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cationcontext获取bean_IOC容器与Bean生命周期

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IOC容器,1996年,Michael Mattson在一篇有关探讨面向对象框架的文章中,首先提出了IoC 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把复杂系统分解成相互合作的对象,这些对象类通过封装以后,内部实现对外部是透明的,从而降低了解决问题的复杂度,而且可以灵活地被重用和扩展。IoC理论提出的观点大体是这样的:借助于“第三方”实现具有依赖关系的对象之间的解耦。其中一大待解决问题是对象相互依赖问题

1.IOC是什么,作用

IOC即控制反转(Inversion of Control),借助IOC容器实现对象之间的解耦并完成对象创建。如果没有IOC容器,需要客户端自行创建对象,如果需要复用对象,则需要自己编写单例类并进行对象缓存。总之有了IOC容器之后:

  1. 自行完成对象的创建并缓存。
  2. 完成了对象间解耦,IOC容器帮助对象查找对象,无需对象主动去找。
  3. 容器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即负责对象的创建和销毁。

IOC容器负责实例化、定位、配置对象并建立这些对象间的依赖,应用程序无需在代码中new相关对象,在Spring中BeanFactory是IOC容器的实际代表者。

2.Bean生命周期

了解了ioc和相互依赖问题之后,那么我们再来讨论Bean的生命周期(由IOC管理的对象叫做Bean)以及如果是让你来设计一个IOC容器,会怎么设计?

作为框架,就如同复杂算法一样(如红黑树的平衡插入和平衡删除),需要将各种可能的case和需求都考虑进去,Bean的生命周期同样如此,并非简单的new一个对象,除此,还需要考虑对一个对象创建前的增强和特殊需求,以及临终前的额外动作;为了解决循环依赖问题,bean对象的创建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将对象创建分成创建对象、设置属性等操作。

b1f72f2651b8d901fb8f1278ec42265c.png

a.实例化Bean

IOC容器通过获取BeanDefinition对象中的信息进行实例化。并且这一步仅仅是简单的实例化,并未进行依赖注入。

  • 对于BeanFactory容器,当客户向容器请求一个尚未初始化的bean时,或初始化bean的时候需要注入另一个尚未初始化的依赖时,容器就会调用createBean进行实例化。
  • 对于ApplicationContext容器,当容器启动结束后,便实例化所有的bean。

实例化对象被包装在BeanWrapper对象中(可以认为是Bean的原生态),BeanWrapper提供了设置对象属性的接口,避免了使用反射机制设置属性。

这里提到了4个组件:BeanFacotryApplicationContextBeanDefinitionBeanWrapper

b.设置对象属性(依赖注入)

实例化后的对象被封装在BeanWrapper对象中,并且此时对象仍然是一个原生的状态,并没有进行依赖注入。 紧接着,Spring根据BeanDefinition中的信息进行依赖注入。

并且通过BeanWrapper提供的设置属性的接口完成依赖注入。

c.注入Aware接口(给bean增加某种能力,申明是某种特殊的bean)

Aware接口用于增强Bean能力,容器需检测该对象是否实现了xxxAware接口,并将相关的xxxAware实例注入给bean。常见的Aware接口有:BeanNameAwareBeanFactoryAwareApplicationContextAware

至此,一个对象已经被正确构造。

d.1.BeanPostProcessor(自定义处理,满足用户需求)

经过上述几个步骤后,bean对象已经被正确构造,但如果你想要对象被使用前再进行一些自定义的处理,就可以通过BeanPostProcessor接口实现。

该接口提供了两个函数:

  • postProcessBeforeInitialzation( Object bean, String beanName )

当前正在初始化的bean对象会被传递进来,我们就可以对这个bean作任何处理。 这个函数会先于InitialzationBean执行,因此称为前置处理。所有Aware接口的注入就是在这一步完成的。

  • postProcessAfterInitialzation( Object bean, String beanName )

当前正在初始化的bean对象会被传递进来,我们就可以对这个bean作任何处理。 这个函数会在InitialzationBean完成后执行,因此称为后置处理。

组件:BeanPostProcessor

d.2.InitializingBean与init-method

当BeanPostProcessor的前置处理完成后就会进入本阶段。

InitializingBean接口只有一个函数:

  • afterPropertiesSet()

这一阶段也可以在bean正式构造完成前增加我们自定义的逻辑,但它与前置处理不同,由于该函数并不会把当前bean对象传进来,因此在这一步没办法处理对象本身,只能增加一些额外的逻辑。

若要使用它,我们需要让bean实现该接口,并把要增加的逻辑写在该函数中。然后Spring会在前置处理完成后检测当前bean是否实现了该接口,并执行afterPropertiesSet函数。

当然,Spring为了降低对客户代码的侵入性,给bean的配置提供了init-method属性,该属性指定了在这一阶段需要执行的函数名。Spring便会在初始化阶段执行我们设置的函数。init-method本质上仍然使用了InitializingBean接口。

e.DisposableBean和destroy-method

和init-method一样,通过给destroy-method指定函数,就可以在bean销毁前执行指定的逻辑。

2.1关于Aware接口(Bean能力声明,是某种特殊的bean)

扩展点:

BeanNameAware

BeanFactoryAware

ApplicationContextAware

2.2.依赖注入的几种方式

一般而言,依赖注入可以分为3种方式。

  • 构造器注入。
  • setter注入。
  • 接口注入。

构造器注入

  构造器注入依赖于构造方法实现,而构造方法可以是有参数的或者是无参数的。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都是通过类的构造方法来创建类对象,Spring也可以采用反射的方式,通过使用构造方法来完成注入,这就是构造器注入的原理

public class Role {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roleName;    
 private String note;    


 public Role(String roleName, String note) {        
 this.roleName = roleName;        
 this.note = note;    
    }    
 /******** setter and getter *******/}

这个时候是没有办法利用无参数的构造方法去创建对象的,为了使Spring能够正确创建这个对象,可以像代码清单那样去做。

<bean id="role1" class="com.ssm.chapter9.pojo.Role">    
    <constructor-arg index="0" value="总经理"/>    
    <constructor-arg index="1" value="公司管理者"/>
</bean>

constructorarg元素用于定义类构造方法的参数,其中index用于定义参数的位置,而value则是设置值,通过这样的定义Spring便知道使用Role(String,String)这样的构造方法去创建对象了。这样注入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由于这里的参数比较少,所以可读性还是不错的,但是如果参数很多,那么这种构造方法就比较复杂了,这个时候应该考虑setter注入

使用setter注入

setter注入是容器中最主流的注入方式,它利用JavaBean规范所定义的setter方法来完成注入,灵活且可读性高。它消除了使用构造器注入时出现多个参数的可能性,首先可以把构造方法声明为无参数的,然后使用setter注入为其设置对应的值,其实也是通过Java反射技术得以现实的。这里假设先在代码清单中为Role类加入一个没有参数的构造方法,然后做代码清单的配置。

<bean id="role2" class="com.ssm.chapter9.pojo.Role">   
    <property name="roleName" value="高级工程师"/>    
    <property name="note" value="重要人员"/>
</bean

这样Spring就会通过反射调用没有参数的构造方法生成对象,同时通过反射对应的setter注入配置的值了。这种方式是Spring最为主要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广泛。

接口注入

有些时候资源并非来自于自身系统,而是来自于外界,比如数据库连接资源完全可以在Tomcat下配置,然后通过JNDI的形式去获取它,这样数据库连接资源是属于开发工程外的资源,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接口注入的形式来获取它

2.3.BeanFactory和FactoryBean

  • BeanFactory,以Factory结尾,表示它是一个工厂类(接口), 它负责生产和管理bean的一个工厂。在Spring中,BeanFactory是IOC容器的核心接口,它的职责包括:实例化、定位、配置应用程序中的对象及建立这些对象间的依赖。
  • BeanFactory只是个接口,并不是IOC容器的具体实现,但是Spring容器给出了很多种实现,如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XmlBeanFactory、ApplicationContext等,其中XmlBeanFactory就是常用的一个,该实现将以XML方式描述组成应用的对象及对象间的依赖关系。
  • FactoryBean,一般情况下,Spring通过反射机制利用的class属性指定实现类实例化Bean,在某些情况下,实例化Bean过程比较复杂,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则需要在中提供大量的配置信息。配置方式的灵活性是受限的,这时采用编码的方式可能会得到一个简单的方案,即非反射实例化bean的防方式。Spring为此提供了一个org.springframework.bean.factory.FactoryBean的工厂类接口,用户可以通过实现该接口定制实例化Bean的逻辑。

3.实现一个容器需要哪些组件

思考点:

  • Bean的创建和销毁过程,创建增强点,销毁临终动作。
  • Bean循环依赖如何解决;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一个IOC容器需包含以下组件:

  • BeanDefinition
  • BeanDefinitionReader
  • BeanWrapper
  • BeanFacotry
  • Aware
  • BeanNameAware
  • BeanFactoryAware
  • BeanPostProcess
  • InitialzatingBean
  • DisposableBean
  • FactoryBean

具体组件需提供哪些功能可参考Spring beans,可试着自己写一个IOC容器,然后Spring bean包源码进行对比。

BeanFactory

  • DefaultListableBeanFactory
  • XmlBeanDefinitionReader
  • BeanDefinitionDelegate
  • BeanDefinitionReaderUtils

以上。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