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ise对象代表了未来某个将要发生的事件(通常是一个异步操作),是ES6原生提供的。
在ES6以前实现异步操作主要是依靠回调函数,由于ajax请求时无法得知数据返回的具体时间,所以只能将callback回调传给ajax,待ajax请求完成时再执行回调函数。而promise接受一个函数做参数,该函数有 resolve方法和reject方法两个参数,若异步操作成功则用resolve方法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变为resolved,若异步操作失败则用reject方法将状态变为rejected。promise实例生成后,可以用then分别制定resolve方法和reject方法的回调函数。这样就能以同步操作的流程来表达异步操作,避免了层层嵌套的回调函数。
异步代码一般使用基于回调的API,尤其在Node.js中,例如:
function
当回调越来越深后就会难以阅读和维护,成为所谓的“回调地狱”,我们用promise可以以向下发展的形式取代上面这种横向发展的模式:
function
我们甚至可以用异步函数async来将上述异步代码用同步代码的形式书写(本质上仍是异步执行):
async
言归正传,promise有三种状态:pending(进行中)、fulfilled(已成功)和rejected(已失败)。只有异步操作的结果可以决定当前是哪一种状态,任何其他操作都无法改变这个状态。Promise对象的状态改变只有两种可能:从pending变为fulfilled或者从pending变为rejected。Promise的基本用法如下:
var
Promise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函数做参数,该函数有 resolve方法和reject方法两个参数,若异步操作成功则用resolve方法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从pending变为resolved即“进行中”变为“成功”,若异步操作失败则用reject方法将状态从pending变为rejected即“进行中”变为“失败”。Promise实例生成后,可以用then方法分别指定resolve状态和rejected状态的回调函数。then方法可以接受两个回调作为入参,第一个是promise对象的状态变为resolved的时候调用的回调,第二个是promise对象的状态变为rejected时调用的回调(第二个可选)。
let
上面代码中,Promise新建后立即执行,所以首先输出的是Promise,然后then方法指定回调函数,将在当前脚本所有同步任务执行完成后才会执行,所以resolved最后输出。
下面我们来写一个用Promise对象实现ajax的实例:
var
代码demo见:一个小实例
在该例子的基础上演示链式调用:https://jsbin.com/pubekuhebi/edit?html,output
getData
上面代码使用then方法一次指定了两个回调函数。第一个回调函数完成后会将返回结果作为参数,传入给第二个回调函数。即return value是传给第二个tnen中的val值。意思就是前一个回调函数返回的是Promise对象,这时后一个回调函数就会等待该Promise对象有了运行结果,才进一步调用。就是说等到天气接口返回数据value后,第一个then里的return value将数据传给第二个 then,第二个then的回调才会开始执行。
在该例子的基础上演示catch方法捕捉错误:https://jsbin.com/mutijesaho/edit?html,console,output (我们故意将接口url写错来试验请求失败的情景)
getData
catch方法是then(null, rejection)的别名,用于指定发生错误时的回调函数。Promise对象的错误具有“冒泡”性质,会一直向后传递,直到被捕获为止。https://jsbin.com/zotexufovi/edit?html,console,output
Promise.all方法用于将多个异步操作(或Promise对象)包装成一个新的Promise,当这些异步操作都完成后,新的Promise对象状态才会变成fulfilled;只要其中有一个异步操作失败则新的Promise对象的状态就会变成rejected。
Promise.all()方法:成功时按照接收的数据顺序执行(成功多少个就返回多少个);失败时只返回最先被reject的值(只返回一个值)。成功和失败的返回值是不同的,成功的时候返回的是一个结果数组,而失败的时候则返回最先被reject失败状态的值。
例1:
let
例2:实现一个倒计时计数功能
var
Promse.all在处理多个异步处理时非常有用,比如说一个页面上需要等两个或多个ajax的数据回来以后才正常显示,在此之前只显示loading图标。代码模拟:
let
注意:Promise.all获得的成功结果的数组里面的数据顺序和Promise.all接收到的数组顺序是一致的,即p7的结果在前,即便p7的结果获取的比p8要晚。这带来了一个绝大的好处:在前端开发请求数据的过程中,偶尔会遇到发送多个请求并根据请求顺序获取和使用数据的场景,使用Promise.all毫无疑问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对比一下Promise.race的使用
let
顾名思义,Promse.race就是赛跑的意思,意思就是说,Promise.race([p1, p2, p3])里面哪个结果获得的快,就返回那个结果,不管结果本身是成功状态还是失败状态。
至于async函数,是用来取代回调函数的另一种方法,只要函数名前加上async关键字,就表明其内部有异步操作。该异步操作应该返回一个前面用await关键字注明的Promise对象。一旦遇到await就先返回它后面的表达式产生的Promise对象,不再执行函数体内后面的语句。等到当前宏任务执行完毕后再来扫尾当前微任务队列中所有微任务,即刚才“函数体内后面的语句”。即await是让出线程的标志,await后面的表达式会先执行一遍再将await后面的代码加入到micro task中然后就跳出整个async函数来执行后续同步代码。
带async关键字的函数仅仅是把 return值包装成Promise对象,其他并无特殊之处。
例子:实现一个倒计时计数功能
// 写法1
至于axios,它是基于promise的http库,在我理解实际上就是包括了ajax和promise等的功能的npm包,企业项目中很多都会用axios来调接口发送请求而不是直接手写ajax。
Features
- Make XMLHttpRequests from the browser 从浏览器中创建 XMLHttpRequests
- Make http requests from node.js 从 node.js 创建 http 请求
- Supports the Promise API 支持 Promise API
- Intercept request and response 拦截请求和响应 (就是有interceptor)
- Transform request and response data 转换请求数据和响应数据
- Cancel requests 取消请求
- Automatic transforms for JSON data 自动转换 JSON 数据
- Client side support for protecting against XSRF 客户端支持防御 XSRF
知否上有一个有趣的讨论,关于有些项目里axios被promise再封装的问题,因为axios支持请求和响应拦截故个人不太理解这个操作的必要:
本文引用参考:
面试问到 Promise,这样回答最完美了mp.weix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