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提示函数已有主体,C++中的函数名称粉碎机制和它的逆向应用 筋斗云网络...

1.名称粉碎机制的由来

在C语言的语法中,函数名称是一个函数的唯一标识,如果一个文件内含有两个名称相同的函数,编译器就会报“函数已有主体”的错误;在多个文件链接时,如果发现有两个名称相同的函数,链接器就会报“符号重定义”的错误。

具有多态特性的C 支持函数的重载,函数不再以函数名称作为唯一标识。只要满足构成重载的条件,两个(或多个)功能不同的函数可以有相同的函数名称。这样一来,函数的调用者会获得多态性带来的极大方便(虽然函数的编写者的工作量没有改变,所有的同名函数仍需要一个一个地去编写)。构成函数重载的条件是:

1.作用域相同

2.函数名称相同

3.参数不同(类型,个数,顺序)

(另外:返回值类型、调用约定类型并不作为参考)

为了支持函数重载这一新特性,编译器的开发者们大多选择使用名称粉碎机制,即把函数的原有名称和参数类型、个数、顺序等信息融合成一个新的函数名称。这个新的名称就是此函数的唯一标识。有了它,之后的工作就可以继续沿用C语言的套路(在编译、连接过程中,若发现新名称存在重复现象,仍会发出“函数已有主体”或“符号重定义”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C 标准中只是说明了函数重载的定义,但并没有提出“名称粉碎机制”这种概念。由于名称粉碎机制的直观、高效、易于兼容以前的C版本的特点,所以各编译器作者不约而同地选择用名称粉碎机制来实现函数重载。虽然各编译器的思路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各编译器的名称粉碎结果也自然是五花八门。下面我们来观察微软VC编译器的名称粉碎细节。

2.微软VC编译器的名称粉碎细节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是看不到名称粉碎机制的细节的(因为我们没有必要知道编译器内部的操作)。为了看到这些细节,我们必须进入编译生成的obj文件中探索。例如这次定义两个名为test_add的函数,分别用于计算整形数据相加之和和双精度浮点型数据相加之和:

//文件 test.cpp

#include "stdafx.h"

int test_add(int n1, int n2)

{

return n1   n2;

}

double test_add(double d1, double d2)

{

return d1   d2;

}

在头文件中声明这两个函数:

//文件test.h

#pragma once

int test_add(int n1, int n2);

doubl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