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数组迭代器分配内存_Java基础学习笔记十五 集合、迭代器、泛型

Collection

集合,集合是java中提供的一种容器,可以用来存储多个数据。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数据多了,可以使用数组存放或者使用ArrayList集合进行存放数据。那么,集合和数组既然都是容器,它们有啥区别呢?

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集合的长度是可变的。

集合中存储的元素必须是引用类型数据

集合继承关系图

ArrayList的继承关系:

查看ArrayList类发现它继承了抽象类AbstractList同时实现接口List,而List接口又继承了Collection接口。Collection接口为最顶层集合接口了。

源代码:

interface List extendsCollection {

}public class ArrayList extends AbstractList implementsList{

}

集合继承体系:

这说明我们在使用ArrayList类时,该类已经把所有抽象方法进行了重写。那么,实现Collection接口的所有子类都会进行方法重写。

Collecton接口常用的子接口有:List接口、Set接口

List接口常用的子类有:ArrayList类、LinkedList类

Set接口常用的子类有:HashSet类、LinkedHashSet类

f1b8bc26abee6ecab825f4e5d3bc05fa.png

Collection

集合Collection的方法,是集合中所有实现类必须拥有的方法

Object[] toArray() 集合中的元素,转成一个数组中的元素, 集合转成数组

/*Collection接口方法

* Object[] toArray() 集合中的元素,转成一个数组中的元素, 集合转成数组

* 返回是一个存储对象的数组, 数组存储的数据类型是Object*/

private static voidfunction_2() {

Collection coll = new ArrayList();

coll.add("abc");

coll.add("itcast");

coll.add("itheima");

coll.add("money");

coll.add("123");

Object[] objs=coll.toArray();for(int i = 0 ; i < objs.length ; i++){

System.out.println(objs[i]);

}

}

学习Java中三种长度表现形式:

数组.length 属性 返回值 int

字符串.length() 方法,返回值int

集合.size()方法, 返回值int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 判断对象是否存在于集合中,对象存在返回true

/** Collection接口方法

*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 判断对象是否存在于集合中,对象存在返回true

* 方法参数是Object类型*/

private static voidfunction_1() {

Collection coll = new ArrayList();

coll.add("abc");

coll.add("itcast");

coll.add("itheima");

coll.add("money");

coll.add("123");boolean b = coll.contains("itcast");

System.out.println(b);

}

void clear() 清空集合中的所有元素

/** Collection接口的方法

* void clear() 清空集合中的所有元素

* 集合容器本身依然存在*/

public static voidfunction(){//接口多态的方式调用

Collection coll = new ArrayList();

coll.add("abc");

coll.add("bcd");

System.out.println(coll);

coll.clear();

System.out.println(coll);

}

boolean remove(Object o)移除集合中指定的元素

/** Collection接口方法

* boolean remove(Object o)移除集合中指定的元素*/

private static voidfunction_3(){

Collection coll = new ArrayList();

coll.add("abc");

coll.add("money");

coll.add("itcast");

coll.add("itheima");

coll.add("money");

coll.add("123");

System.out.println(coll);boolean b = coll.remove("money");

System.out.println(b);

System.out.println(coll);

}

迭代器

java中提供了很多个集合,它们在存储元素时,采用的存储方式不同,我们要取出这些集合中的元素,可通过一种通用的获取方式来完成。

Collection集合元素的通用获取方式:在取元素之前先要判断集合中有没有元素,如果有,就把这个元素取出来,继续在判断,如果还有就再取出来。一直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全部取出。这种取出方式专业术语称为迭代。

每种集合的底层的数据结构不同,例如ArrayList是数组,LinkedList底层是链表,但是无论使用哪种集合,我们都会判断是否有元素,以及取出里面的元素的动作,那么Java为我们提供一个迭代器定义了统一的判断元素和取元素的方法。

迭代器的实现原理

集合中的迭代器:获取集合中元素方式

接口 Iterator : 两个抽象方法

boolean hasNext() 判断集合中还有没有可以被取出的元素,如果有返回true

next() 取出集合中的下一个元素

Iterator接口,找实现类.

Collection接口定义方法:Iterator iterator()

7c6760a5dea4b87d157e2961394feca1.png

ArrayList 重写方法 iterator(),返回了Iterator接口的实现类的对象

49e6e6365e81de94b1b4adeadd3f1829.png

02dec942512bc232a62a7c58e9e8bc92.png

使用ArrayList集合的对象

Iterator it =array.iterator(),运行结果就是Iterator接口的实现类的对象

it是接口的实现类对象,调用方法 hasNext 和 next 集合元素迭代

迭代器的代码实现

packagecn.itcast.demo;importjava.util.ArrayList;importjava.util.Collection;importjava.util.Iterator;/** 集合中的迭代器:

* 获取集合中元素方式

* 接口 Iterator : 两个抽象方法

* boolean hasNext() 判断集合中还有没有可以被取出的元素,如果有返回true

* next() 取出集合中的下一个元素

*

* Iterator接口,找实现类.

* Collection接口定义方法

* Iterator iterator()

* ArrayList 重写方法 iterator(),返回了Iterator接口的实现类的对象

* 使用ArrayList集合的对象

* Iterator it = array.iterator(),运行结果就是Iterator接口的实现类的对象

* it是接口的实现类对象,调用方法 hasNext 和 next 集合元素迭代*/

public classIteratorDemo {public static void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 coll = new ArrayList();

coll.add("abc1");

coll.add("abc2");

coll.add("abc3");

coll.add("abc4");//迭代器,对集合ArrayList中的元素进行取出//调用集合的方法iterator()获取出,Iterator接口的实现类的对象

Iterator it =coll.iterator();//接口实现类对象,调用方法hasNext()判断集合中是否有元素//boolean b = it.hasNext();//System.out.println(b);//接口的实现类对象,调用方法next()取出集合中的元素//String s = it.next();//System.out.println(s);//迭代是反复内容,使用循环实现,循环的条件,集合中没元素, hasNext()返回了false

while(it.hasNext()){

String s=it.next();

System.out.println(s);

}/*for (Iterator it2 = coll.iterator(); it2.hasNext(); ) {

System.out.println(it2.next());

}*/}

}

迭代器的执行过程

while(it.hasNext()) {

System.out.println(it.next());

}//cursor记录的索引值不等于集合的长度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public booleanhasNext() {return cursor != size; //cursor初值为0

}//next()方法作用://①返回cursor指向的当前元素//②cursor++

publicObject next() {int i =cursor;

cursor= i + 1;return elementData[lastRet =i];

}

//for循环迭代写法:for (Iterator it2 =coll.iterator(); it2.hasNext(); ) {

System.out.println(it2.next());

}

集合迭代中的转型

在使用集合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集合中存储的其实都是对象的地址。

2、集合中可以存储基本数值吗?jdk1.5版本以后可以存储了。因为出现了基本类型包装类,它提供了自动装箱操作(基本类型对象),这样,集合中的元素就是基本数值的包装类对象。

3、存储时提升了Object。取出时要使用元素的特有内容,必须向下转型。  注意:如果集合中存放的是多个对象,这时进行向下转型会发生类型转换异常。

Collection coll = newArrayList();

coll.add("abc");

coll.add("aabbcc");

coll.add("shitcast");

Iterator it=coll.iterator();while(it.hasNext()) {//由于元素被存放进集合后全部被提升为Object类型//当需要使用子类对象特有方法时,需要向下转型

String str =(String) it.next();

System.out.println(str.length());

}

4、Iterator接口也可以使用<>来控制迭代元素的类型的。代码演示如下:

Collection coll = new ArrayList();

coll.add("abc");

coll.add("aabbcc");

coll.add("shitcast");

Iterator it =coll.iterator();while(it.hasNext()) {

String str=it.next();//当使用Iterator控制元素类型后,就不需要强转了。获取到的元素直接就是String类型

System.out.println(str.length());

}

增强for循环遍历数组

/** JDK1.5新特性,增强for循环

* JDK1.5版本后,出现新的接口 java.lang.Iterable

* Collection开是继承Iterable

* Iterable作用,实现增强for循环

*

* 格式:

* for(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数组或者集合 ){

* sop(变量);

* }*/

public static voidfunction_1(){//for对于对象数组遍历的时候,能否调用对象的方法呢

String[] str = {"abc","itcast","cn"};for(String s : str){

System.out.println(s.length());

}

}

/** 实现for循环,遍历数组

* 好处: 代码少了,方便对容器遍历

* 弊端: 没有索引,不能操作容器里面的元素*/

public static voidfunction(){int[] arr = {3,1,9,0};for(inti : arr){

System.out.println(i+1);

}

System.out.println(arr[0]);

}

增强for循环遍历集合

/** 增强for循环遍历集合

* 存储自定义Person类型*/

public static voidfunction_2(){

ArrayList array = new ArrayList();

array.add(new Person("a",20));

array.add(new Person("b",10));for(Person p : array){

System.out.println(p);//System.out.println(p.toString());

}

}

b48ee715b0afd9f2ca4cdd1ff0320984.png

泛型

泛型的引入

在前面学习集合时,我们都知道集合中是可以存放任意对象的,只要把对象存储集合后,那么这时他们都会被提升成Object类型。当我们在取出每一个对象,并且进行相应的操作,这时必须采用类型转换。比如下面程序:

public classGenericDemo {public static voidmain(String[] args) {

List list= newArrayList();

list.add("abc");

list.add("itcast");

list.add(5);//由于集合没有做任何限定,任何类型都可以给其中存放//相当于:Object obj=new Integer(5);

Iterator it=list.iterator();while(it.hasNext()){//需要打印每个字符串的长度,就要把迭代出来的对象转成String类型

String str = (String) it.next();//String str=(String)obj;//编译时期仅检查语法错误,String是Object的儿子可以向下转型//运行时期String str=(String)(new Integer(5))//String与Integer没有父子关系所以转换失败//程序在运行时发生了问题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str.length());

}

}

}

泛型的定义和使用

JDK1.5 出现新的安全机制,保证程序的安全性,泛型指明了集合中存储数据的类型  

public classGenericDemo {public static voidmain(String[] args) {

function();

}public static voidfunction(){

Collection coll = new ArrayList();

coll.add("abc");

coll.add("rtyg");

coll.add("43rt5yhju");//coll.add(1);

Iterator it =coll.iterator();while(it.hasNext()){

String s=it.next();

System.out.println(s.length());

}

}

}

Java中的伪泛型

Java中的伪泛型:泛型只在编译时存在,编译后就被擦除,在编译之前我们就可以限制集合的类型,起到作用

例如:ArrayList al=new ArrayList(); 编译后:ArrayList al=new ArrayList();

泛型类

定义格式: 修饰符 class 类名 { }

class ArrayList{public booleanadd(E e){ }public E get(intindex){ }

}

使用格式:创建对象时,确定泛型的类型

//例如,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此时,变量E的值就是String类型

class ArrayList{public booleanadd(String e){ }public String get(intindex){ }

}//例如,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此时,变量E的值就是Integer类型

class ArrayList{public booleanadd(Integer e){ }public Integer get(intindex){ }

}

泛型方法

定义格式: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 }

泛型方法的使用:

例如,API中的ArrayList集合中的方法:

public T[] toArray(T[] a){ }//该方法,用来把集合元素存储到指定数据类型的数组中,返回已存储集合元素的数组

使用格式:调用方法时,确定泛型的类型

//例如:

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String[] arr= new String[100];

String[] result=list.toArray(arr);//此时,变量T的值就是String类型。变量T,可以与定义集合的泛型不同

public String[] toArray(String[] a){ }//例如:

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Integer[] arr= new Integer[100];

Integer [] result=list.toArray(arr);//此时,变量T的值就是Integer类型。变量T,可以与定义集合的泛型不同

public Integer[] toArray(Integer[] a){ }

泛型接口

/** 带有泛型的接口

*

* public interface List {

* abstract boolean add(E e);

* }

*

* 实现类,先实现接口,不理会泛型

* public class ArrayList implements List{

* }

* 调用者 : new ArrayList() 后期创建集合对象的时候,指定数据类型

*

*

* 实现类,实现接口的同时,也指定了数据类型

* public class XXX implements List{

* }

* new XXX()*/

泛型的好处

将运行时期的ClassCastException,转移到了编译时期。

避免了类型强转的麻烦。

public classGenericDemo {public static voidmain(String[] args) {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abc");

list.add("itcast");//list.add(5);//当集合明确类型后,存放类型不一致就会编译报错//集合已经明确具体存放的元素类型,那么在使用迭代器的时候,迭代器也同样会知道具体遍历元素类型

Iterator it =list.iterator();while(it.hasNext()){

String str=it.next();

System.out.println(str.length());//当使用Iterator//控制元素类型后,就不需要强转了。获取到的元素直接就是String类型

}

}

}

泛型的通配符

? 泛型的通配,匹配所有的数据类型

/** 泛型的通配符*/

public classGenericDemo {public static void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 array = new ArrayList();

HashSet set = new HashSet();

array.add("123");

array.add("456");

set.add(789);

set.add(890);

iterator(array);

iterator(set);

}/** 定义方法,可以同时迭代2个集合

* 参数: 怎么实现 , 不能写ArrayList,也不能写HashSet

* 参数: 或者共同实现的接口

* 泛型的通配,匹配所有的数据类型 ?*/

public static void iterator(Collection>coll){

Iterator> it =coll.iterator();while(it.hasNext()){//it.next()获取的对象,什么类型

System.out.println(it.next());

}

}

}

泛型的限定

? extends Employee 限制的是父类, 上限限定

? super Employee 限制的是子类, 下限限定

/** 将的酒店员工,厨师,服务员,经理,分别存储到3个集合中

* 定义方法,可以同时遍历3集合,遍历三个集合的同时,可以调用工作方法*/

importjava.util.ArrayList;importjava.util.Iterator;public classGenericTest {public static voidmain(String[] args) {//创建3个集合对象

ArrayList cs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 fwy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 jl = new ArrayList();//每个集合存储自己的元素

cs.add(new ChuShi("张三", "后厨001"));

cs.add(new ChuShi("李四", "后厨002"));

fwy.add(new FuWuYuan("翠花", "服务部001"));

fwy.add(new FuWuYuan("酸菜", "服务部002"));

jl.add(new JingLi("小名", "董事会001", 123456789.32));

jl.add(new JingLi("小强", "董事会002", 123456789.33));//ArrayList arrayString = new ArrayList();

iterator(jl);

iterator(fwy);

iterator(cs);

}/** 定义方法,可以同时遍历3集合,遍历三个集合的同时,可以调用工作方法 work

* ? 通配符,迭代器it.next()方法取出来的是Object类型,怎么调用work方法

* 强制转换: it.next()=Object o ==> Employee

* 方法参数: 控制,可以传递Employee对象,也可以传递Employee的子类的对象

* 泛型的限定 本案例,父类固定Employee,但是子类可以无限?

* ? extends Employee 限制的是父类, 上限限定, 可以传递Employee,传递他的子类对象

* ? super Employee 限制的是子类, 下限限定, 可以传递Employee,传递他的父类对象*/

public static void iterator(ArrayList extends Employee>array) {

Iterator extends Employee> it =array.iterator();while(it.hasNext()) {//获取出的next() 数据类型,是什么Employee

Employee e =it.next();

e.work();

}

}

}

归纳总结

a9a4eb5a81cfcb30bdaaa66b5358706d.png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