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应用场景_一篇文章教你读懂哈希表-HashMap

题图Pid=68670770

在最近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身边很多朋友对哈希表的原理和应用场景不甚了解,处于会用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的状态,所以我找出了刚学习Java时写的HashMap实现,并以此为基础拓展关于哈希表的实现原理。

什么是哈希表?

散列表(Hash table,也叫哈希表),是根据关键码值(Key value)而直接进行访问的数据结构。也就是说,它通过把关键码值映射到表中一个位置来访问记录,以加快查找的速度。这个映射函数叫做散列函数,存放记录的数组叫做散列表。
给定表M,存在函数f(key),对任意给定的关键字值key,代入函数后若能得到包含该关键字的记录在表中的地址,则称表M为哈希(Hash)表,函数f(key)为哈希(Hash) 函数。

以上正式的解释摘自百度百科哈希表页面。

从这段解释中,我们理应知道的:

  • 哈希表是一种数据结构
  • 哈希表表示了关键码值和记录的映射关系
  • 哈希表可以加快查找速度
  • 任意哈希表,都满足有哈希函数f(key),代入任意key值都可以获取包含该key值的记录在表中的地址

官方解释听过了,那么如何用大白话来解释呢?

简单的来说,哈希表是一种表结构,我们可以直接根据给定的key值计算出目标位置。在工程中这一表结构实现通常采用数组。

与普通的列表不同的地方在于,普通列表仅能通过下标来获取目标位置的值,而哈希表可以根据给定的key计算得到目标位置的值。

在列表查找中,使用最广泛的二分查找算法,复杂度为O(log2n),但其始终只能用于有序列表。普通无序列表只能采用遍历查找,复杂度为O(n)。

而拥有较为理想的哈希函数实现的哈希表,对其任意元素的查找速度始终为常数级,即O(1)。


图解:

d16f0913-8612-eb11-8da9-e4434bdf6706.png

在一个典型的哈希表实现中,我们将数组总长度设为模数,将key值直接对其取模,所得的值为数组下标。

如图所示的三组数据,分别被映射到下标为0和7的位置中,显而易见的,第1组数据和第3组数据发生了哈希碰撞。


如何解决哈希碰撞?

常用的解决方案有散列法和拉链法。散列法又分为开放寻址法和再散列法等,此处不做展开。java中使用的实现为拉链法,即:在每个冲突处构建链表,将所有冲突值链入链表,如同拉链一般一个元素扣一个元素,故名拉链法。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遭到恶意哈希碰撞攻击,拉链法会导致哈希表退化为链表,即所有元素都被存储在同一个节点的链表中,此时哈希表的查找速度=链表遍历查找速度=O(n)。

哈希表有什么优势?

通过前面的概念了解,哈希表的优点呼之欲出:通过关键值计算直接获取目标位置,对于海量数据中的精确查找有非常惊人的速度提升,理论上即使有无限的数据量,一个实现良好的哈希表依旧可以保持O(1)的查找速度,而O(n)的普通列表此时已经无法正常执行查找操作(实际上不可能,受到JVM可用内存限制,机器内存限制等)。

哈希表的主要应用场景

在工程上,经常用于通过名称指定配置信息、通过关键字传递参数、建立对象与对象的映射关系等。目前最流行的NoSql数据库之一Redis,整体的使用了哈希表思想。

一言以蔽之,所有使用了键值对的地方,都运用到了哈希表思想。

Java中的哈希表实现-HashMap

在正式开始对HashMap的介绍和实现之前,你应当知道以下这些知识:

任意数对2的N次方取模时,等同于其和2的N次方-1作位于运算。

公式表述为:

k % 2^n = k & (2^n - 1)

而位于运算相比于取模运算速度大幅度提升(按照Bruce Eckel给出的数据,大约可以提升5~8倍)。

负载因子

负载因子是哈希表的重要参数,其定义为:哈希表中已存有的元素与哈希表长度的比值。

它是一个浮点数,表示哈希表目前的装满程度。由于表长是定值,而表中元素的个数越大,表中空余位置就会更少,发生碰撞的可能性也会进一步增大。

哈希表的扩容策略依赖于负载因子阈值。基于性能与空间的选择,JDK标准库将HashMap的负载因子阈值定为0.75


HashMap继承体系

首先来看HashMap的继承体系:

public 

可以看到,抽象类AbstractMap就是对Map接口的抽象实现,HashMap通过继承AbstractMap间接实现了Map接口,同时自身直接声明了对Map接口的实现,即HashMap就是Map接口的直接实现。

Map接口中定义了一个Map实现类必须要实现的方法。所有Map实现类都应当实现这些方法。

Map接口定义的需要实现的方法:

d46f0913-8612-eb11-8da9-e4434bdf6706.png

在本篇文章剩余的篇幅中,将会基于Map接口实现一个我们自己的HashMap。

MyHashMap实现:

在动手之前,先分析清楚Map接口提供的方法,实现了哪些功能。其中关键的方法提取出来,结果为:

//实现查找功能。
//containsKey基于此方法实现。
V get(Object key);
//实现新增功能。
//由于哈希表同key覆盖特性,此方法同时实现了更新操作。
V put(K key, V value);
//实现删除功能。
V remove(Object key);
//实现对Map的遍历功能。
Set<Map.Entry<K, V>> entrySet();
Collection<V> values();
Set<K> keySet();

我们的HashMap采用泛型数组作为存储数据的结构。此时应用到两个类Node和Entry。Node类用作拉链法链表节点,其中每个Node存储了一个Entry类,Entry中包含了Key和Value,是真正存储数据的类型。

前文所述的与模运算等价的位与运算,当且仅当模数为2的N次幂时才会生效。所以我们的HashMap初始的数组长度将会定为16,扩容策略为每次扩容为上一次长度的2倍,负载因子0.75(这也是JDK标准库所采用的配置)。

public class MyHashMap<K, V> implements Map<K, V> {
    private class Node {
        private MyEntry<K, V> entry = null;
        public Node next = null;
    }

    class MyEntry<K, V> implements Entry<K, V> {
        private int hash;
        private K key;
        private V value;
    }

    //常量区
    private static final double LOAD_FACTOR = 0.75;       //负载因子阈值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INITIAL_SIZE = 16;           //数组初始大小

    //成员变量区
    private int element_count = 0;        //当前元素计数
    private Node[] node_list = (Node[]) Array.newInstance(Node.class, INITIAL_SIZE);       //存储数组。

    //略去Map列表的实现方法
}

值得注意的是

private Node[] node_list = (Node[]) Array.newInstance(Node.class, INITIAL_SIZE)

Java中并不支持直接申请泛型类的数组。只能通过Array.newInstance静态方法构造数组并强制转换为泛型类的数组。

resize操作时同样需要用到此方法。

Hash表的核心操作就是通过对key值的计算直接查找目标元素下标,因此我们首先参考标准库编写(fuzhi)出getIndex方法:

private int getIndex( int hash, int mod ){
    return (hash & 0x7fffffff) & (mod - 1);
}

(hash & 0x7fffffff)是为了确保结果为正数。

为什么要对0x7fffffff做位于操作?

0x7fffffff是int可以表达的最大正整数,除了首位为0其他31位都为1。正数& 0x7fffffff结果为其本身,负数& 0x7fffffff结果为正数。

为什么不用Math.abs?

前面说过,位运算很快。而且由于Math.abs只是简单的return -a,因此Math.abs(Integer.MIN_VALUE)时结果仍然为负数,如下图所示:

d76f0913-8612-eb11-8da9-e4434bdf6706.png

hash & 0x7fffffff保证结果为正数。

(结果是不是负数的绝对值不重要,只要参数同样时每次计算都可以得出同样的结果,就可以作为哈希函数)

基于getIndex方法,我们可以写出put和remove方法。

@Override
public V put( K key, V value ){
    put(new MyEntry<>(key, value), node_list, true);
    return value;
}

private void put( MyEntry<K, V> entry, Node[] target, boolean check ){
    put(new Node(entry), target, check);
}

/**
 * 如果目标位置为空,则创建节点并保存目标位置
 * 否则在列表中查找并替换重复项。
 * 如果没有重复项,则插入链表尾部。
 *
 * @param node   : 被加入数组的节点。
 * @param target : 目标数组。
 * @param check : 指示方法是否检查数组的当前元素数量。
 */
private void put( Node node, Node[] target, boolean check ){
    int index = getIndex(node.getEntry().getHash(), node_list.length);
    if (target[index] == null) {
        target[index] = new Node(null);
    }
    if (target[index].next == null) {
        target[index].next = node;
        if (check) {
            //检查哈希表大小
            ++element_count;
            checkLoadFactor();
        }
        return;
    }

    Node temp = target[index].next;
    while (temp != null) {
        if (temp.getEntry().getHash() == node.getEntry().getHash()) {
            temp.setEntry(node.getEntry());
            return;
        }
        if (temp.next == null) {
            temp.next = node;
            temp.next.next = null;        //截断节点,防止出现循环引用
            if (check) {
                //检查哈希表大小
                ++element_count;
                checkLoadFactor();
            }
        }
        temp = temp.next;
    }
}

其中几个值得注意的点:

check参数:指示方法是否检查数组的当前元素数量。由于扩容时同样会使用这个方法作数组元素的迁移行为,一个检查的开关是必须的,否则会出现死循环。

temp.next.next = null :同样,在数据迁移操作时,如果未截断链表的每个节点,会导致新老数组中对应列表发生串联,最终产生死循环。

最终MyHashMap中将集成经典的链表操作。

接着实现remove方法:

@Override
public V remove( Object key ){
    if (key == null) {
        return null;
    }

    int index = getIndex(key.hashCode(), node_list.length);
    if (node_list[index] == null || node_list[index].next == null) {
        return null;
    }

    //在目标位置的链表中查找目标键值。
    Node last = node_list[index];
    Node current = node_list[index].next;
    while (current != null) {
        if (current.getEntry().getHash() == key.hashCode()) {
            last.next = current.next;
            --element_count;                            //减少数组元素计数
            return current.getEntry().getValue();
        }
        last = last.next;
        current = current.next;
    }

    return null;
}

在remove方法中,将会计算得到目标节点下标,遍历目标链表节点,当查找到目标元素时,断开并重连链表将目标元素从链表中移除。

非常典型的链表操作。

接下来实现最重要的get操作。然而在HashMap的CRUD三个操作中,get操作最为简单,因为其不需要移动链表节点或改变链表结构,仅需要遍历链表即可。

/**
 * 从Map中查找目标Key。
 * @param key
 * @return
 */
@Override
public V get( Object key ){
    int index = getIndex(key.hashCode(), node_list.length);
    //目标位置为空则直接返回null
    if (node_list[index] == null || node_list[index].next == null) {
        return null;
    }

    //目标位置不为空则遍历链表,查找相同的key
    Node temp = node_list[index].next;
    while (temp != null) {
        if (temp.getEntry().getHash() == key.hashCode()) {
            return temp.getEntry().getValue();
        }
        temp = temp.next;
    }
    return null;
}

接下来是resize方法,它实现了数组元素的迁移操作。

但在resize方法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有趣的方法,也是我的实现中不同于JDK标准库的方法,它提供了对元素数组的遍历操作,采用双指针法实现。它接受一个Consumer接口作为参数,它会对当前数组中的所有Node调用Consumer.accept方法。

values方法,containsValue方法,keySet方法,entrySet方法都基于它来实现:

//遍历list,并对其中的每一个元素执行指定的操作
private void traversing( Node[] nl, Consumer<Node> con ){
    int head = 0, foot = nl.length - 1;
    Node node;
    while (head <= foot) {
        if (nl[head] != null && nl[head].next != null) {
            node = nl[head];
            while ((node = node.next) != null) {
                con.accept(node);
            }
        }
        if (nl[foot] != null && nl[foot].next != null) {
            node = nl[foot];
            while ((node = node.next) != null) {
                con.accept(node);
            }
        }
        ++head;
        --foot;
    }
}

有了traversing方法,可以用轻松(甚至是偷懒)的方式写出values,keySet,entrySet,containsValue:

@Override
public Collection<V> values(){
    Collection<V> collection = new ArrayList<>();
    traversing(node_list, (node -> {
        collection.add(node.getEntry().getValue());
    }));
    return collection;
}

@Override
public Set<K> keySet(){
    Set<K> set = new HashSet<>();
    traversing(node_list, (node -> {
        set.add(node.entry.getKey());
    }));
    return set;
}

@Override
public Set<Entry<K, V>> entrySet(){
    Set<Entry<K, V>> set = new HashSet<>();
    traversing(node_list, ( node ) -> {
        set.add(node.getEntry());
    });

    return set;
}

//在最坏情况下,这种实现会将HashMap遍历两次。
//这样写仅仅是为了偷懒。
//如果你要写一个用于生产环境的containsValue,不要这样做。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containsValue( Object value ){
    //遍历哈希表查找值
    for (Entry<K, V> entry : entrySet()) {
        V temp_value = entry.getValue();
        if (temp_value != null && temp_value.equals(value))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用于对HashMap进行扩容的resize方法如下,它的实现原理非常简单易懂:创建一个新数组,随后调用traversing和本类的put方法将原始数组中的所有元素插入到新数组中,最终使用新数组替换原始数组。

随便一提,(hash & 0x7fffffff) & (mod - 1)可以保证将每个链表中的元素平均的放入新数组中的两个对应位置。

/**
 * 列表扩容。
 */
private void resize(){
    //创建新列表
    Node[] new_list = (Node[]) Array.newInstance(Node.class, node_list.length << 1);
    traversing(node_list, (node -> {
        put(node, new_list, false);
    }));
    //移动完成后替换当前列表。
    node_list = new_list;
}

大功告成!Map接口中的所有核心方法都被实现了。


在OrsPced的Github可以找到本文中的完整实现。

如果有更好的想法,评论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提出。

对阅读至此的您表示诚挚的感谢。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