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发明宋体字的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没有任何可信的资料证明宋体字和秦桧有关系,现存秦桧书法中也看不出任何宋体的痕迹 。 关于宋体字的来源,目前网上收集最全的应该是豆瓣字体鉴赏小组的《宋体字资料整理》。比较一致的共识是宋代刻板字体与宋体的差别很大,我们目前看到的宋体是在明代才出现的 。
著名的印刷史专家张秀民先生在《中国印刷史》里,对被称作宋体字的一类字体写道:“其实,它与真正的宋版字毫无共同之处。笔者曾翻阅了现存宋版书近四百种,从未发现过此类呆板不灵的方块字,所以应改称‘明体字’或‘明朝字’比较名副其实。”追根溯源,宋体字的历史可以从仿宋体的出现算起,但其风格的正式形成在明代。 宋体字不是宋朝人发明的,宋朝出现的宋体在后来被称为“仿宋”,现在真正可以称之为“宋体”的,是明代出现的,所以日本称宋体为“明体”。 虽然宋体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和出现次数极高,但是宋体字本身的受关注程度却非常之低。绝大多数人对宋体的认知都只停留在这是宋朝诞生的,而其中,关于宋体是秦桧发明的说法更是被一部分人信以为真。宋体作为印刷字体,就不得不提到印刷。需要注明的是,被大多数人认知的“四大发明之活字印刷”其实在整个古代都只是在小范围应用,雕版印刷才是古代印刷界的首选方式。现存已发现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代咸通九年(818年)的金刚经。 至宋代,雕版印刷迎来黄金时期。但是此时的雕版印刷字体却并非是后来被大家熟知的宋体,而是多以唐代名家字体入板。而不同地区的入板字体也不尽相同。四川地区多用颜真卿的颜体入板。如《开宝大藏经》《眉山七史》。而福建地区则多用柳体,如《史记集解索引正义》、《后汉书注》。江浙地区则多用欧体作为入板文字,如世彩堂《唐河东先生文集》。 宋代出现仿宋体,此时的“仿宋体”是为了快速雕刻而创造的新型印刷字体。例如横画的收笔设计成两次凑刀即可雕成的三角形,许多字的形态已经非常接近宋体。而所谓秦桧造宋体,更像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字体假借某人”的一种习惯罢了。 到了明代,随着印刷技术迎来巅峰时期,印刷字体也终于形成了被我们今天称之为“宋体”的最终版。如明万历二十五年《石门文字禅》。可以看到此时的印刷字体终于摆脱了书法字体的枷锁,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风格。但是仍可以从宋体中看到这套字体应当是脱胎于唐代颜真卿的颜体。其结构外拓,笔画横细竖粗的运用方式可以清晰地得出其结论。 颜体能成为宋体的基础不仅仅在于其本身在唐之后对整个社会影响极大,由于木版印刷所用载体木板有木纹,使得刻版工人倾向于用颜体做为改造基础以适应木纹所产生的缺陷。用于雕版印刷所用的木板的木纹一般选择横向的,刻字时竖向笔划和横向木纹交叉,容易使笔划产生断裂,因此刻版工人创造性的发明了竖向笔划较粗,横向笔划较细和横向笔划端点两次凑刀形成三角状凸起的宋形字体。使之较好的适应了木质的特性,解决了木纹对字形的破坏。由于这种字体缺少变化的艺术性,灵性不足而有些呆板,所以被明代文人垢病为“匠体字”,虽然这种说法有贬低的成份,但也是恰如其分的。
对于宋体字,历来就有贬和褒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
不喜欢这种字体的藏书家、版本学家和读书人,把它斥为“匠体字”,甚至贬责得无以复加道:“自正德嘉靖以降……,字体一变而为横轻直重,颇类颜体字,其气派于嘉靖本又全不相似;天启崇祯,字体又一变而为狭长的横轻直重的字样,气派更小。”
其实选择颜体做为刻字的基础字体加以改造,便很好的解决了木板横纹所产生的弊病。因为宋体字是刻版工人以颜体为基础在大量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的确应该叫做工匠体。颜体被刻版工人选做刻字的基础字体,还在于其本身是比较适合被改造的书法字体。颜体本身倾向于“大字缩小,小字放大”的造型手法来追求版面的外部空间的统一,而其他书家大多追求的是内部空间的统一,由于汉字本身的结构笔画各异,就使得出现大小参差错落的视觉感。对书法艺术而言,追求变化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重内容而轻个性的印刷字体而言,却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而颜体的改造自然就比其他字体改造的容易许多。在印刷事业逐步发展的同时,颜体代替了其他书法字体,成为了印刷字体的重点改造对象。
可以说宋体是雕版工匠以自身刀法工艺结合颜体发明的,是为了适应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而秦桧发明宋体字的谎言已被许多学者考证是无稽之谈,史籍对秦桧所谓的是宋体字的发明者没有任何记载。仿宋体是明代印刷业区别以明代流行字体而以当时存世的“临安书棚体”为基础创制出来的。这种字体属于颜体的二传手,就更谈不上与秦桧有什么关系了。临安书棚体是南宋临安的棚北大街的陈家书铺的陈起(年代不知)所使用的印刷体。
在秦桧本传中,只是说 秦桧字体“尚工”, 就是说字写得很工整,但 谈不上什么好。 从来没有说过他善于书法,能有传世名作,并创制自己字体。 “宋体”之名,乃清朝康熙皇帝指定。康熙十二年《文献通考》的序文中,规定:“此后刻书,凡方体称宋体字,楷书均称软字”。
宋体的出现和定形应该是一个集体现象,没有特定的发明人。而秦桧做为上层阶级,从来不参加生产实践活动,通过闭门造车绝对发明不了宋体字的,而秦桧本人的蚯蚓
字体和宋体字的方正锋刃相差十万八千里,因此宋体字和秦桧没有任何关系。而秦桧发明宋体字的谎言近年来已经被许多学者考证属于无稽之谈,而历史上的典籍也没有发现秦桧发明宋体字的任何记载,说明秦桧发明宋体字的说法是别有用心的人杜撰的,把刻版工人的发明成果霸占过去,纯粹是贪天之功于桧身,彰显奸佞的本性。因此可以说,宋体字和秦桧没有一毛钱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