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发帖水王java_编程之美–寻找发帖水王 | Acm之家

问题描述:

Tango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一个试验项目。研究院的员工和实习生们都很喜欢在Tango上面交流灌水。传说,Tango有一大“水王”,他不但喜欢发贴,还会回复其他ID发的每个帖子。坊间风闻该“水王”发帖数目超过了帖子总数的一半。如果你有一个当前论坛上所有帖子(包括回帖)的列表,其中帖子作者的ID也在表中,你能快速找出这个传说中的Tango水王吗?

书中第一种方法是先对ID进行排序,再遍历排序后的序列,统计每个ID的次数,从而寻找到最大次数的ID。不过还是第二种方法好些。

思路:

采用题目已知的水王发帖数超过一半这个特殊情况处理本题。考虑如下特殊情况:N个帖子,水王的帖子都在最前面,也就是。

1  2  3   4   5   …  N/2, N/2+1,…  N 。假如在N/2+1之前都是水王的帖子。

如果从一开始假定第一个 ID就为水王并记录,然后对应的次数一直加到N/2+1,往后都不是水王的帖子了,遍历时把水王的帖子数逐个减下去,知道最后,水王的帖子依然大于0。

这是特殊情况,实际情况,水王的帖子应该是分布在所有帖子其中的。仔细分析后发现,按照上述做法,到最后帖子数大于0的肯定是水王的帖子。

总结下大致思想就是:假设每个ID都有可能是水王,那么在遍历时这个水王就要遇到一种挑战,可能自己的帖子数是会增加的,也可能是遇到挑战的,帖子数要减少的。这样遍历下来,只有水王的帖子增加的减去遇到挑战的帖子数会是大于0的。其他任何帖子假设为水王时都是禁不起挑战的。

步骤:

1. 可以假设帖子的第一个ID是次数最大的,用candidate记录,次数用nTimes记录。

2. 遍历下一个ID,如果跟candidate一样,nTimes++,否则,遇到一个挑战,则nTimes–,如果nTimes == 0,下一步就要重复第一步了。

3.遍历结束,nTimes>0的那个candidate就是水王ID,他是获胜者。

01Type Find(Type* ID,int N)

02{

03Type candidate;

04int nTimes, i;

05for(i = nTimes = 0; i < N; i++)

06{

07if(nTimes == 0)

08{

09candidate = ID[i], nTimes = 1;

10}

11else

12{

13if(candidate == ID[i])

14nTimes++;

15else

16nTimes--;

17

18}

19

20}

21return candidate;

22}

此题采用了一种策略,我不知道该称为什么,有点像“对战”,就是假如你很牛,你就要经得起其他人的挑战,如果不行,就要退出,换下一个,直到最后的胜者。

扩展问题:

随着Tango的发展,管理员发现,“超级水王”没有了。统计结果表明,有3个发帖很多的ID,他们的发帖数目都超过了帖子总数目N的1/4。你能从发帖ID列表中快速找出他们的ID吗?

这个扩展问题还是上题所述的”对手”问题,不过这次是三个ID同时应战,但是这三个ID之间并不对战。所以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01void Find(Type* ID,int N,Type candidate[3])

02{

03Type ID_NULL;//定义一个不存在的ID

04int nTimes[3], i;

05nTimes[0]=nTimes[1]=nTimes[2]=0;

06candidate[0]=candidate[1]=candidate[2]=ID_NULL;

07for(i = 0; i < N; i++)

08{

09if(ID[i]==candidate[0])

10{

11nTimes[0]++;

12}

13else if(ID[i]==candidate[1])

14{

15nTimes[1]++;

16}

17else if(ID[i]==candidate[2])

18{

19nTimes[2]++;

20}

21else if(nTimes[0]==0)

22{

23nTimes[0]=1;

24candidate[0]=ID[i];

25}

26else if(nTimes[1]==0)

27{

28nTimes[1]=1;

29candidate[1]=ID[i];

30}

31else if(nTimes[2]==0)

32{

33nTimes[2]=1;

34candidate[2]=ID[i];

35}

36else

37{

38nTimes[0]--;

39nTimes[1]--;

40nTimes[2]--;

41}

42}

43return;}

实在是应了那句话,万变不离其宗。万事万物都是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特殊性往往是浮于表面的,是动的一面,而普遍性才可能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是静的一面。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事未行,已然成功大半了。

原文:http://blog.csdn.net/rein07/article/details/6741661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在编写C程序时,需要注意变量的声明和定义、指针的使用、内存的分配与释放等问题。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包括: 1. 数组:一种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进行索引访问和修改。 2. 链表:一种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结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3. 栈: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压入(push)和弹出(pop)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4. 队列: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入队(enqueue)和出队(dequeue)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5. 树:一种存储具有父子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中序遍历、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6. 图:一种存储具有节点和边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广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这些数据结构在C语言中都有相应的实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C语言中的各种数据结构都有其优缺点,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数组: 优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非常快,适用于需要频繁读取和修改数据的场合。 缺点: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不适合存储大小不固定的动态数据,另外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分配的,当数组较大时可能会导致内存碎片化。 链表: 优点:可以方便地插入和删除元素,适用于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数据的场合。 缺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相对较慢,因为需要遍历链表找到指定的节点。 栈: 优点:后进先出(LIFO)的特性使得栈在处理递归和括号匹配等问题时非常方便。 缺点:栈的空间有限,当数据量较大时可能会导致栈溢出。 队列: 优点:先进先出(FIFO)的特性使得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