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问我,新买的macbook有个广受赞誉的雷电接口,但根本看不懂网上的那些介绍,今天吐槽君就给朋友们讲讲这是干嘛用的,怎么用?

其实这种接口一般只是出现在高端的笔记本电脑中,相对低端的笔记本电脑我们根本看不到它,那么这个雷电3接口到底是什么?咱们先说说他的由来。

雷电即是雷电接口的意思,其英文名为Thunderbolt,而苹果的中文官网将其译为雷劈。
与USB标准相比,它除了可以传输文件外,还能够传输视频信号以及网络信号,这些都需要借助Intel研发的功能芯片。
而它的首次亮相是在2011年发布的MacBook Pro上,出现了基于Light Peak技术的雷电接口(Thunderbolt)。与展会上不同的是,这次Thunderbolt使用了铜线传输以及Mini DisplayPort接口外形。

随后在2013年,我们迎来了雷电2接口。相比1代的苹果独占,2代能够在其他产品上开始授权使用了。它在13年推出新款的MacBook Pro,带有两个雷电2接口,单个接口能够连接一个显示器,输出4K分辨率的视频。
2015年台北电脑展,雷电3问世,这一代的雷电接口的物理外形改为使用USB Type-C接口,传输速度提升到了40Gbps,能够连接两个4K显示器或者1个5K显示器,并且相比上代更加省电,能够提供100W的电力输送。
这就是为什么新款的MacBook整机只有一个接口——因为这接口已经能胜任一般电脑任何接口做的事。(哈哈结果要你买一堆拓展坞配件)

几年过去了,会发现市面上大多数笔记本电脑并没有像苹果学习,将接口统一。难道苹果真的是只想通过该接口的方式来推销自己的配件这么简单吗?
不是所有Type C都叫雷电3
其实两者之间看似没差别,但关系还是要先理清的,简单来说:
Type-C只是接口的一种规格(形态),而雷电3是一种连接标准(技术)。
目前的雷电3接口统一都是Type-C标准,但并不是所有的Type-C接口都支持雷电3标准。
通俗的讲,雷电3是属于一种数据传输协议,而雷电3协议的优势在于拥有更快的传输速度(带宽达到40Gbps)、更强的视频输出能力(2台4K分辨率显示器)、更强的充电能力(双向100W)、更强的外接能力(支持外接显扩展卡)。
一句话:雷电3可以说是USB Type-C的最顶级呈现。
那他到底有什么用呢?

首先是能插非常丰富的扩展坞。雷电3 接口的扩展坞则可以实现最高 6 种类型的接口,视频输出、数据传输、网络输入,读卡器,而且可以保证所有设备同时正常工作。
雷电3可以作为视频输出接口外接显示器,它可以连接两个4K分辨率/60Hz的显示器或者一个5K分辨率/60Hz的显示器。加上笔记本本身的屏幕,用户最多可以享受到3块显示器带来的震撼体验。
还有最劲爆的【表情包】是他甚至还能扩展显卡,购买第三方的显卡扩展坞,可以给图形性能不强的 PC 提供一个强劲的外部支持。
超薄本轻轻松松畅玩绝地求生不是梦。雷电3接口可以为笔记本或者手机、平板等外接设备充电,最大供电能力可达100W。试想,当笔记本不再需要庞大的电源适配器来充电的时候,它的便携性将会更加突出。

雷电3接口可以为笔记本或者手机、平板等外接设备充电,最大供电能力可达100W。试想,当笔记本不再需要庞大的电源适配器来充电的时候,它的便携性将会更加突出。
简而言之,雷电3 是个好东西。但他有个致命缺点,就是”贵”,能支持配备的笔记本大多都属于6000元以上的中高端笔记本,别浪费时间,砖我还没搬完,车也翻了。
这就是为啥这么多人对雷电3情有独钟的原因,因为人家真的强悍啊,高速的性能提升就是效率的提升。
现在说雷电3没啥用的人,过不了多久,也肯定逃不了真香的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