

其中为电子的轨道角动量沿磁场方向的分量。

当平面偏振光在磁场B作用下通过样品介质时,光子与束缚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光子使束缚电子由基态激发到高能态,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吸收了光量子的角动量()。因此电子的势能增加了

(5)

其中正号对应于左旋圆偏振光量子,负号对应于右旋圆偏振光量子,在电子的势能增加同时,光子的能量减少了。

由量子理论知道,光子具有的能量为,样品介质对光子的折射率n=n()。当光子的能量减少了时,n=n(-),函数形式未发生改变。

将n在n()附近展开有

n=n(-)≈n()± (6)

将(5)式代入(6)式有

n≈n()± (7)

正号为介质对左旋光的折射率,负号为介质对右旋光的折射率。将上式代入(2)式 ,并用波长表示(),则有

(8)

上式表明法拉第旋光角的大小与样品介质厚度S、磁场强度B正比,并且和入射光的波长及介质的色散有关。

若用CGS单位制,则有,

(9)

将(9)式代入(1)式有,

V= (10)

【实验内容】

自搭电路,用集成霍尔原件(UGN3503)测量磁场。

测量励磁电流I与磁场B的之间对应的关系。

分别测量不同的波长、不同的磁场强度下的旋光角度θ。注意:测量时要改变磁场方向。

【数据处理要求】

1、做B-I的曲线图;

2、根据测量数据做不同波长下磁场强度与旋光度的曲线图,即-B图:

3、计算不同波长吓的维尔德常数V:

4、根据上述结果,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结论。

【实验数据处理】

1、根据测量数据:

0.1A0.2A0.3A0.4A0.5A0.6A0.7A0.8A0.9A1.0A正向电压/V2.4732.5402.617

在探索智慧旅游的新纪元中,一个集科技、创新与服务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旅行方式。智慧旅游,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分支,旨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游客、旅游企业及政府部门提供无缝对接、高效互动的旅游体验与管理模式。这一方案不仅重新定义了旅游行业的服务标准,更开启了旅游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 智慧旅游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它不仅仅关注技术的革新,更注重游客体验的提升。从游前的行程规划、信息查询,到游中的智能导航、个性化导览,再到游后的心情分享、服务评价,智慧旅游通过构建“一云多屏”的服务平台,让游客在旅游的全过程中都能享受到便捷、个性化的服务。例如,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轻松定制专属行程,利用智能语音导览深入了解景点背后的故事,甚至通过三维GIS地图实现虚拟漫游,提前感受目的地的魅力。这些创新服务不仅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也让旅游变得更加智能化、趣味化。 此外,智慧旅游还为旅游企业和政府部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管理变革。通过大数据分析,旅游企业能够精准把握市场动态,实现旅游产品的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而政府部门则能利用智慧旅游平台实现对旅游资源的科学规划和精细管理,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例如,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政府可以迅速应对旅游高峰期的客流压力,有效预防景区超载,保障游客安全。同时,智慧旅游还促进了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与协同合作,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之,智慧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潜力,正引领着旅游业迈向一个更加智慧、便捷、高效的新时代。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大模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尤其聚焦于DeepSeek这一创新应用。文章首先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定义、分类及其发展历程,指出从摩尔定律到知识密度提升的转变,强调了大模型知识密度的重要性。随后,文章深入探讨了DeepSeek的发展路径及其核心价值,包括其推理模型、思维链技术的应用及局限性。此外,文章展示了DeepSeek在多个行业的应用场景,如智能客服、医疗、金融等,并分析了DeepSeek如何赋能个人发展,具体体现在公文写作、文档处理、知识搜索、论文写作等方面。最后,文章展望了大模型的发展趋势,如通用大模型与垂域大模型的协同发展,以及本地部署小模型成为主流应用渠道的趋势。 适合人群:对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感兴趣的从业者、研究人员及希望利用DeepSeek提升工作效率的个人用户。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大模型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②掌握DeepSeek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操作方法;③学习如何通过DeepSeek提升个人在公文写作、文档处理、知识搜索、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作效率;④探索大模型在特定行业的应用潜力,如医疗、金融等领域。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DeepSeek在各个场景下的应用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大模型技术。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当前大模型技术面临的挑战,如模型的局限性和数据安全问题,鼓励读者关注技术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