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接手了一个从0到1的项目,正好在设计工作流,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讨论下工作流中最常见的一种---审批工作流。
什么是工作流
工作流指“业务过程的部分或整体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下的自动化”。是对工作流程及其各操作步骤之间业务规则的抽象、概括描述。
审批流程七要素
1. 角色
要完成一个审批流程一定需要两个角色来共同完成,分别为发起人和审批人。
发起人特点:最关心审批流程的人

审批人特点:希望审批操作精简
2. 场景
请假、出差、采购等往往都要提交审批申请
3. 节点
节点分为单个节点和多个节点两种情况
单个节点即表示审批人仅有一个
多个节点表示审批人有多个
具体审批人设置为单个和多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设置为单个,当审批人长时间未审批或者审批人请假未能审批将造成审批滞留时间太长。
设置为多个,也有可能降低审批人审批效率,审批人心理状态就会觉得反正我不审批别人也可以审批

4. 环节
环节也分为单个和多个,单个环节单个节点即构成了最简单的一种审批流程
但是实际情况往往都会存在多个环节
5. 必要信息
必要信息在设计过程中便体现为表单。
以请假审批为例:
对于发起人而言,必填信息包括:申请理由、申请时长、审批人选择。
对于审批人而言,他能看到发起人填写的相关信息,知道是谁提的请假申请,需要申请多长时间,申请理由是什么。
6. 通知
我们分别从发起人和审批人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发起人:当审批流程有最新进展时希望能收到通知消息,如果是驳回,还希望能收到来自审批人发来的驳回理由。
审批人:当有新的需要审批的待办事项时,希望能够收到相应的待办通知。
7. 操作
我们根据不同角色及不同状态来对过程中涉及到的操作进行分析
状态一:发起人+未审批
在这种情况下,发起人可以有两种操作,第一种:取消申请。发起人发现信息填写错误可以对审批进行取消。第二种:催一催,能够主动的对审批人发送邮件或者是即时消息通知对方尽快处理,不过这里还要考虑到发送的频率问题。
状态二:发起人+已驳回
在已驳回状态下,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重新申请的快速入口,在表单中我们可以为用户填写好上次已经填写的一些必要信息,避免用户重复填写。
状态三:审批人+未审批
审批人处理审批流包括两种操作:通过审批和驳回审批,这里需要的进行驳回操作时需要注明驳回理由让发起人清楚自己的申请为什么被驳回。
常见的审批流程举例
1. 发起人发起审批,由一个审批人决定是否通过或驳回,这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情形

2. 多个审批人决策

3. 以上两种情况都是每个环节只有一个审批人的情况,有时候也可以选择多个审批人,有一个通过即通过。

4 .还有一些更为复杂的情形,还涉及到条件判断,比较常见的场景就是请假:如果三天以内直接主管审批,如果3天至5天需要上级领导审批,如果大于5天流程还会更为繁琐。

总结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实际场景选择合适的流程,也要同时站在发起人和审批人的立场去人性化的设计,审批流程看似简单,其实涉及到的细节还是很多的。
都看到这了,确定不点个赞再走嘛?
注: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