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中常用名词解释(更新中)

以下纯手打,如有错误请指出。

  1.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端系统通过ISP接入因特网。
  2.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互连模型。
  3.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TCP服务模型包括面向连接服务和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4.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无连接的,没有握手的过程。UDP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送服务,也没有拥塞控制。
  5. 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
  6. 分布式应用程序:distributed application,这些应用程序涉及多个相互交换数据的端系统。
  7. 套接字接口:socket interface,该接口规定了运行在一个端系统上的程序请求因特网基础设施向运行在另一个端系统上的特定目的程序交付数据的方式,因特网套接字接口时一套发送程序必须遵循的规则集合。
  8. 协议:protocol,定义了在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的格式、顺序以及发送、接收一条报文或其他事件所采取的动作。
  9. WIFI:基于IEEE802.11技术的无线局域网接入。
  10. 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11. 报文:message,端系统中彼此交换报文。报文能够包含协议设计者需要的任何东西。报文可以执行一种控制功能,也可以包含数据。
  12. 存储转发传输:store-and-forward transmission,多数分组交换机在输入端使用存储转发传输。存储转发传输是指在交换机开始向输出链路传输该分组的第一个bit之前,必须接收到整个分组。
  13. 频分复用: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FDM。
  14. 时分复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TDM。
  15. 恶意软件:malware,多数恶意软件是可以自我复制的。
  16. 僵尸网络:botnet,受害设备网络。
  17. 病毒:virus,是一种需要某种形式的用户交互来感染用户设备的恶意软件。
  18. 蠕虫:worm,是一种无须任何明显用户交互就可以进入设备的恶意软件。
  19. 拒绝服务攻击:denial-of-service attack,DOS攻击使得网络、主机或其他基础设施部分不能由合法用户使用,DOS攻击分为弱点攻击、带宽泛洪、连接泛洪。
  20. 分布式DOS:distributed DOS,DDOS是攻击者控制多个源,并让每个源向目标猛烈发送流量。
  21. 分组嗅探器:packet sniffer,在无线设备的附近放置一台被动的接收机,该接收机就能得到传输的每个分组的副本。
  22. IP哄骗:IP spoofing,将具有虚假源地址的分组注入因特网。
  23. C/S: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总是打开的主机叫做服务器。客户相互之间不直接通信,需要通过服务器。服务器具有固定的周知的地址,即IP。
  24. p2p:peer-to-peer,对等方通信不必通过专门的服务器。许多流量密集型应用都是p2p结构。
  25. 可靠数据传输:reliable data transfer,确保由应用程序的一端发送的数据正确、完全的交付给应用程序另一端。
  26. 吞吐量:发送进程能够向接收进程交付比特的速率。
  27. 面向连接:在应用层数据报文开始流动之前,TCP让客户和服务器相互交换运输层控制信息。
  28. SSL: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字层,TCP的加强版,是在应用层上实现的。不仅可以做到TCP,还提供了安全性服务,包括加密,数据完整性和端点鉴别。
  29. 应用层协议:application-layer protocol,定义了运行在不同端系统上的应用程序进程如何相互传递报文。应用层协议定义了:报文类型,语法,语义,规则。
  30.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由两个进程实现,一个是客户程序,一个是服务器程序。客户程序和服务器程序运行在不同的端系统,通过交换http报文进行会话。端口号80。
  31. URL:每个url由两部分组成,存放对象的服务器主机名和对象的路径名。
  32. 非持续连接:non-persistent connection,每个请求-响应对是通过一个单独的tcp连接发送。每个tcp连接在服务器发送一个对象后关闭,即该连接并不为其他的对象而持续下来,每个tcp连接只传输一个请求报文和一个响应报文。
  33. 持续连接:所有的请求及响应是通过相同的tcp连接。在相同的客户与服务器之间后续的请求和响应报文能够通过相同的连接进行传送。
  34. 往返时间:Round-Trip Time,RTT。一个短分组从客户到服务器,再返回客户所花费的时间。RTT=分组传播时延+分组在交换机和路由器上的排队时延+分组处理时延。
  35. HTTP请求报文:包括请求行,首部行和实体体。其中请求行是第一行,包括方法字段,url字段,http版本字段。
  36. HTTP响应报文:包括状态行,首部行和实体体。其中状态行是第一行,包括协议版本,状态码,相应的状态信息。
  37. cookie:允许站点对用户进行跟踪,可以用于标识一个用户。cookie可以在无状态的htttp之上建立一个用户会话层。cookie技术有四个组件:http请求报文中的一个cookie首部行cookie;http响应报文中的一个cookie首部行set-cookie;用户端系统中保留有一个cookie文件,由用户浏览器管理;位于web站点的一个后端数据库。
  38. web缓存:web cache,也叫做代理服务器(proxy server),是能够代表初试web服务器来满足http请求的网络实体。web缓存有自己的磁盘空间,会保存最近请求过的对象的副本。web缓存通常由ISP购买并安装。部署web缓存的两个原因:可以大大减少对客户请求响应的时间;大大减少一个机构的接入链路到因特网的通信量。
  39. 条件GET方法:conditional get,是http协议的一种机制,允许缓存器证实它的对象是最新的。满足两个条件就是条件GET报文:请求报文使用GET方法;请求报文中包含 If-modified-since首部行。
  40. 电子邮件系统:有三个组成部分:用户代理(user agent),邮件服务器(mail server),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SMTP)。其中邮件服务器是核心。
  41.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端口号25。用于从发送方的邮件服务器发送报文到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使用TCP可靠数据传输。smtp也有两个部分:运行在发送方邮件服务器的客户端;运行在接收方邮件服务器的服务器端。
  42. HTTP与SMTP的比较
    (1)HTTP是从web服务器向web客户传送邮件;SMTP是从一个邮件服务器向另一个邮件服务器传送文件。
    (2)用户使用HTTP从服务器拉取文件信息;SMTP是发送邮件服务器把文件推向接收邮件服务器。
    (3)HTTP数据大小不受限制;SMTP要求每个报文采用7bit ASCII码格式。
    (4)HTTP把每个对象封装到它自己的HTTP响应报文中;SMTP则把所有的报文对象放在一个报文中。
  43.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version3,第三版邮件访问协议。pop3是一个极为简单的邮件访问协议,端口号110。POP3按照三个阶段工作:特许,事务处理,更新。POP3没有给用户提供任何创建远程文件夹并为报文指派文件夹的方法。
  44. IMAP: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因特网邮件访问协议。IMAP比POP3更有特色更复杂。IMAP有两个重要特性:IMAP服务器把每个报文与一个文件夹联系起来;IMAP具有允许用户代理获取报文某些部分的命令。
  45. DNS:domain name systerm,域名系统,主机名到IP地址的转换。DNS是一个由分层的DNS服务器实现的分布式服务器,是一个使得主机能够查询分布式数据库的应用层协议。DNS服务器通常是运行BIND软件的UNIX机器。DNS协议运行在UDP之上,端口号53。DNS提供一些重要服务:主机别名,邮件服务器别名,负载分配。
  46. DNS服务器的层次结构:在DNS服务器的层次结构中有三种类型的服务器:根DNS服务器,顶级域DNS服务器,权威DNS服务器。根DNS服务器提供顶级域服务器的IP地址,顶级域服务器提供权威服务器的IP地址。
  47. 本地DNS服务器:每个ISP都有一台本地DNS服务器。当主机发出DNS请求时,该请求被发往本地DNS服务器,它起着代理的作用,并将该请求转发到DNS服务器层次结构中。
  48. P2P文件分发:web,邮件和DNS都是C/S架构的。peer-to-peer,P2P文件分发中,每个对等方能够向任何其他对等放重新分发它已经收到的该文件的任何部分。也就是说,每个对等方除了是比特的消费者,还是比特的重新分发者。
  49. CDN:content distributed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CDN管理分布在多个地理位置上的服务器,在它的服务器中存储视频的副本,并且试图将所有用户请求定向到一个将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的CDN位置。CDN可以是专用CDN,即它由内容提供商自己所有;也可以是第三方CDN。
  50. CDN服务器安置原则
    (1)深入:在遍及全球的接入ISP中部署服务器集群来深入到ISP接入网中。目标是靠近端用户,通过减少端用户和CDN集群之间的链路和路由器数量,改善用户感受到的时延和吞吐量。
    (2)邀请做客:通过在少量关键位置建造大量集群来邀请到ISP做客。与深入相比,邀请做客会产生较低的维护和管理开销。
  51. 集群选择策略:cluster selection strategy。CDN部署的核心是集群选择策略,即动态的将客户定向到CDN中的某个服务集群或数据中心的机制。一种简单的策略是指派客户到地理上最为邻近的集群。
  • 5
    点赞
  • 6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