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setnx原子性_Redis#分布式锁(五)

d4f32ca3d638e3dd068677a6a695772e.png

分布式应用进行逻辑处理时经常会遇到并发问题。比如一个操作要修改用户的状态,修改状态需要先读出用户的状态,在内存里进行修改,改完了再存回去。如果这样的操作同时进行了,就会出现并发问题,因为读取和保存状态这两个操作不是原子的。

f5741076a11cb48b71cadcd0075fe39e.png

这个时候就要使用到分布式锁来限制程序的并发执行。

分布式锁

分布式锁本质上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在 Redis 里面占一个“茅坑”,当别的进程也要来占时,发现已经有人蹲在那里了,就只好放弃或者稍后再试。

占坑一般是使用 setnx(set if not exists) 指令,只允许被一个客户端占坑。先来先占, 用完了,再调用 del 指令释放茅坑。

09c8d10d14f0ecbefd0f452668eb888b.png

但是有个问题,如果逻辑执行到中间出现异常了,可能会导致 del 指令没有被调用,这样就会陷入死锁,锁永远得不到释放。

于是我们在拿到锁之后,再给锁加上一个过期时间,比如 5s,这样即使中间出现异常也可以保证 5 秒之后锁会自动释放

3e531d20e75b9ee9272e529a0f98e283.png

但是以上逻辑还有问题。如果在 setnx 和 expire 之间服务器进程突然挂掉了,可能是因为机器掉电或者是被人为杀掉的,就会导致 expire 得不到执行,也会造成死锁。

这种问题的根源就在于 setnx 和 expire 是两条指令而不是原子指令。如果这两条指令可以一起执行就不会出现问题。也许你会想到用 Redis 事务来解决。但是这里不行,因为 expire 是依赖于 setnx 的执行结果的,如果 setnx 没抢到锁,expire 是不应该执行的。事务里没有 if else 分支逻辑,事务的特点是一口气执行,要么全部执行要么一个都不执行。

Redis 2.8 版本中作者加入了 set 指令的扩展参数,使得 setnx 和expire 指令可以一起执行,彻底解决了分布式锁的乱象。从此以后所有的第三方分布式锁library 可以休息了。

27cfaeb230565a65821f5e9a5c63a83a.png

上面这个指令就是 setnx 和 expire 组合在一起的原子指令,它就是分布式锁的奥义所在。

超时问题

Redis 的分布式锁不能解决超时问题,如果在加锁和释放锁之间的逻辑执行的太长,以至于超出了锁的超时限制,就会出现问题。因为这时候锁过期了,第二个线程重新持有了这把锁,但是紧接着第一个线程执行完了业务逻辑,就把锁给释放了,第三个线程就会在第二个线程逻辑执行完之间拿到了锁。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Redis 分布式锁不要用于较长时间的任务。如果真的偶尔出现了,数据出现的小波错乱可能需要人工介入解决。

可重入性

可重入性是指线程在持有锁的情况下再次请求加锁,如果一个锁支持同一个线程的多次加锁,那么这个锁就是可重入的。比如 Java 语言里有个 ReentrantLock 就是可重入锁。Redis 分布式锁如果要支持可重入,需要对客户端的 set 方法进行包装,使用线程的 Threadlocal 变量存储当前持有锁的计数。

a045f1cce77abf2a7acd82a10658b0fd.png

a2ce87fc54e3f4058b0cb302215b94f4.png

8cbccabbbcb833b6a810935fb4448c00.png

c1e96c2229618c3913e37511d70f7fe3.png

不过在集群环境下,这种方式是有缺陷的,它不是绝对安全的。

比如在 Sentinel 集群中,主节点挂掉时,从节点会取而代之,客户端上却并没有明显感知。原先第一个客户端在主节点中申请成功了一把锁,但是这把锁还没有来得及同步到从节点,主节点突然挂掉了。然后从节点变成了主节点,这个新的节点内部没有这个锁,所以当另一个客户端过来请求加锁时,立即就批准了。这样就会导致系统中同样一把锁被两个客户端同时持有,不安全性由此产生。

9dd96b19f71992398c8af12935be455b.png

不过这种不安全也仅仅是在主从发生 failover 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而且持续时间极短,业务系统多数情况下可以容忍。

Redlock 算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Antirez 发明了 Redlock 算法,它的流程比较复杂,不过已经有了很多开源的 library 做了良好的封装,用户可以拿来即用,比如 redlock-py。

为了使用 Redlock,需要提供多个 Redis 实例,这些实例之前相互独立没有主从关系。同很多分布式算法一样,redlock 也使用「大多数机制」。

加锁时,它会向过半节点发送 set(key, value, nx=True, ex=xxx) 指令,只要过半节点 set 成功,那就认为加锁成功。释放锁时,需要向所有节点发送 del 指令。不过 Redlock 算法还需要考虑出错重试、时钟漂移等很多细节问题,同时因为 Redlock 需要向多个节点进行读写,意味着相比单实例 Redis 性能会下降一些。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