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作品的产生我认为包括三个方面。从基础开始说是计算机表达,构图能力和创意。但作品的产生过程是相反的:首先有了好的创意,然后把它在脑海中进行粗略构图,借助简单的计算机手段,或者手绘,变成较为详细的草图。最后综合运用计算机技巧出成果图。所以说三者缺一不可,但有时又各有侧重。有些非常经典的创意,寥寥几笔就可以表现,不需要什么技巧,但是这种情况是非常少的。我们平时所大量制作和接触的,都是精美、优秀的作品,而不是经典的作品。所以其他两个方面是必须掌握的。
关于构图就是指三大构成的综合应用,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对于平面设计者来说,前两个犹为重要。构图在一般作品中起到的作用是最重要的。通过合理的组织各种元素,安排视觉中心,使图面美观并引导读者的目光和兴趣,为你的创意服务。简言之就是把你自己的创意想法,组织为脑海中可实现的并可识别的一张图。计算机表达就不用多说了,就是把刚才存在于你脑海中的图落实到计算机中,使别人也能看到。计算机在这里纯粹起一个工具的作用,但你的水平至少要高到心里想得到什么效果,就可以表现出来。比如一个复杂的螺旋,一个金属效果,等等。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绘图速度,不要让一双笨手影响了想法的落实。正所谓心到手到。
创意总是不稳定的东西,它需要思维的跳跃,灵活而善变;有关构图,只要人们的审美不变,它是永远都不会变的。计算机水平则是有规律的,不断变化着的。这里说明构图能力是最重要的。三方面的修养要相辅相成,不能逐个进行。初学者有时会想先把软件学好了,再学构图。其实基本命令掌握了以后就可以进行构图的尝试了。然后作品也就越来越有深度了。
下面谈一下怎么加强这三方面的修养。
计算机表达,无须多言,一条途径是从教程开始。网上有大量的免费资源,不乏好的教程。除去基础教程,特效教程可以使你知道一条命令的其他用处和组合命令的魅力。如ps中组合滤镜就可以创造出几乎无所不能的效果。看教程的时候不要一步一步跟着做,先不开软件通看几遍,在脑海中操作一次,然后不看教程默做一遍。如果哪步忘了,也不要去看这一步,再通看一遍,默做。总之保证整个过程是一气呵成的。这样有助于对命令的整体认识。否则的话,可以说做了白做,很快就忘记了。教程的唯一目的,不是让你学会了他做的什么,而是他的命令是怎么用的。学完一个,立即可以举一反三,效果最好。你可以在学完后不久就忘了那个教程是做了什么东西,但你必须记着那几条命令是怎么用的,并且还可以再怎么用。
另一条途径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这种方法可能耗费的时间多一些,作为第一条途径的辅助。但是可以有深刻的印象,增加自信心。说白了就是自己写教程。撇开设计,它也能培养独立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
总之是学习阶段(这个阶段是永恒的)要不断有作品产生。不要嫌弃它们的拙劣,它们是通往成功道路的基石。
关于构图当然也是以练为主。平面构成比较简单,可以在没事的时候或者无聊的时候找张白纸随便画(即所谓“涂鸦”),同时也可以练习造型能力。比如枯燥的选修课上,听音乐的时候,或者开会的时候。在心如止水的状态下很多灵感就随着笔头流出来了。虽然计算机表达日趋完善,手头功夫始终是根本。平构的书有很多。一些作品里面也能清楚的领会到。在计算机上练习小图,先用黑白位图(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就是纸上的美工笔,钢笔所表达的效果;差不多了就开始用灰度的做。也就是铅笔素描,水彩单色渲染的效果;灰度的用熟了就可以练彩色的了,也就是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培养空间思维,平面作品只是体现在二维介质上,但很多是表现三维空间的。
刚才谈到的其实就是美术基础修养的问题。非美术出身的朋友其实只要练好了三大构成就可以了。它们虽然是逐级难度增加的,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自发的不经意的用到的。比如你在摄影时相机里的取景框,平日出门衣服的颜色、款式搭配,室内家具的摆设,乃至你向垃圾堆里扔一包新垃圾时的随意一丢都无不分别或综合应用了这些构图原理。自觉的加强这方面的修养,它们都是严格遵循了审美原则的。你的生活空间将和你的作品一样,自然而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