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机探索规律的思维导,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反思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这一课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积得一些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篇一

在教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课时,学生的积极性极高,可能是他们可以乘机玩一玩他们认为非常神奇有趣的计算器吧!虽然这一现象使课堂看着充满激情,但在这激情的背后却让我陷入了几点思考之中。

1、计算器要“利用”到何种程度为宜。我们借助计算器,将学生的思维从繁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使学生更加关注规律的发现过程。在猜想、枚举验证、应用规律的过程中,学生必然要经历大量的计算,其中也包括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为了使学生摆脱这些繁杂的计算,让学生的思维集中于探索和发现规律上,教材也明确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来进行这些计算。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与方法,并使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更多地侧重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这是计算器的作用所在。但同学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计算器是用来帮助学生能较快较准地计算出大数目计算题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发现各种规律。所以我认为计算器只是本节课的一种辅助工具,而非本课所学规律的重点。我们不要把计算器神奇化,使得学生过分相信、依赖于计算器计算,这样只有害处且无益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数感的培养。

2、本课内容似乎略显单薄,时间尚余。本课是教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的规律。但是通过实践教学,我发现这个内容在一节课内进行教学和相应的应用练习,时间还有多余,学生也似乎还能学习的余力。对此,教师可以有多种处理方式,比如增加练习,进而巩固知识;又如适当地补充学习内容:***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的变化;***2***两个因数都有变化时积的相应变化等等。如果是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方面考虑,我则偏向选择第二种处理方法。当然,这是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而言。对于其他学生则可在今后的学习和练习中慢慢巩固。我觉得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还能有效地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篇二

本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积得一些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除法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因此,重点应放在对规律的探索方面,教学完本单元内容,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教学时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发现探索规律,并且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上课时有些思维敏捷的孩子会一下子发现规律,并脱口而出,于是,我就让这个学生来说说是怎么想的,给还处于懵懂的孩子一些提示,小结规律后,再通过学生自己写算式来验证发现的规律,这样就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当然,对那些“聪明”孩子的上课习惯还是要加强培养。

2.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在家里算一算例题,找找规律,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提高课堂效率,也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时间发现规律。

3.克服思维惰性,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发现和总结出规律后,就可以进行简便计算,一些较难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很快得出答案,但有些孩子为了避免犯错,会回避用规律来进行计算,而是采用比较繁琐的列竖式。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课堂上对规律的感知还不够,要适当的给这部分孩子增加练习量,进一步感受规律,提高规律掌握的熟练度。另一种是,怕粗心犯错,对于这部分孩子则可让他们算完后,进行估算,这样有利于他们养成自觉检查的好习惯,通过估算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

篇三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是课本第十单元的内容,主要讲的是“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以及利用这些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或总结新规律的内容,在此之前很多练习或考试中也出现过这样的简单的规律的问题,虽然那些时候没有明确说出这些规律,但学生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或者感觉,比如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怎么变化积就跟着怎么变化,学生似乎对这样的知识很熟悉。上完这一单元,我感觉我们班的学生对于积的变化规律掌握的较好,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得到的积就是原来的积乘***或除以***这个数,学生对一个因数变化积的变化规律掌握的很好,甚至两个因数同时乘***或除以***的也掌握的不错,掌握不好的是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因数除以一个数的情况,这一课的时候,我事先想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在拓展题中加了这样的题目,认真讲解了这样的题目可以分成两步来看,先看一个因数的变化,再让第二个因数进行变化,找出它们的积的变化,讲完了我发现还是有一些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导致在练习和考试中出现错误。

第二节课中,我先让学生回顾了积的变化规律,并从简单的例子入手,让学生意识到除法算式中的商也有它自己的规律引入新课,我着重强调了商不变的规律的前提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但是在练习的时候我也发现,其实部分同学在做题目的时候,不会想到用我们学过的商不变的规律,不会去拿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去判断这一题的商是不是不变,而是直接把口算得出答案,在问到几个同学是怎么做这些题目的时候,几个人给我的是相同的答案,口算出来的,再追问一句怎么口算出来的,大部分都会说是根据简答的算式推导出来的。而这样的推导过程就是规律的运用过程,看到被除数和除数都乘10就会想到它们的商不变,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学到的新知识是需要慢慢消化的,慢慢地他应该就能发现利用规律的简便之处。其实课后想一想也是的,很多知识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运用着,在学生的无意识中运用着。

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竖式的简便计算中,我先回顾了学完的两个规律,并请学生进行举例说明,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后,我先出示了一道能整除的整百数除以整十数的问题,学生用之前学过的除法算式很快就列出了竖式,这一题的教学时,我先板书了一般的列竖式的方法,有板书了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去掉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相同个数的零的方法,学生一直认为第二种方法比较简便,很快接受了这种新的方法。接下来我将除数进行了修改,变成了有余数的除法,先让学生根据刚才的简便算法列出了竖式,特意没有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出横式,列完竖式的时候我让学生再写横式,结果大部分的同学就直接把竖式得到的商和余数写了上去,少部分同学发现这里的问题,趁着这样的机会,我让学生认识了商不变的规律下其实余数是变化的,一个小小的设计想让学生意识到本节课的难点,商不变的规律下,余数是变化的,而余数的变化是跟原来的除法算式有很大的关系的。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也留意了这样的问题,突破了难点。

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这一单元的难点还是没有全部突破,部分学生仍然不能准确地判断出积和商的变化规律,特别是两个因数同时变化的情况,或者是被除数和除数一个乘一个除以的时候,在以后的练习中这样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