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抖功能
佳能在R5、R6的产品宣传上打出了“8级协同防抖”的宣传。由于其他品牌在防抖功能上的宣传一般都是5级左右,开创“机身五轴防抖”的奥林巴斯品牌,在自家最顶级的EM1X也只标称了7.5级防抖,所以很多朋友都根据宣传数字认为佳能EOS R5、R6的防抖性能优于其他135系统。
但事实的情况是怎么样呢?
经过耗子哥认真的使用与多次的试拍,发现佳能EOS R6的防抖性能还真不是简单的一个“8级防抖”就可以概括的。
耗子哥的归纳如下:
1、对于不支持防抖功能的佳能EF50mm f/1.8STM、EF50mm f/1.2L、适马105mm f/1.4art,佳能EOS R6的防抖效果加持特别好!
其中EF50mm f/1.2L镜头,0.5秒~1秒手持拍摄,都是大概率的清晰、锐利。耗子哥甚至出现过手持EF50L镜头,3.2秒拍摄,焦点区域100%查看很清晰的情况!而适马的105mm f/1.4art镜头,在多次实拍中,耗子哥大概可以在0.5秒左右大概率保证清晰,极限情况有一定概率实现0.8秒~1秒清晰。

2、对于内置IS防抖功能的镜头,EOS R6的防抖加持效果反而没啥提升。
以佳能EOS R6搭配RF24-105mm f/4.0L套机为例,机身与镜头均升级了最新版的固件,但即便如此,24mm端手持拍摄,只要超过1秒钟就基本是糊的。我试拍了几百张,都没有一张能够在1.3秒情况下实现100%放大清晰锐利。
而对于EF300mm f/2.8L II这样的重型镜头,我以前搭配1DX的时候,极限手持大概在1/30~1/40,而搭配R6,也只能勉强实现1/15~1/20的极限手持。
总结起来就是一点:机身防抖在遇到内置IS防抖功能的镜头时,好像协同工作的效果并不好。

有些朋友曾经问我,那你把支持IS防抖的镜头关闭掉防抖再试试?可问题是镜头的防抖开关一旦关闭,相机的机身防抖也就随着关闭了……
2、快门设置与快门声
佳能R6提供了“机械快门”、“电子前帘”、“电子快门”三种快门模式供大家选择。很多朋友对于这三种快门模式的适用范围非常困惑,耗子哥简单说明如下:
机械快门:
同步速度为1/250秒,支持无压缩的14bit色位深,最高连拍速度为12fps。
适用于:使用闪光灯的场景、带“频闪”的人造光源场景(LED、日光灯)、高速运动场景、高画质要求的场景。
电子快门:
同步速度大概是1/50秒,仅支持12bit色位深,最高连拍速度为20fps。
电子快门最大的优势就是“静音”、“无快门部件磨损”。
适用于:需要“静音”拍摄的场合、需要大量拍摄的场合(例如延时短片)、对画质要求不高的场景。但由于电子快门的同步速度太慢,拍高速运动的目标,会有严重的变形,而且仅支持12bit精度,在后期处理方面,操作空间与画质不如机械快门模式。
在这里还要说明一下,按照Dpreview的测试,佳能R6的CMOS读取速度是19ms,截止2020年12月,在135民用相机里面仅次于索尼a9、a9 II、a7s III,所以网络上有些软文刻意拿堆栈式CMOS的a9对比R6、1DX3的电子快门果冻效应,以此抬高索尼,殊不知这是把索尼自家的a7m、a7r系列都黑了个遍。
电子前帘:
用电子快门(CMOS元件刷新数据)的方式取代机械前帘,但保留机械后帘的模式。它的总体效果介于“机械快门”与“电子快门”之间,但这种模式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CMOS刷新数据并不是整行处理,而机械后帘的遮挡却是整齐的整行遮挡。
所以在使用大光圈镜头+高速快门的情况下,“电子前帘”会出现“残缺不全的焦外”。(喜欢拍人像的摄友请慎用!)

对于佳能R6的快门声,耗子哥还想吐槽的就是一点:声音太小了!
即便是机械快门模式,R6的快门声音也太过于轻柔,拍摄的时候,模特经常不知道摄影师是否已经击发了快门,只好绷紧表情一直等着。如果是大批量的商业拍摄,感觉对模特妹子不太友好……
3、外接供电问题
1、佳能R6只有使用最新版的LP-E6NH电池才能采用USB连接的方式进行充电,而老版本的LP-E6N电池、LP-E6电池则不支持。(这明显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佳能刻意限制旧产品)
2、耗子哥测试了家里的“小米充电头”、“乐视充电头”、“柒电调压电源”,其中两个充电头都支持“QC3.0快充协议”,而“柒电调压电源”支持“QC2.0快充协议”。
以上的这些产品在调用快充协议之后,均可输出9V~12V的电压进行供电,但实测的情况非常遗憾,这些充电头接驳佳能R6之后均没有任何反应……
按照论坛网友的说法,佳能R6仅支持USB PD供电协议,而且只能使用Tpye-C to Tpye-C接口进行充电,感觉佳能这个USB供电功能的限制太多了,目前还是不够实用。毕竟大部分相中该功能的,要么是为了持续录制视频或者延时摄影,要么就是旅游图轻便,跟手机共用充电器。相机不能兼容普通的USB 5V电压供电,确实是蛮遗憾的事情。
4、WiFi功能、HDMI功能方面的槽点
由于佳能DPP 4.0版本对于新产品的RAW文件预览与处理实在太慢,耗子哥不得不使用HDMI连接R6与显示器,并用此方式进行预览、选片,但在使用中,发现不少槽点。
1、HDMI最高仅支持1080P分辨率,显示器是1920x1200像素,就会留出大量黑边。
2、HDMI输出的色彩不是sRGB模式的,也无法调节输出图像的色彩、色域,在显示器上看,饱和度跟反差大得惊人,非常辣眼睛,严重影响了选片的观感!
3、即便在相机上将图片放大到极限,细节的显示依然很差,跟DPP软件查看原图的效果差距巨大!
4、一旦插入HDMI线缆,相机的屏幕、取景器就失去显示,而且触摸屏的功能也同时失效,只能用实体按键操作。(这对于大量选片而言,很不友好)
5、当我们使用WiFi连接手机与相机时,往往是为了无线导入照片,但相机在这种模式下,CMOS与屏幕依然无法关闭。(太浪费电了,心疼……)
最后耗子哥展示一下EF50mm f/1.2L手持3.2秒的效果
拍摄时无依托,身体不接触栏杆之类外物辅助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