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ent二维叶型仿真_技术|生物质部分替代焦粉的烧结过程温度场模拟仿真

5929146423d68db826477d6c9958ff05.png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麦电网讯:摘要:针对烧结杯试验具有较好的模拟性,基于烧结机理和Fluent软件对烧结过程温度场进行模拟仿真,并与红外热像仪在烧结杯外壁采集的温度图像进行比对,验证了仿真过程的准确性。进一步研究添加不同占比生物质燃料对烧结过程温度场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添加生物质燃料使烧结速度变快,导致烧结料层燃烧带变宽,同时使燃烧带最高温度降低。研究结果对生物质部分替代焦粉的烧结实际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铁矿烧结过程数学模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到了很多关注。Muchi和Higuchi提出了第一个一维(1-D)模型[1],将烧结过程的二维稳态识别为3个不同的区域,分别为烧结矿区、燃烧高温区、烧结原料区;Young开发了1种一维数学模型[2],详细研究了烧结床中的传热和传质过程;Yoshinaga等研究了烧结机中的瞬态烧结过程和稳态过程[3];为了确定Ergun方程中压降和气体流量之间的关系,1个更全面的烧结模型由Curnming[4]等人提出来,该模型通过1个由微分方程计算的反应因子和8个与矿石有关的反应来描述烧结过程,但在建模传热时,只考虑了对流,传导和辐射都被省略了;最近的烧结模型由Yang等人开发[5],该模型包括使用双助燃剂模型的辐射传热。

  龙红明等人[6]对烧结过程中气、固两相之间发生的热交换方式、物理化学变化等进行了详细研究与分析,开发了烧结过程热状态模型;中南大学范晓慧等人[7]以烧结理论为基础,设计开发了烧结料层温度模拟系统;浙江大学赵加佩[8]对铁矿烧结过程进行了详尽地数学描述,并详细介绍了烧结模型的关键子模型和数值求解方法。本文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引入生物质烧结作为烧结数值模拟仿真的研究对象,通过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添加生物质对烧结温度场的影响。

52f52cd0ab03be241e2541ad02691d43.png1烧结杯试验 0f40ea0c87dd0513e67f50d27dc86e22.png

  烧结杯试验主要是为了模拟一定烧结条件而进行的铁矿烧结试验,其试验装备如图1所示,主要是由烧结杯、点火装置、抽风装置组成。通过烧结杯试验,可进行铁矿烧结新原料、新工艺的研究,用以提高烧结矿的产量和质量。烧结杯试验是在完全模拟实际生产条件下进行铁矿烧结,其配料方案、烧结原料的中和时间、混匀时间、制粒时间等均与实际生产条件保持一致。区别于烧结机连续生产的特点,烧结杯通过DSC系统可实现烧结主要参数的检测和控制,使烧结过程“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