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凌晨,苹果没有开发布会,但它发布了最新一代的Airpods pro,我也在第一时间入手了这款耳机,断断续续听了几个小时,下面谈谈使用感受,做个小小的测评。不多废话,直奔主题!Airpods pro
1:外观和操作方式的改变
Airpods pro相较于前两代外观上还是有很大变化的,首先长度短了一截,其次为了实现降噪功能,它变成了一部入耳式耳机。操作模式上,由于Airpods pro新增了防水功能,为了避免沾水后操作失灵,苹果也将暂停、切歌等功能的操作方式由之前的触摸、敲击变成了压力感应,长按感应键的话可以在降噪和透明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值得一提的是,按压时耳机内会模拟出一种真实的按键声音,让你真的有一种按了物理按键的感觉,这点很赞。外观
操作手势
2:佩戴感受
部分人可能不喜欢入耳式耳机,觉得它戴上会压迫耳道,但我个人觉得Airpods pro的舒适度是可以的,我连着听了一个下午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也有可能是我之前一直戴入耳式耳机已经习惯了)。同时耳机附赠三种不同尺寸的硅胶耳塞,你可以根据自己耳道的大小进行更换来获得最佳佩戴感受。当然你也可以使用苹果自带的贴合度测试来选择适合你的耳塞。由于Aripods pro采用入耳式的设计,再加上体积减小,所以它很难轻易的从耳朵里掉出来。耳塞贴合度操作界面
3:降噪效果
Airpods pro的主要卖点就是主动降噪功能,至于主动降噪是什么,这里就不展开说了,百度一搜一大把。不得不说,Airpods pro的降噪效果还真不错。好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我们办公室中央空调的噪音特别大,在我带上耳机后,基本听不到任何声音。如果有同事叫你的话,她不拍你一下,你基本不知道有人在叫你。同时我尝试了在公司的食堂这种更嘈杂的环境开启耳机降噪效果,基本上听不到任何人交流的声音,但收盘子阿姨扔盘子的声音还是能听到一点儿的(因为那玩意儿太吵了)!
和我的索尼WH-1000XM2(头戴式降噪耳机)对比的话,我感觉两者的降噪效果差不多。入耳式的降噪效果可以和头戴式耳机媲美,可以说已经很不错了。(也有可能是WH-1000XM2太老了,毕竟两年前的产物了。)
由于我没有试听过其他的入耳式降噪耳机,暂不作横向对比。但是看了一些其他博主的测评,都说Airpods pro的降噪效果比索尼降噪豆(WF-1000XM3,目前市面上比较好的入耳式降噪耳机)好上不少。
(出街不建议开启降噪模式,走在路上很危险!)
4:音质
蓝牙耳机谈音质就是在耍流氓,所以我对Airpods pro的音质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果然它也没给我希望,真是就是白开水音质,解析一般,很多声音细节没法得到展现。整体声音太混、三频揉作一团,人声无力、乐器表现力也不足,就不过多评价了。总得来讲音质很烂,要是只论音质的话,这耳机也就值个200块钱吧。
(我默默的拿出了我的ie80听了一下,ie80竟然这么好听,我之前怎么没发现!)
果然你听惯了差耳机再听好耳机,可能暗想:上千块的耳机也不过如此嘛……
但是你听惯了好耳机再去听差耳机,心中就会暗骂:这尼玛也配称为耳机?
5:其他
(1)上面提到通过长按压力感应按键可以切换耳机的降噪模式和透明模式,这里主要说说透明模式,它区别于索尼耳机的环境模式,索尼的环境模式是通过耳机上的麦克风把外界的声音放大,然后再传输到你的耳朵里,所以环境模式中你听到的外界声音是放大的,基本上在嘈杂的地方使用环境模式也听不到什么音乐声了。而Airpods pro的透明模式是还原一种更接近原声的效果。就好像你没有戴耳机听到的声音,这点我觉得比索尼做得好。手动切换耳机模式
降噪:主动降噪模式开始,隔绝大部分噪音。
关闭:不开启降噪,也不开启外界声音放大,但有被动降噪效果(物理隔音)。
透明模式:外界声音放大,可以更清晰的听到外界声音,模拟一种没有佩戴耳机的感觉。
(2)AirPods Pro附赠的是一条USB-C to Lightning充电线而不是USB-A to Lightning,这让我们没有usb-c插头的用户很尴尬,这充电线完全用不到啊啊啊!难不成你让我再买个iphone11?
USB-C to Lightning充电线
总结
优点:
1:Airpods pro应该是目前市面上体积最小的降噪耳机了,方便携带。
2:外观靓丽,佩戴舒适,降噪效果优秀。
3:新增的防水功能,再也不怕汗水进入耳机了,可满足运动时佩戴的需求。
4:最长4.5小时的续航,充电5分钟可听1小时,能满足绝大多数使用场景需求。
缺点:
1:音质较差。
2:耳机非常不好从充电盒内取出(我在拿耳机的时候一天内把它弄掉地上两次)。
3:外壳容易吸灰和被磨花,需要买个保护套。
4:上下盖并非严丝合缝,有些松动。(我是不是中奖了?)
5:贵!
如果你为了方便便携和想要良好的降噪体验,可以买。但如果想要音质,别买!2000块真的有很多不错的hifi耳机可供选择。
BrunoLee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