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特点_为什么叶绿体和线粒体这两种细胞器有很多相似之处?...

f220ea923c4c9cf74325a8c686359742.png

线粒体与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在起源上都可以用“内共生学说”解释,都是“半自主细胞器”。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相似之处呢?

30657d0ee266703da3b6305151f4acf2.png
图1:线粒体与叶绿体,图片源自人教版生物必修Ⅰ课本

1.什么是内共生学说(endosymbiotic theory)

单细胞生物要生存,要摄取物质和能量。将如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细胞也要吞小细胞。这个过程称为“胞吞”。胞吞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被吞的东西会被包裹上一层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细胞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将其分解利用,吐出细胞外,吐出去的过程叫做胞吐。

c0fdc9099573eea8492af968bcd344e7.png
图2:胞吞与胞吐,图片源自人教版生物必修Ⅰ课本,2019版

如果被吞的是一个小细胞呢?

4d8de1788e81dcca84b5cfbbc42380fb.png
图3:内共生学说,图片源自美国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发现者》

一个大细胞吞了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本来要被分解利用掉的小细菌却侥幸生存了下来,并共生在了大细胞内部,慢慢的这种共生关系变得稳定而和谐,那个被吞进去的光合细菌也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叶绿体(叶绿体起源为二次内共生,还要再被吞一次)。如果把小细菌换成能量代谢有氧呼吸的细菌,重复上述过程,得到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以上是“内共生学说”对双层膜结构的形成做出的解释。

2.内共生学说的证据

2.1自然界存在内共生现象

3bd9fe601448373cada21d63487ca18a.png
图4:绿草履虫,图片源自美国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发现者》

图4是一种叫做绿草履虫的原生生物,绿草履虫吞噬绿藻,并为其提供生活场所,使绿藻在其细胞内生活而不被消化。

2.2序列分析发现,叶绿体和线粒体的DNA和细菌的更像

7c2b5309a6e655e9ad560ffd74dc5c78.png
图5:线粒体、叶绿体、细菌、真核细胞核DNA比较,表格来源参考文献 [1]

2.3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和细菌的类似

0c36430eb2ef255a166e17a221d721c2.png
图6:线粒体、叶绿体、细菌、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比较,表格来源参考文献 [1]

2.4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外膜有显著差异,外膜接近细胞膜,内膜与细菌类似

bb29e01ee7d5e9b8f59f26f16bf785d0.png
图6:内共生学说主要研究内容,表格来源参考文献 [1]

以上,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浅谈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中学生物教学,毛硕,2019

[2]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翟中和, 2007

[3]基因组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杨金水,2007

[4]美国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发现者》,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