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什么是类型学摄影
类型学摄影,顾名思义就是将同一个类型的摄影作品组合成系列呈现,包括主题、风格的相似照片。

伯恩·贝歇 (1931-2007)
希拉·贝歇 (1934-2015)
60年前,德国的贝歇夫妇开创了摄影类型学风格,夫妇二人以大量的 工业建筑摄影类型学 作品而闻名于世。 先一起感受20世纪胶片摄影机所拍摄的类型摄影作品:夫妇二人将摄影作品以每组6张、9张、15张的方式进行呈现。作为贝歇学派的创始人,他们深深影响了数代纪实摄影师和艺术家。
02 为什么拍照要成类型
| 主题明确类型学会让你拍摄的图片排列整齐、主题明确,让人一眼就知道你的照片想要传达什么内容。
画面形式上呈现连续性,具有明显风格特征。
简洁清爽的朋友圈图片往往更能吸引目光,同类型的照片内容直接让人产生视觉上的愉悦,你的作品就更容易收获点赞。
| 审美提升
当我们选择排版内容和方式,会自然而然的带入自己的 审美和思考 ,思考会赋予我们的作品更多意义,久而久之你的审美会得到提升,更知道自己 要拍什么、怎么拍 。 | 接近艺术摄影类型学是观念艺术的一种,用好类型学,能掌握艺术风格的呈现方式而不会毫无章法的自由发挥。
03 使用方法大全
| 找寻同主题的内容
结合实际,我们常常使用的 4宫格或者9宫格自拍 也可以构成摄影类型学。 比例大小相同、色调相同的照片拼接在一起,能突出人物的 动作和面部表情 ,照片内容也变得十分有趣。拍 摄元素相近的景物 也是一种展现美景的表达方式▼
出门旅行带上一个心爱的小物件,利用相同的物件让不同的景物产生联系,来一组出行同款吧!
不同景物,相同元素
画面中巧妙的用成群的树木和湛蓝的天空作为背景,前景任意更换也不会让画面显得单调,清新的田园气息铺面而来

照片色彩的相似性也能直接构成类型学,当我们学会巧妙的调色,生活中最最普通的细节调整至一个色系,情绪感直抵人心。
偏冷的蓝色调
黑与白色调
使用黑白色系也能快速的达成画面色调一致,故事感极强。 我们在拍摄街头题材的主题时,把纷繁的色彩去掉也是一个够成功类型的好方法。 | 文字的加入 我们可以在照片中添加字体,好看的字体能给照片增加高级感和趣味感。
| 增加画框
在许多摄影展览中不难发现,许多作品都会用高级的画框进行装裱后展出。



一个合适的框能够带来和谐、统一的美感。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巧妙的用框架来调整画面的尺寸比例。
朋友圈最适合的比例是正方形1:1的尺寸,如果你拍摄的照片尺寸并不统一,增加一个框架可以让画面大小统一。




04 实用案例+工具推荐
摄影类型学不仅仅适用于朋友圈的照片分享,来看看下面各大时尚杂志的内容,也巧妙的运用了这一拍摄技巧:
同色系的照片成系列发布,即便是远远看个大概都能感受到视觉上的优美体验。
时尚芭莎杂志内页
长方形尺寸的照片加了框架也能变成好看的正方形,既 避免了画幅限制视觉 ,看上去照片也更加高级。ELLE杂志内页
那么问题来了,有小伙伴说“我拍不够9张图怎么办?” 可以尝试 重复用 图,即便是两张图片,排列出来也能有也能有满满的“大片既视感”2008年莫毅以作品《小区-红被子》获得过平遥国际摄影节大奖,在此后的许多摄影比赛以类型学形式获奖的作品也不在少数。
那么怎样才能将4张、6张甚至是9张照片拼接成1张图,又不会降低原图画质直接分享到朋友圈呢?
▲
拼图软件:MOLDIV手机使用这个软件,我们就能将拍摄的类型学照片组合成一个系列
套用软件已有的各种照片组合模板,保存成一张图片直接发到朋友圈了▼
软件操作界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记录的东西,有人享受拍下形式风格统一的作品带来整齐划一的感觉,有人随手拍随手分享也有乐趣,摄其实没有标准。
生活中的细节总是值得我们去发现和记录,找寻美好是手机摄影带给我们最棒的体验。
希望今天的小技巧能为你创作摄影作品带来新的灵感,喜欢别忘了【在看】让我知道哦~
「 往 期 精 选 阅 读 」
“因为拍照,我被朋友屏蔽了”
华为手机拍照媲美单反?这个模式用对就行
喜欢文章,请点右下方 “在看” 分享给同样热爱生活,喜欢摄影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